原创|为什么说红杉与币安类纷争会越来越少?

原创|为什么说红杉与币安类纷争会越来越少?

前言:如果是这类区块链企业,员工做梦都在笑吧。

作者 | 林君

近日,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书让红杉和币安长达半年的纠纷引入公众视野,双方的纠纷关键点在于币安是否违反此前签署的《A轮优先股出售条款》(“Sale of Series A Preferred Stock / BitDJ Limited / Summary of Terms”)。该事件中,除了关于“排他性合作”的讨论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币安超乎想象地成长起来,不再需要机构融资了”。

币安为什么不需要融资?

根据公开资料,赵长鹏和红杉在去年8月开始就投资币安进行谈判,对币安估值约8千万,红杉获得将近11%的股份。由于这场谈判持续了几个月,这段时间刚好掐在9月份国家监管政策出台,币安迎来大好机遇,获得迅猛发展。

去年12月份,币安团队告诉红杉,8千万估值不符合股东预期,双方合作不了了之;但此前的协议规定币安在今年3月前不能接触除红杉以外的投资者。目前,币安公开的股东只有泛城资本、黑洞资本。

原创|为什么说红杉与币安类纷争会越来越少?

据Coinmarketcap.com的数据,币安在过去的24小时内数字货币交易额超过150亿人民币,这是追踪的有手续费市场中最多的交易所;资料显示,币安在2017年7月正式上线,截止到2017年9月,币安第一个季度实现净利润750万美金;截止到2017年12月,币安第二个季度实现净利润2亿美金;预计2018年币安Binance全年净利润超过8亿美元。此前还有体报道披露,币安的上币费最高达2000万。

由此来看币安的确不需要外部的资金”。赚大钱之后,币安不用受制于股东,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业务扩张,尤其是海外布局,上个月更是宣布将在欧洲岛国马耳他开展业务。

在非数字货币领域,几乎不可能有币安这样迅猛扩张的案例。

苦等机构融资的时光一去不返

区块链改变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由于区块链的特殊属性,在该领域创业的团队或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不一定要经历互联网企业漫长的融资过程。

区块链项目和团队不需要“古典投资机构”融资,仅凭借早期的1CO(首次代币发行)就能实现融资需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期因为竞选节点被广泛讨论的EOS,以及争议颇大的孙宇晨主导的Tron,前者众筹持续了320期,融了约520万个ETH,后者则在“空气币”和争议中不断推进。

原创|为什么说红杉与币安类纷争会越来越少?

去年九月份国家出台政策禁止1CO后,区块链项目公募融资基本消失匿迹,但是私募、代投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好的项目基本上是不缺钱”。

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分布式自治组织(DAO)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前的开源社区虽然能够发挥爱好者们的积极性,但缺少严格组织运营这个社区,Token出现后,能够很好地把该机制的引入社区,使得产品质量有了实质性提高,实现开源产品(或者说半成品)的不断迭代与优化。

以自治的方式运作整个组织,实现人人皆“股东”的目的,DAO看似乌托邦,但在区块链团队和应用中,已经出现此类尝试,比如当前区块链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设立基金会,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公司,选择以基金会模式运作,可以保证产品和组织正常运作;采用Token奖励对产品有贡献的个人,保持社区参与者的积极性。

虽然红杉诉币安一事已经以前者败诉落幕,但可以预见的是:像币安这类区块链企业短时间内变成黑马,不再需要融资的现象还会再次出现,甚至可能会成为接下来区块链企业组织运作的常态。乐观地说,区块链世界里,将实现组织社群化运营、人人皆股东,只不过还有大小股东的差别罢了。

每一次的商业革命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技术本身则充当了变革的工具,区块链也不例外。

---end

©推荐文章,请看《有一种厉害,叫17分钟读懂中本聪白皮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