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因爲誤會少了2本,你知道是哪2本嗎


提起四大名著,許多人都會津津樂道,都知道是《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的統稱,但很少人知道,四大名著的出現,竟然是來自一個誤會,最初有六大名著。

​建國前,中國的文化家們將我國文學史上具有跨越性的六本文學作品統稱為六大名著,建國後,享有很高聲望的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中四本,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接下來,其它文學社也陸續出版了這四本名著,所以後來這四本名著漸漸被稱為了四大名著。

​這四本名著越來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知,並被總結出了幾句話,來總結什麼樣的情況下看哪本書更好,即: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而對於另外兩大名著,其中被不少人忘記,只能靠猜測,難道是《封神演義》、《隋唐演義》?


另外兩本,其中一個是《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為清代的吳敬梓,是我國文學史一部著名小說,代表了諷刺小說的高峰,共有56回。

《儒林外史》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批判了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一方地歌頌了少數人物對於人性的守護。被魯迅、胡適等人高度讚揚,有人認為可與巴爾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媲美,躋身世界文學之林。我們中學學的《范進中舉》就來自這本小說。

另一本是《聊齋志異》,作者是蒲松齡,這本小說相比大家都很熟悉,是蒲松齡用幾十年創作的短篇志怪小說,共531個短篇。此書通過描寫狐妖鬼怪,來批判明末清初的社會現狀和腐朽的科舉制度。同時,《聊齋志異》也歌頌了純潔的愛情。


聊齋志異》想象力非常豐富,裡面寫了不少的妖狐鬼怪,讓中國的神話故事除了《山海經》、《封神演義》、《西遊記》等外更加豐富,我們所熟知的《畫皮》、《偷桃》都來自這本書,其中《聶小倩》改變的電影《倩女幽魂》也深受廣大群眾喜歡。

​四大名著的產生相當於是當時的人們約定俗成的一種說法,產生於當時一個誤會,當時並沒有一個公開的“四大名著”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