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目前,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舰队即将面临更大的发展,071型船坞登陆舰订单据说已经到了第8艘,而075型3.8万吨的两栖攻击舰也已经全面开工。

这些大舰大批上马的其中一个前提,就是与之配套的关键设备,726A型气垫登陆艇的完全国产化!
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726型气垫登陆艇是中国海军自主研发的专门用于由海向陆转运坦克等重型装备的气垫登陆艇。与国产071型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相配套。

早在2007年底071型首艘071型船坞登陆舰正式交付解放军海军,而726型气垫船同样也是在2007年底曝光的,这也同样说明726型气垫船是为了配套071船坞登陆舰而设计生产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气垫船的技术难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推进系统及发动机方面,这也是为何726气垫船的基本型号仅仅生产了两艘就没有了下文。
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而071的设计最大装载量是4艘726型气垫船,区区2艘相当于连首艘071船坞登陆舰都不能满载。仅可以保证一艘071船坞登陆舰的正常训练而已,更不用说截止到今年,算上正在建造的我们已经拥有5艘071船坞登陆舰了。

何况气垫船可以算是船坞登陆舰最重要的投送力量,毕竟气垫船所特有的高航速、对登陆区域不挑剔、装载量大的特点太适合解放军目前以及未来战争的需求了,所以说726气垫船数量的增加对中国海军来说是非常迫切的。
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幸好中国军工异常的给力,在气垫船难度最大的动力推进方面经过多年创新研制,终于拿出了可靠的产品来保证726气垫船的批量生产。根据国产发动机改进的型号就是726A型,这就是1月17日交付东海舰队的型号,也是目前我们中国开始大批量生产的型号。

726A型和726最大的变化就是讲进口发动机换成了国产发动机,726基本型号是使用乌克兰制造的UGT6000燃气轮机,该型燃气轮机主要针对中小型军用作战舰艇研制,最大功率7300KW,改进型号为8800KW,重量约3吨,热效率为31%。
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而我们中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就是太行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QC-70燃气轮机,同样是针对中小型舰艇,最大功率为7200KW,重量约2.3吨,热效率为31%。

QC-70与UGT6000相比,凭借比较先进的核心机和先进的设计,在功率相近的情况下,它的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尤其是QC-70采用了双余度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FADEC系统。

与传统的模拟控制系统相比FADEC的控制精度更高,控制参数范围更广,体积和重量更小,可以明显改善发动机的性能,降低油耗。因此总体来说QC-70的整体性能要优于UGT6000燃气轮机。
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这样配备QC70之后,726型气垫登陆艇的性能也会一定的改善和提高。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QC-70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不会受制于人,随时都可以大批量的生产,这也解除了726A气垫船生产的后顾之忧。

726A型气垫登陆艇与550吨级的乌克兰“野牛”级气垫登陆艇相比要小,为200吨级,最大载重能力接近100吨,与美制LCAC气垫登陆艇基本相当。采用全升气垫艇技术,具备跨越地形及人工障碍的能力,可以把99、96式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迅速送上滩头。因此726A也被军迷称为“国产野马”。
摆脱乌克兰,追赶美国,中国气垫登陆艇终于国产化!

当然,QC-70国产燃气轮机的综合性能虽然优于进口型号,但是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其中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由于此发动机直接采用了太行的2级低压涡轮,导致一旦开机,喷流温度比进口型号高的多,可以很快烧红船坞舱的甲板!

好在726A在出舱和入舱时,船坞仓都是要灌入海水的,这样就可以防止烧坏甲板;另外厂家还搞出了引流喷射技术,来降低喷流温度。

在基本矛盾解决后,726A目前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20台。虽然距离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LCAC总数80台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是妥妥的世界第二。

中国未来面临登陆战的实际需求,是大大超过美国海军的,因此今后726A的产量还要大幅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