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三聖」與「三易」!

《易經》的起源,傳統上一般認為,起源於河圖,洛書。傳說在遠古時代,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書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伏羲因此而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又根據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所以《易經》又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是《易經》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三聖"則是指:伏羲,文王,孔子。

爻辭,也有說法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所作,可"三聖"中卻並沒有周公。據漢儒的解釋是,這是因為古代總髮的觀念,父子相從,所以就沒有周公了。

《易經》據說有三種,即"三易"。第一種:《連山易》神龍時代的。第二種:《歸藏易》黃帝時代的。第三種:《周易》即周代周文王時期的。

《連山易》是先從"艮卦"開始的,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

《歸藏易》是從"坤卦"開始的,象徵"萬物莫不歸藏與其中"表示萬物皆生與地,最種又歸與地。

《周易》是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的學問不同。

不過說了這麼多,《連山易》和《歸藏易》據說早已失傳,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周易》這一種。

易經的“三聖”與“三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