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

坍落度波動大

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

(1)現象

混凝土拌合物出機坍落度波動大,超過超過允許偏差範圍,具體表現為坍落度過大或坍落度過小兩種情況。

(2)原因分析

1.砂含水率波動偏大。例如,一方混凝土用砂為800kg,含水率波動2%左右,將引起用水量波動16kg,將引起坍落度波動30mm~0mm。

2.水泥新鮮程度對外加劑適應性影響。新鮮水泥對外加劑的吸附量比較大,造成混凝土坍落度降低,需要適當增加摻量滿足工作性要求,水泥存放一段時間後。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有所改善,對外加劑的吸附有所降低,此時,如果仍保持新鮮水泥生產混凝土時的外加劑用量,易造成坍落度變大。

3.礦物摻合料需水量比(流動度比)發生變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波動。

4.混凝土原材料與外加劑相容性變化。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變化造成減水率發生波動,砂石含泥量變化造成對外加劑吸附量變化造成減水率波動。

5.混凝土攪拌系統計量誤差大,不穩定。

(3)應對措施

1.加強骨料含水率的檢測,根據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

2.注意水泥存放時間變化對外加劑用量的影響,及時調整外加劑用量。

3.加強礦物摻合料進場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混凝土坍落度波動。

4.調整外加劑配方,改善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加強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檢測。注意砂石含泥量變化,對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

5.計量設備的精度應滿足有關規定,加強自檢、校檢,確保計量準確。

(二)坍落度經時損失過大

(1)現象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經0.5h或1h後,坍落度值損失過大,不能滿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2)原因分析

1.水泥與外加劑相容性差差。水泥粉磨過程中,部分二水石膏失水變成無水石膏或半水石膏造成溶解度的差異,不能有效抑制C3A的水化;水泥溫度高,水化速度快。

2.環境溫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快,緩凝劑用量不足或品種選用不當。

3.原材料質量變差。如粉煤灰需水量增加,造成坍落度損失;砂石含泥量(或石粉含量)變大,過多吸附外加劑。

4.攪拌系統計量誤差,造成外加劑用量不足。

(3)應對措施

1.調整外加劑配方,改善與水泥的相容性。

2.增加緩凝劑的用量,或調換緩凝劑品種,調整混凝土配比,適當增加礦物摻合料用量。

3.適當增加外加劑摻量,必要時在施工現場二次添加外加劑調整坍落度。

4.定期檢測計量設備,確保計量準確。

(三)混凝土拌合物可泵性差、堵管

(1)現象

混凝土拌合物運至工地後,砂石分離,粘聚性差,部分石子表面無漿體包裹,可泵性差,易堵管。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合理,砂率偏小,漿體量不足,坍落度偏大。

2.部分型號的攪拌車運輸過程中攪拌性能不良,經一段時間運輸,易出現兩頭石子偏多現象。

3.砂含石量變大,生產時調整不足。

4.石子粒徑偏大,砂石級配差,空隙率大,砂率小,漿體不足。

5.外加劑用量偏大,或砂含水率增加,生產時控制不當,造成混凝土離析。

6.攪拌罐車內刷灌水未排淨,或私自加水。

(3)應對措施

1.調整配合比,增加砂率,提高增加膠凝材料用量,提高漿體用量,增加混凝土粘聚性。

2.適當減少運輸方量,卸料前中、高速旋轉30秒左右,使混凝土拌合物均勻。

3.加強砂中含石量、含水率等指標檢測,及時調整配合比。

4.碎石最大粒徑與輸送管內徑之比:碎石不宜大於1:3,卵石不宜大於1:2.5。粗骨料應採用連續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宜大於10%。細骨料宜採用中砂,通過0.315mm篩孔的砂的含量小於15%,以20%左右為佳,膠凝材料用量不宜低於300kg/m3。

4.加強管理,對清洗後的攪拌車,排盡水後方可裝料,裝料後,嚴禁隨意往拌筒內加水。

(四)混凝土泌水、離析

(1)現象

混凝土拌合物靜置一段時間後,各組分發生分離,骨料下沉,漿體上浮。澆築成型後,混凝土結構容易分層,上部出現砂漿層,底層石子偏多出現空洞,混凝土的觀感質量差,強度的離散性大。

(2)形成原因

1.水泥比表面積小,C3A含量低,鹼含量偏低等原因造成的與外加劑適應性差。

2.外加劑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氣性差,或外加劑摻量偏高。

3.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少,砂中粒徑小於0.315mm的顆粒含量偏低,一般小於15%,砂率偏低。

4.砂含水率大、含石量偏大。

5.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內留有積水,裝料前未排淨或在運輸過程中,任意加水。

(3)應對措施

1.改善混凝土外加劑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適量降低外加劑摻量。

2.減少單位用水量,或適當降低外加劑用量。

3.增大水泥用量或摻適量的Ⅰ、Ⅱ級粉煤灰,增大砂率,選擇合理的砂率。

4.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卸料前,應中、高速旋轉拌筒,使混凝土混合物均勻後卸料。

5.加強管理,對清洗後的運輸車拌筒,須排盡積水後方可裝料。裝料後,嚴禁隨意往拌筒內加水。

(五)對混凝土生產中質量控制經驗及建議

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控制拌合物狀態不發生顯著變化要做到:

(1)把好五關、做到三不準

即把好原材料檢驗關、配合比設計關、計量關、混凝土攪拌時間關、坍落度及強度關;沒把握的原材料不準使用,計量不準難以控制質量的設備不準生產,不合格的混凝土不準出廠。

(2)做好事前預防與控制

對原材料和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檢驗和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及時掌握混凝土的質量動態。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處理,預防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質量處於穩定狀態。

(3)善於總結

對檢驗資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質量情況和變化規律,為改進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保證混凝土質量。總結已有經驗教訓,氣候溫度、工程部位、施工工藝等因素對混凝土的影響,為預防、處理質量事故積累經驗。

(4)完善管理,提高質量意識

加強質量培訓教育工作,提高操作、試驗、質檢等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增強工作責任心,保證混凝土質量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