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樊城一战,为何关羽打得过于禁七军,却打不过徐晃的援军呢?

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是战败的一方,但实力依旧雄厚,因此孙权和刘备依旧保持着联盟的关系,甚至为了让刘备更好地与蜀地联系,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只不过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见刘备势大,当即要刘备归还南郡。刘备自然不愿意将到嘴的肉吐出来,于是孙刘两家在荆州发生战争,吕蒙出兵拿下长沙、桂阳和零陵三郡,而此时正是曹操出兵夺汉中之时。要知道汉中乃蜀地咽喉,刘备是想从蜀中出发,进行北伐,从而争霸天下,汉中是其必争之地。无奈之下,刘备只能与孙权暂时讲和,并将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交给孙权。

当年樊城一战,为何关羽打得过于禁七军,却打不过徐晃的援军呢?

孙权见刘备服软,于是投之以桃,出兵攻打合肥,牵制曹操的兵力。但实际上,两家就荆州领土的分割矛盾已经逐渐凸现出来,两家的联盟名存实亡。而此时的刘备不仅坐拥荆州数郡,更是在汉中之战中取得胜利,拿下汉中,同时还让刘封、孟达出兵夺得上庸三郡。可以说,这个时候蜀汉政权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果断出兵,发动了襄樊之战。

当年樊城一战,为何关羽打得过于禁七军,却打不过徐晃的援军呢?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后,就觉得后方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率领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襄阳、樊城进发,很快将襄阳、樊城分别包围起来。关羽见曹魏军队错误地驻扎在低洼地区,而此时秋雨连绵不绝,于是就命令荆州军造大船,并调水军集结,乘着汉水暴涨溢岸,攻下了于禁等七军。可以说,关羽当时能战胜于禁率领的大军,是靠着蜀汉政权势力的增大,以及当时的天时与地利。

当年樊城一战,为何关羽打得过于禁七军,却打不过徐晃的援军呢?

由于于禁投降,樊城被围,曹仁只能在城内据守。要知道一旦樊城失守,相当于北方的大门就此向蜀汉敞开,到时候,广袤的平原将无天险可守,曹魏势力只能退守到宛城。正因如此,当时曹操得知战况后,吓得几乎要迁都,并立即派出大将徐晃率军援助曹仁。

而当时徐晃能战胜刚刚击败于禁的关羽,并不是因为徐晃比于禁要强太多。首先还是因为晃当时的兵力比关羽多。虽说当时徐晃手下大多为新兵,但总共有数万人,相比之下,关羽手中的兵力就十分有限了。由于在攻城战中有一些士兵伤亡,加上荆州的士兵数量并不多,还得镇守各地,当时关羽手中可用的士兵其实很少。正因如此,关羽才多次要求刘封与孟达增援。毕竟益州到荆州路途遥远,从益州出兵增援并不现实。

当年樊城一战,为何关羽打得过于禁七军,却打不过徐晃的援军呢?

其次,徐晃并没有和关羽做正面冲突。要知道当时关羽虽然兵少,但气势正盛,又是百战老兵,正面对抗,徐晃手下的新兵不见得是对手。而徐晃也深知自己的劣势,因此他通过兵力的优势牵扯关羽,通过声东击西的方式,出其不意地袭击四冢,这才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

最为关键的是,当时关羽手下的将士已经连番征战,早已疲惫不堪,看起来是一支虎狼之师,但由于长时间的征战不休,士兵们在装备上不仅出现了缺漏,更是在体力上没法跟上征战的节奏与指挥,再加上徐晃治军严谨,手下即便是新兵,在徐晃的统帅之下也没有多少胆怯。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就这样,关羽最终败在了徐晃的手上。

当年樊城一战,为何关羽打得过于禁七军,却打不过徐晃的援军呢?

笔者认为,关羽最终被徐晃击败,不仅仅与关羽带兵能力和士兵的素质有关,还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系。只可惜当时的蜀汉实力愈发强大,东吴和曹魏绝不能坐以待毙,因此当时樊城之战,蜀汉注定是没法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