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慷慨赴义,为什么在《三国志》里地位还不及投降的于禁?

庞德慷慨赴义,为什么在《三国志》里地位还不及投降的于禁?

219年,关羽从荆州发动北伐,进攻曹操的战略基地樊城。关羽利用夏季的暴雨,掘开汉江大堤,“水淹七军”。赶来救援的于禁军营被淹,关羽军队乘船猛攻,“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庞德慷慨赴义,为什么在《三国志》里地位还不及投降的于禁?

庞德的军营同样被淹,庞德在残存的堤坝上坚守,手下的部将建议投降,都被庞德斩首。激战过午,手下的将士不是战死就是投降,庞德只得坐小船撤退,船翻落水,被关羽军队抓获。庞德的兄弟当时就在刘备军中,关羽亲自劝他投降,许他为将军。庞德却破口大骂,称:“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关羽于是杀了庞德。

为了与曹操联合对付刘备的进攻,孙权将于禁等原来曹操的部下都送还给曹操。不过这批战俘到达邺城时,曹操已经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曹丕接见于禁,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见了曹丕,“泣涕顿首”。曹丕表面上温言抚慰,仍然拜于禁为“安远将军”,但命令他先去拜谒曹操的陵墓,预先在陵墓的房屋里画上了庞德发愤作战、于禁俯首投降的壁画。于禁见了壁画,羞愧难当,发病而亡。

庞德慷慨赴义,为什么在《三国志》里地位还不及投降的于禁?

为什么这么英勇的庞德在《三国志》只是与李典臧霸之流并列,而投降的于禁却依然与张辽、乐进等四位大将同列,甚至后世将他们并称为“五子良将”?

庞德慷慨赴义,为什么在《三国志》里地位还不及投降的于禁?

其实被俘之前的地位,你们想不到的高!建安二十一年“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你要知道,这个时候,张辽也才是一个征东将军,直到变身“张八百”才获封前将军。而那时,于禁已经做了5年的左将军了。

再说庞德是什么身份与功绩。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破马超、韩遂于渭南,庞德便随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庞德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张鲁。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众投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庞德慷慨赴义,为什么在《三国志》里地位还不及投降的于禁?

至于樊城之战,虽然十分壮烈,但是战术水平与关羽相差甚远,基本上寸功未立。唯一能称道的是射中关羽前额,但关羽并无大碍。死前的官职仅为立义将军,其实是一荣誉称号,只能算杂牌将军。

一个是中央军元帅,一个是地方军小猫小狗,这种地位差距现实地照入史书中,无论民间的褒贬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