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见一小孩不同寻常,道破天机,成为一代圣贤影响至今

古时候许多非比寻常的人生来就不一般,刘邦的母亲在怀刘邦时据称天上有金龙盘旋,梦见九龙盘空;

张三丰出生时家中有仙鹤盘旋;南朝刘裕出生时神光大作:南梁武帝萧衍出生时手中又一个“武”字……

今天就说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王守仁(王阳明)

老和尚见一小孩不同寻常,道破天机,成为一代圣贤影响至今

王守仁祖籍浙江余姚,王云家是余姚的大户,父亲王华,祖父王伦

话说王阳明小的时候不叫王守仁,叫做王云,这个孩子生来就不一般,母亲怀胎超过十个月才生下他

王云小时候举手投足都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到了五岁这个孩子居然还不会说话

又一次王云在街上和一群小孩玩耍,忽然从远方过来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这个老和尚径直向孩子人走去,谁也没理,走到王云身边,摸了摸王云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说破”

老和尚见一小孩不同寻常,道破天机,成为一代圣贤影响至今

这一幕恰巧被街上一个姓刘的掌柜看见,这位刘掌柜也是受王家老爷子的照顾

赶紧带着王云去找王伦,说:“刚才啊有个得道高僧摸了摸你家王云的头说‘好个孩儿,可以道破’,我觉得这事不一般,赶紧来告诉您”

王伦一听有这事,又想起自己这小孙子五岁还不会说话的不同寻常之处,立刻把儿子王华找了回来商议这事

王伦对王华说:这高僧说‘可惜道破’,莫非是咱们泄露了天机

原来在生王云的时候王云的母亲梦见天上彩云飘飘,鼓声震天,又一个神仙驾着云抱着一个孩子朝着自己飞了过来,王母被惊醒剩下了这孩子,就给这孩子取名王云

老和尚见一小孩不同寻常,道破天机,成为一代圣贤影响至今

王伦和王华左思右想,这事情不简单,既然得道高僧说这孩子名字泄露了天机,哪这名字得改

于是爷俩找来全家的书给王云改名,王伦就按照《论语·卫灵公》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给孩子取名王守仁

谁知道,刚给这孩子改了名字这孩子就会说话了,本来王家虽然也是个大户人家,但几代人仕途不顺,王伦连功名都没有,王华考了很多年才考取个举人,可谁曾想给王云改名后没几年王华居然高中状元

王伦、王华见王守明举止不凡,长大后必有一番作为,就为他请来最好的名师来教导他

可谁知,没有一个先生愿意教他,来王家教他几天就都走了

先生问王守仁:“你长大了要干嘛啊,是不是像你父亲一样考状元”

王守仁说:“不,状元没有意思,从隋唐开始科举,三年一个状元,状元有什么稀罕的,我不当状元”

先生问:“那既然你不愿意当状元你准备干什么啊”

王守仁说:“我要当‘圣贤’,状元历史上多了去了,可圣贤就那几个,要当就当圣贤”

先生一听,嚯,这小子心比天高,教不了教不了,纷纷辞职不干了

一次王阳明途径上饶,便去上饶名仕娄谅家中拜访,问娄谅:“我想当圣贤,你说我该怎么弄”

娄谅觉得这小子有点意思,说:“古来圣贤就那么几个,要相当圣贤你得先效仿圣贤,古代的圣贤离咱们太远,你不妨研究研究离咱们近的朱熹圣人”

老和尚见一小孩不同寻常,道破天机,成为一代圣贤影响至今

王阳明一听,有道理,就回家研究朱熹的文章理论,我们知道朱熹是理学大师,讲究“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你能做到“格物致知”你就是圣人,做不到你就是凡人

又一次,王阳明就与友人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王阳明家里有一片竹林,王阳明就说:“咱们就守着这片竹子,不吃不喝,不走不动,不眠不休,咱们从这竹子里‘致知’”

三天过去了,王阳明的朋友受不了了,咣当倒了,没能从竹子上得出什么结论

又过去四天,王阳明这也撑不住了,咣当也到了,王阳明非但没能从朱熹的理学里“致知”,反而得出结论:朱熹的理学有问题,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未必能致知,从此王阳明跳出理学,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是理”思想,发展阳明学(心学、王学),反对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思想,提倡“知行合一”,去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理”

老和尚见一小孩不同寻常,道破天机,成为一代圣贤影响至今

后世将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子并称孔孟朱王;王阳明也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成就一代圣贤

王阳明的心学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圈,其影响力遍及全球:近代历史上黄种人第一次打败白种人的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日军将领东乡平八郎在谈及战胜的原因时,拿出一块自己贴身携带的木牌,木牌上边有七个汉字——一生低首拜阳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