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加密貨幣共識機制?這是我看過最通俗的講解!

熟悉幣圈的人都知道,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採用了共識機制,每個幣種如何生成,都需要共識機制來決定,進而達成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效果。

那麼,在加密貨幣中,有哪些共識機制呢?今天幣曉就來給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話來介紹一下:區塊鏈中最主要的3種共識機制

什麼是加密貨幣共識機制?這是我看過最通俗的講解!

一、 POW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從字面來看,POW即工作量越多,證明你的貢獻越大,可獲得的獎勵也就越豐厚。這裡的工作量就是挖礦。

挖礦即礦工通過貢獻自己的電腦算力,來解開一道數學函數,不僅算法較為困難,而且還要不斷地嘗試計算來找到答案,而第一位找到正確答案的人,就可以建立區塊鏈並且獲得區塊鏈獎勵。

區塊鏈獎勵通常都是些固定數量的幣,也就是說,你的礦機算力越多,建立新區塊的幾率也就越大,同時,獲得獎勵的可能性就越高。

工作量(算力)高→越高機率解開函數並建立新區塊→越多區塊獎勵

■ 優點:

1. 公平競爭:花費越多算力,即可得到越多回報,有付出就有收穫。

2. 操作簡單:節點間不需要交換額外信息即可形成共識,讓去中心化輕鬆實現。

■ 缺點:

1. 耗費能源:由於電腦必須不斷嘗試解開數學函數來得到答案,會耗費大量能源做計算。

2. 挖礦積極度下降:當挖礦進入後期,每個區塊生成的獎勵會隨時間減少,如此一來礦工的積極性會削減,造成整個區塊鏈算力下降,形成51%攻擊的可能性隨之上升。

什麼是加密貨幣共識機制?這是我看過最通俗的講解!

二、POS股權證明(Proof-of-Stake)

從字面上來看,股權證明即擁有越多股權,貢獻就越大,從而可以得到越多的獎勵,而這裡的股權是指所擁有的貨幣數量。

在股權證明的共識機制下,只要持有數字貨幣的人,都可以成為礦工,將加密貨幣放到節點上,在同等算力之下,若節點上的代幣越多,便可降低該節點解開數學函數的難度,因此越容易發現下個區塊來得到獎勵。

貨幣越多→降低函數難度→越容易建立區塊得到獎勵

■ 優點:

1. 節省能源:股權證明是想要解決工作量證明耗費大量能源解開函數的問題,更注重「股權」而非「算力」,因此不需要耗費過多的能源來挖礦。

■ 缺點:

1. 屯幣:由於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可能發生屯幣的現象,降低貨幣流通性。

2. 硬分叉風險:由於較不注重算力,硬分叉後可能會產生兩條鏈礦工都可同時開挖。

什麼是加密貨幣共識機制?這是我看過最通俗的講解!

三、DPoS委託股權證明(Delegated Proof-of-Stake)

為POS的進化方案,所有貨幣持有者都擁有投票權,可以選出一定數量的特定人做為區塊生產者,委託他們輪流產生新區塊、驗證與監督,而這些受委託者在生成區塊後,也可以獲得獎勵,因此大家會爭取成為區塊生產者,一旦受委託者產生區塊的效率不佳,也可藉由投票機制來替換。

貨幣持有者擁有投票權→選出特定區塊生產者

■ 優點:

1. 節省能源:大幅減少參與驗證與記帳節點的數量,減少算力消耗,增加效率。

■ 缺點:

1.整個共識機制還是依賴於代幣,很多商業應用是不需要代幣存在的。

結 論

各個共識機制各有優缺,POW雖穩定公平,卻浪費能源;POS改善了POW的缺點,但容易有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情況。

目前有越來越多幣種採取POS與DPOS的形態出現,依據其應用與共識機制來做發幣的判斷,其實都各有優劣,共識機制的演變與進化也將牽引著區塊鏈的未來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