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瑾的死亡之謎?

周公瑾的死亡之謎?

喲嚯,預見了勝利。

多麼精確完美的打擊!

你們這種前赴後繼送死的勇氣,令人欽佩。

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不許侮辱我的造型。

玩弄乾坤,是很有意思的事。

啊,不甘心啊,勝利就在我眼前,夫人走了 (小喬死後)

這是王者榮耀中周瑜的臺詞,那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怎樣的呢?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周公瑾的死亡之謎?

據《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記載,周瑜應當出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享年35歲(虛歲36歲)。關於他的死,上述周瑜傳僅記載說: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二月(《資治通鑑》作十一月,)赤壁之戰後,周瑜又與程普乘勝進攻曹操手下將領曹仁守衛的江陵,“瑜親跨馬擽陳(音lue zhen皆去聲,與“掠陣”通,衝擊對方陣營之意),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這件事當發生在公元209年上半年。可見,周瑜確實中過箭,而且一度傷勢較重,但並不像《三國演義》所說的是中了“毒箭”。而且孫權不久就“拜(周)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屯據江陵。”以後再沒有箭傷加重的記載。

周公瑾的死亡之謎?

周瑜死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三國志》的記載是:“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指時任“奮威將軍”的孫權堂弟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可見周瑜逝世前曾建議孫權搶先攻取益州(四川)並取得孫權的同意,可就在他回江陵準備發兵時,中途死於巴丘(今湖南嶽陽),但同樣沒提到箭傷的事情。看來周瑜雖然壽命不長,但他的死和箭傷沒直接關係。至於“三氣周瑜”,而且每次都“ 大叫一聲,金瘡迸發”甚至“口吐鮮血”,那更是《三國演義》作者的虛構。

周公瑾的死亡之謎?

但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醜化,至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係,周瑜一方面主動割長江南岸地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外交行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劉備的梟雄本色,不願劉備一天天壯大,因此上書孫權,要求孫權將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但其實周瑜本人並未施美人計,孫尚香也是由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在對劉備一方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則眼光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千百年之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墊揹人,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則變成了一個老實得笨得出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