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导读

福建一高姓男子花4万赚3600万,智商堪比马云,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平安君为各位吃瓜群众独家揭秘这一起典型的集资诈骗案例,并为大家支招如何防范诈骗。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案件回放

该案主犯高某于2005年至2009年期间,出资人民币4万元,通过中介以虚假手段申请、注册、出资、买壳等方式,持有中国恒润雄方纳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润雄方纳米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德国高特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从2007年4月起,高某伙同林某、陈某等人,在没有实体经营且不具备相应资金、技术、人员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公司网站等方式大肆向社会公众虚假宣传纳米技术,编造、散布投资沙漠化与盐碱治理项目等虚假信息,以公司股票在德国主板上市后每股市值可达几十欧元诱饵,先后以每股人民币1元到8.5元不等的价格,销售所谓中国恒润雄方纳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国高特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始股权。

几年时间,全国共有321名群众被骗,这伙骗子共卖出原始股权1188.254万

,骗取资金3682.977万元。高某等通过自行印制股权证,之后再通过个人银行账户接收、转移股权款并立即按比例抽成予以全部瓜分。给社会公众造成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案件结果

2017年9月21日,福州市检察院以被告人高某涉嫌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17年11月15日,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人高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

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决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平安君支招

六类需高度警惕的投资活动所许诺的投资收益率畸高,尤其是许诺“静态”“动态”收益等回报方式。

1、设立大量分支机构,电话推介“投资项目”;频繁招揽老年人投资,尤其以公开讲座、馈赠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

2、以“虚拟货币”“资金互助”及境外股权、期权、期货、外汇、贵金属等交易为噱头吸引投资,投资金额不限且许诺固定回报;声称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但并不办理相关的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3、公司注册地、网站注册地、服务器所在地在境外或高管系外籍人员的公司,常以公开讲座等方式吸引投资。

4、以各种“山寨”荣誉称号和所谓的名人、专家做广告宣传,通过大型集会等方式宣传“投资项目”。

5、要求向个人账户交付投资款,以现金、POS刷卡等方式交付投资款或者让投资人在境外开立银行账户划转投资款。

6、声称与银行“战略合作”或者声称群众的资金由银行托管、监管,但实际上仅仅是在银行开立账户而已。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辨识非法集资“三看 三思 三不要”

1、三看。一看是否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二看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文书,理财产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只有工商营业执照,没有金融监管部门批文,是不能销售理财产品的;三看资金投向领域是否安全可靠。

2、三思。一思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理财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经营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三不要。一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因为他们往往拉大旗作虎皮;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因为他们可能也被骗了;三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因为高利息的钱其实都是自己的本金。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来源 | 福州检察之窗

平安故事|花4万赚3600万,检察官揭秘背后是商机还是骗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