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烏江自刎的真正原因,竟是因爲這個人的一個字?!

秦末時期,由於秦二世昏庸無道的統治,天下反抗四起,最終項羽與劉邦等起義軍讓大秦帝國落下帷幕。而隨之而來的是項羽和劉邦間的楚漢之爭。最後項羽在垓下之戰裡大敗,原本只要渡過烏江回到江東就能帶領著江東父老們東山再起,但可惜只因一個人,便讓項羽沒有了翻盤的機會。

而這個人名叫陳鐸,是陰陵縣的一位普通農民,然而這位農民又是如何讓項羽置於死地的呢?

項羽烏江自刎的真正原因,竟是因為這個人的一個字?!

公元前202年,項羽的十萬楚軍面對劉邦的六十萬漢軍的圍剿,因寡不敵眾而慘敗。最終項羽趁著夜幕降臨,決定帶領八百精騎兵突圍,項羽也如願以償,很快就突圍並暫時擺脫了漢軍的追擊。項羽向著烏江鎮的渡口疾馳而去,只要渡過烏江就能東山再起了。但是來到一個名叫陰陵的地方,出現了兩條分岔路,不確定該往哪條路走。而此時正好發現一個田父,於是策馬過去,大聲詢問“喂,烏江該怎麼樣走?”而這田父正是陳鐸。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楚漢戰爭已持續多年,無論是農夫還是漁民,無人不知劉邦和項羽,因此眼前這群人不是漢軍就是楚軍。而看這群人的形象,像是打了敗仗在逃命,而且是逃往烏江鎮,那裡有一個過到江東去的渡口。項羽的老家正是江東。陳鐸緊接著又打量為首的人,明顯比普通人高出一個頭,霸氣凜然,不怒自威,如果傳說中的重瞳是真的,那麼特徵就更明顯了。於是,他心裡有了答案:此人必是傳說中的項羽。

項羽烏江自刎的真正原因,竟是因為這個人的一個字?!

然後,陳鐸就說出了一字“左。”也正是這個簡單的字改變了項羽的命運。因為左邊不是絕路卻勝似絕路。

於是項羽率領著騎兵們策馬狂奔,而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在馬匹狂奔的同時,土地逐漸變得潮溼鬆軟起來,馬蹄陷進去再拔出時就會帶出稀泥。身經百戰的項羽非常清楚,這是戰馬最難以發揮作用的沼澤地。馬匹在此行走可能還不如人行走得快。項羽怒不可遏地吼道:“田父為什麼要騙我?”

項羽烏江自刎的真正原因,竟是因為這個人的一個字?!

而答案很明顯,是因為項羽民心盡失。雖然項羽為推翻了秦朝立下毋庸置疑的功勞,但是楚軍所到之處無不燒殺擄掠,從不顧及道義。在項羽看來,只有實力強大的人才能稱霸天下,劉邦那種假惺惺的仁義道德不值一分錢。一直以來,他既不懂,也不在乎所謂的民心。

最終項羽也因此在烏江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