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高分父母,原來是這樣的

這兩天,杭州觀成中學的家長們,陸陸續續收到一封從學校寄來的信。打開一看,是一份“家長期末成績單”。在孩子眼裡,你是不是“好家長”,這份成績單一目瞭然。有人得了滿分的10個A+,也有人不及格,需要反思。

說到這樣做的初衷,觀成中學在給家長的一封信中,是這樣說的:“當您在評判孩子的同時,可知道,在孩子的心裡,也會對自己的父母有一個評價。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教育方法,積極與學校展開合作。我們請每位孩子為自己的父母填寫一張期末成績單。”

成績單是學校放假那天寄出的,這兩天差不多都寄到了。

其實,在拆開信封之前,不少家長的內心是忐忑的,都很好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家長。果然,看到結果,一大半的家長都感嘆,“怎麼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這份“試卷”大家都可做一下

看你能得多少分

錢報記者看了那份家長成績單,一共有10項評價,成績評定分為三級:“A+”表示優秀;“A”為合格;“B”為待評。

1.家庭氛圍和諧民主,家庭成員彼此間和睦相處。

2.父母能為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不以各種方式影響我的學習。

3.父母能積極學習,不斷進步,是我學習的榜樣。

4.父母能主動關心我的學習,經常與我討論學習問題。

5.父母能經常與我溝通,耐心傾聽我的訴說,必要時能為我提出建議,給予我幫助。

6.父母能關心我的身心健康,與我一起積極鍛鍊身體。

7.父母能指導我合理使用零花錢,讓我學會勤儉節約。

8.父母從不溺愛我,指導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我的獨立能力。

9.父母能及時指出我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耐心跟我講道理,幫助我改正。

10.父母能主動與老師保持聯繫,講究教育方法,共同幫助我進步。

在打分欄下,學校還空了一段作為留言區,孩子們有什麼心裡話想對父母說,可以填在這裡。

一對拿了全A+的家長

卻在反思:其實做得還不夠

其其(化名)今年下半年升初二,還沒放暑假,小姑娘就自己安排好了暑假學習計劃表。她給自己的家長打了全A+的滿分。還在留言區感恩父母:

“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為我付出,我會繼續加油,為你們爭光,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有這樣懂事的孩子,兩口子覺得特別窩心,也特別感激學校的這個做法。

“這樣的成績單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我覺得這張成績單特別好,既能給我們做家長的提個醒,看看平常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也能給孩子一個吐槽家長的機會。”其其爸說。

不過,雖然拿到了“高分”,但這對父母還在反思自己做得還不夠。其其媽說:“女兒給我們打分比較寬鬆。比如第8條,平時就做得不太到位。”

其其媽說,進入初中後,孩子的學習壓力一下子就大了,週末還報了數學補習班,好不容易有時間待在家裡,也是窩在書房學習。“我們也想過要培養她做家務的習慣,又心疼她學習任務重,就不了了之了,平常也就讓她幫忙盛個飯什麼的。”

面對這份滿分成績單,夫妻倆都覺得有些慚愧,“這個暑假,確實有必要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了。”

全A+父母的獨家秘笈

原來是這樣的

能成為女兒心目中的全A+父母,兩口子挺自豪。其其媽還整理了3條獨家秘笈,供各位父母參考:

1.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小學時,其其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不算優秀。但爸媽從來沒有懷疑過其其的學習能力,並一直鼓勵女兒“你可以的”。當女兒遇到學習瓶頸時,不管多忙,都會靜下心來和她一起分析錯題,引導她理清解題思路。

2.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其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太好。五年級下學期,其其爸媽一咬牙,給其其報了一個培訓班。“我們不想給其其增加學習負擔。在報班時也和老師說,做題技巧在其次,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過了一段時間,其其對數學的興趣明顯提高,成績也一步步提升。”

3.幫孩子尋找適合她的學習方法。“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學習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要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點。”其其媽說。

在這份成績單末尾,其其爸媽也認認真真地寫上了自己的感言:“‘因為愛著你的愛,所以幸福著你的幸福。’謝謝女兒打出的高分,日後我們會繼續努力。”(本報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楊希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