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在我消失的這十天裡,除了七七八八的雜事,就還是在看書看書看書。其中有一本叫《美食家》的書,作者是陸文夫。

有朋友可能對陸文夫不太熟悉,他出生在解放前,是位蘇州人。《美食家》是陸文夫的代表作之一,今天先聊聊裡面提到的蘇州小吃店。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首先是“陸稿薦”,據書中的說法這是賣醬肉的。我查了查這店其實是百年老店,在康熙二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可以說是老字號中的老字號。

《醇華館飲食脞志》載:"蘇州從前有陸蹄、趙鴨、方羊肉之稱。陸蹄謂陸稿薦之醬蹄。熟肉店以陸稿薦、三珍齋兩家最為馳名。其出品以醬鴨、蓮蓬蹄為上,醬蹄筋、醬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觀東之者陸稿薦。”

現在的陸稿薦經過了歷史長河淘洗,仍然繼續提供各類特色蘇州滷菜。而且在我搜索的時候還發現,很多食品都可以網上購買了。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然後是“馬詠齋”,書中寫的是“買野味”。從這個說法看,好像以前的馬詠齋裡最有名可能就是打獵來的野味,但實際上這是賣熟食的店。

馬詠齋始創於清末,其實是常熟的第一家燻臘店。馬永梅尤其擅長製作禽肉蛋類滷菜,也有排骨、鹽水雞、燻魚、油炸小魚等等,也有稱為“馬永齋”。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接下來就是現代人都應該很熟悉的“五芳齋”了,最近快過端午節了,每到五芳齋就想起好朋友推薦的粽子,現在到五芳齋買粽子也還是很多家庭的習慣。

不過實際上在《美食家》這本書裡,陸文夫主要提到了去五芳齋買排骨。不知當年的五芳齋粽子什麼滋味,有沒有排骨餡兒的粽子呢?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大概老字號都很喜歡用個什麼齋的,陸文夫還在《美食家》裡寫到了“採芝齋”,書裡寫去是採芝齋買蝦子鯗魚。

不過我搜了搜呢,其實採芝齋是蘇州有名的老字號糖果店啦。主要有各式松子軟糖、烏梅餅、九制陳皮、沉香橄欖等,也是清朝時候就有的老字號了。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最後陸文夫還在《美食家》裡說到了玄妙觀,這一聽就是個道觀名字,去買的食物倒是也很素,叫做“油氽臭豆腐乾”。

臭豆腐我就不多說了,前陣子去長沙剛給大家寫了一大篇。雖然蘇州的臭豆腐有很大不同,但整體來說都是豆腐製品,滋味鮮美。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而玄妙觀也不是的普通所在,創建於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是西晉時期最大的道觀。裡面有唐玄宗、顏真卿真跡,南宋時期盛極一時。

但據記載在上世紀20年代至抗日戰爭中,三清殿內擺滿字畫攤,屋面被敵偽人員捉鴿子踐踏得嚴重漏雨。機房殿曾開設賭場,長期出租和被典賣的有神州殿和痘司殿。

所以在《美食家》背景下,主人公到玄妙觀買油氽臭豆腐乾不奇怪。至於現在嘛,當然是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沒有臭豆腐賣就不得而知啦。

陸文夫寫的這些老字號蘇州小吃店,現在還剩幾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