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后的缅甸为什么战事如此频繁?


二战结束后,缅甸重新走向了独立,但至今近60多年,为什么战事如此频繁?

独立后的缅甸为什么战事如此频繁?

从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等理论上来分析这一问题是比较客观的。从侧面来佐证为什么缅甸战事如此频繁且持续长久:

1、缅甸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缅甸政府并不尊重多民族文化。

在缅甸东北部与中国接壤的果敢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的是中国的汉族,他们说的是西南汉语官话,写的是简体中文字,用的是人民币,家里供的是祖宗席位(并且多标示为江宁府),但缅甸却不承认他们是中国汉族,而将他们取名为果敢族。

事实上,缅甸的身份证件是标明你的民族渊源的,所以哪怕你几代混血之后,就算你血液里基本是缅族,但身份证上依然显示你有少数民族身份,从而让它成为你受教育,择工作,提升或者获得政府支持的障碍,这对典型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独立后的缅甸为什么战事如此频繁?

在中央政府控制了果敢城镇之后,缅甸治理者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发展经济与关注民众福利,而是消除中华文化的各种形式。更麻烦的是,缅甸对任何民族都想以“消灭”的方式对待,因此,这些少数民族除了选择拿武器跟政府对抗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2、大缅族意识与各民族文化产生剧烈的冲突。

在缅甸独立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昂山素季父亲在内的独立运动创始人都曾表示,只要能一起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缅甸各少数民族可以选择在联邦政府框架内发展,也可以选择独立或者高度自治。

独立后的缅甸为什么战事如此频繁?

然而,这一"精神"被写入缅甸的宪法,这就是后来尊为《彬龙协议》,可以这样的和平协议却被缅甸军人集团直接撕毁,直接与少数民族武装进行战争。然而,60多年过去了,缅甸内战仍没有停止,而且遵照“彬龙协议”展开的新和平磋商也仍然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

3、少数民族的历史现实没有获得尊重。

缅甸独立之前,平原地区是缅甸历代王朝真正控制区,而今天战争最频繁的东北部地区,包括掸邦,克钦邦等中缅交界处其实从来没有被缅甸中央政府控制过,在政治形态上一直是高度自治与独立,因此有自己独特的军事、文化、政治生态。这一生态并没有获得缅甸联邦政府和军人集团的尊重。

独立后的缅甸为什么战事如此频繁?

因此,这些热血的少数民族一直宁愿选择战争也不愿意妥协地实现和平。这就是为什么缅甸一直战事频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