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此文献给最爱的老师

有一首诗:“师者,三尺讲台万丈空,桃花源里自耕农,磨剑十年图破壁,开怀一笑坐春风,桃李报我山河丽,我付桃李一片情,不为浮华遮望眼,愿作春泥化落红”。

也许,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诠释!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原来,仿佛老师只是教授知识,解答问题的人,不苟言笑。然而现在,学生最渴望的是与老师成为朋友那样的关系。老师不再只是传播知识的人,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他们的知心人,这样的老师才能成为真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当我们背上行囊,远离那个叫家的温暖巷湾,带着求知和希望,在一个陌生的海港停泊,这里一切都要靠自己去面对,这里所有都要自己去挑战。也许,你会孤独,会无助。但,有个人却愿意默默地在你身边,关注你,帮助你。那就是老师。

人们都说: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就如刚断奶的婴儿,许多时候无从适应。大学的生活一晃就过去,在这期间,我深有体会。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一位亲切和蔼的好老师,在大学生活中给了我们像亲情般地关怀。

爱岗敬业

杨老师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坚决履行职责,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不仅是一个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我们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在《地球科学概论》课上,杨老师大方、得体、自然,一丝不苟地为我们讲解,把我们带进知识的殿堂。杨老师有一双“火眼精睛”,她往课室扫一眼,就知道哪些同学又“梦周公”或“思马行空”了,就经常停下来把同学们“拉”回课堂。

即便在平时没课时,杨老师也都经常深入课堂,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监督、检查,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沟通。如果发现哪位同学缺勤,杨老师必追究到底,一定要无端逃课的同学立马回到课堂上,并为他上一课“教育课”。逃课的同学也深知逃不出杨老师的“五指山”,还要预防杨老师的“回马枪” ,所以由于杨老师的经常性“突击”,使班上的考勤情况大有好转。

杨老师说:“一个班的班风学风要搞好,要靠每一个同学的努力。但党员和学生干部尤其要走在前头。”她明确要求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做到主动自律,工作要到位,要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良师益友

杨老师是一位平和、亲切、易接近的人。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找同学们谈话,关心同学的生活、学习和学生工作,了解同学们的困难,热情为同学们解决在各个方面遇到的难题。

有时,同学们的心理变化,杨老师都能及时发觉,她很好地掌握着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或学习困难,或行为有叛逆倾向的同学的基本情况,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找同学们聊天谈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同学们。

同学们也都把杨老师当朋友看待。全班一起出游时都要叫上杨老师前往,年龄可不会成为杨老师和同学们的界限,大家玩起来都是充满青春活力,并留下有珍贵的照片见证我们的师生谊。同学们也都经常跑到老师家,美其名曰:“喝茶”。杨老师的屋里也常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您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老师,正像这歌里唱的大树,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将希望寄于蓝天,将祝福送给大地!

我们的杨老师,一位爱的耕耘者,爱的播种者。她用爱的阳光普照,用爱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我们想对杨老师说:也许,在十年、几十年后,我们荣归母校,再次与您相见时,我们仍不会忘记是谁为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 引导我们追求理想之光。

杨老师,谢谢您!您永远是我们的好老师!
毕业十年,此文献给最爱的老师

毕业十年,此文献给最爱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