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暑期遇到汛期,繃緊安全弦!

「安全」暑期遇到汛期,绷紧安全弦!

進入主汛期

關注天氣變化 出遊加強防範

7月以來,平涼進入主汛期。隨著2018年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的臨近及暑期的到來,我市迎來了旅遊旺季。為保證廣大遊客和市民愉快、安全出行,市旅遊局提醒,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注意防範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記者7月11日從市國土資源局、氣象局獲悉,近日市內大部分地區因強對流天氣引發持續性強降雨,發生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災害的危險性加大。受高空槽影響,14日到16日全市有一次小雨過程,局地中雨;受副高外圍西南氣流影響,我市多陣性天氣。

市旅遊局提醒市內各景區尤其是崆峒山、雲崖寺等涉山、涉水景點要抓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值班值守;旅遊企業要密切關注汛期信息,切實做好安全事故防範應對工作。

廣大遊客及市民要提前瞭解目的地天氣狀況,配備防暴雨、洪水、雷電所需用具,提高警惕,聽從導遊人員安全提醒;自駕出行要提前檢查車況,注意雨天行車安全事項;遭遇暴雨襲擊,應儘快駛離,轉移到安全地帶;車輛不慎落水,應立即打開車門逃生,如遇危及生命安全情形請及時報警;參團旅遊要注意購買旅行社責任保險,自助、自駕遊等可購買旅遊意外和緊急救援保險,有效減少極端天氣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安全」暑期遇到汛期,绷紧安全弦!

紮緊暑期旅遊的“安全帶”

田卜拉

暑期旅遊旺季開啟,不少安全事故卻牽動著人們的心:上月,一輛載有37名中國遊客的巴士在加拿大發生交通事故,多人死傷;上週,泰國普吉島附近海域遊船傾覆,造成多名中國公民遇難……旅遊勝地變成“奪命殺手”,為計劃出行的遊客敲響了安全警鐘。

有人說:每個季節都能遇到最美的風景。入夏以來,文化和旅遊部提示遊客“雨季出遊多詩意,旅途風險要警惕”。的確,暑期出遊高峰,往往與多種災害、危險因素相互疊加。雨季來臨,路面溼滑,易發生交通事故;山區、海濱等避暑地往往也是泥石流、滑坡和颱風等災害的多發地;高溫潮溼時節,蚊蟲滋生、食物容易變質,疫病、中毒風險增高……尤其需要加強防範。

這次普吉島遊船事故雖由極端天氣引發,但船舶公司、境外“地接社”、國內旅行社和網絡平臺均難辭其咎。自由行不等於危險行,風險提示缺失、應急處置不當、安全監管漏洞,折射出一些商家趨利諉責的心態。這一現象並非孤例。此外,一些景區管理水平“做不到位”,硬件設施“跟不上趟”。排隊、如廁、停車、垃圾等細節問題,最容易損害遊客體驗。“必選動作”完不成,個性化服務等“自選動作”更無從談起。旅遊需求“跑在前”,優質供給卻“掉了隊”,亟待旅遊行業轉型升級,監管、運營、中介各方發力,為出遊保駕護航。

旅遊安全並不是孤立的問題,只有從旅遊觀念的轉變中才能找到答案。從俄羅斯世界盃“觀賽團”,到東南亞海島度假遊;從高考畢業旅行,到銀髮養老旅遊……個性化、多樣化的旅遊漸漸成為主流,“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進店購物”的踩點式旅遊不再被看好。“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旅遊地圖不斷擴大;“異域有風味,我想多體驗”,全域遊、深度遊成為大勢所趨;“生活顯平淡,我想找刺激”,高空、水上、潛水等高風險項目愈發受到青睞……旅遊消費升級,不僅對服務體系形成挑戰,也對地域城鄉建設、社會治理乃至經濟實力提出要求。

無論是旅遊的季節性風險,還是行業的長期痛點,抑或新業態帶來的挑戰,均需以“繡花”的精細功夫來解決。“遊客喜歡什麼就提供什麼,不喜歡什麼就改正什麼。”全面提升旅遊品質,需要交通、公安、氣象乃至城建、廣電等部門共下一盤棋,旅遊與工業、農業、醫藥、文化等產業共做一桌席,才能營造移步換景、意味悠然的旅遊生態。當菜市場、小吃店、加工廠成為景區,當居民成為地域文化的“移動招牌”,就不必為打造景點、申請5A而苦惱,“一眼望去都是人頭”“節假高峰坐地起價”等現象也有望成為歷史。

但歸根結底,安全是旅遊業的生命線。如果說出行安全是1的話,風景、飲食、住宿、民族風情不過是後面的0。“禍患常積於忽微”,只有監管做到位、責任不留白,用嚴密的制度和紮實的行動紮緊旅遊的“安全帶”,才能把未知的危險係數降到最低。但對於遊客而言,那些為了自拍跨越柵欄、為了探險進入未開發景區、為了看正在噴發的火山罔顧警示的任性行為無異於“玩命”,靠貼心的服務、嚴密的監管難以確保無虞。唯有上好理性選擇項目、培養安全意識、瞭解地方風俗、掌握自救技能、購買意外保險等必修課,莫到用時方恨少,方能讓出遊開心、舒心並且安心。

往期精彩回顧

平涼遭遇連續降雨,市長王奮彥檢查防汛減災工作,全力保障城鄉安全度汛!

國手圍棋對弈、崆峒VS武當武術交流、萬人太極拳展演~崆峒文化旅遊節時間安排都在這裡!

「安全」暑期遇到汛期,绷紧安全弦!

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快把快樂分享給您的夥伴們吧!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朋友圈”。

微博號:plrbtxwb123

出品:平涼日報社融媒體工作室

技術:崔烘獎

監製:李建軍

法律顧問:張忠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