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拐点,是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拐点。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

有唐以前,人才不以文武之分,布衣士子皆可吟诗舞剑。当时的社会精英,在充满流觞曲水的风雅气之余,还带有未能传承给后世的那种开拓天下的魄力。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与其说王昌龄是诗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会写诗的将军。在王少伯创立的所谓:“边塞诗”中,后人可以惬意的窥看到盛唐之时,精英阶层对于开拓精神的孜孜追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远比美国西部牛仔浪漫铁血还更富有文明气息的素材,却至今没有被搬上银幕。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玉门关遗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当文学与武功在一个人类身上结合到了极致,就诞生了李白。千百年,后世只知李白斗酒诗百篇,却不知这位大唐剑术擎天玉柱真正的风采。李白,天下剑术第二,曾为护朋友遗体与猛虎对峙的猛士,猛士好酒,但绝不至于如电影中那样昏沉而迷醉,饮而不滥,醉而不瘫,挥笔能书“举杯邀明月”,拔剑能武“一器动四方”,这才是真正的古典浪漫主义英雄的典范。后世的西方,将贯彻着荣耀和鲜血的信仰称之为骑士精神,但这种骑士精神却往往在王子与公主,情人与贵妇之间展开,格局,明显太小了。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大醉大瘫,难堪大器

所谓尚武精神,绝不仅仅在于单纯的崇文抑武或者重武轻文那么极端,一个人的最高成就是文武双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最高气象也应该是文武齐迸,武功没有文学抚慰,难免失之于狂暴,最终穷兵黩武,自取灭亡,似匈奴,似蒙古……而文学没有武功的开拓亦会陷入柔懦与迂腐,似南宋,似北宋,似朱熹,似二程。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

存天理,灭人欲之后,精英阶层的思想开始从开拓走向束缚,从奋进走向禁锢,看待外部风土人情的目光从:“民风物富,有类中国”的客观转向了“蕞尔小邦,尽皆蛮夷”的自大。尽管还有陆游等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感慨,等到的也只是“镜中衰鬓已先斑。”从宋到明清,军人已经不是唐朝之前那令人向往,光宗耀祖的职业了,而是低贱的厢军,军户,人人以八股为荣,士子以论武为耻。奢靡与迂腐,贯穿着宋之后的社会精英,对外卑躬屈膝,对内粉饰太平。当旧敌人的后代裹挟着新环境的威胁重新找上门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个曾经璀璨的尚武文明,已经没有浪漫主义的英雄了。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

盛唐气象,令人怀念,绝不在于其繁华与奢靡,而在于其昂扬与奋进的精神气,若是一部影视里的盛唐尽是金珠翠玉,锦绣丝绸,只能说,格局太小,难堪大气!唐宰相晏殊有云:“此非富贵,乃乞儿相也”。

中国逝去千年的浪漫英雄时代

.


《妖猫传》观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