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的價值就是如此的高

咸豐元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據資料記載: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發展迅猛,並在江蘇南京建都,此時清政府賴以鑄錢之用的滇銅(雲南省出產的銅料),因道路阻斷而無法運進北京。一方面是鎮壓起義急需大量的軍餉開銷,一方面是鑄錢的原材料告缺,給清政府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困難,最終迫使清政府自咸豐三年開始發行紙幣和改鑄大錢來彌補財政虧空。

咸豐皇帝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奏摺上親自硃筆批示:“所奏不為無見,然小錢大錢,制雖異,用實同,現鑄小錢,銅尚不足,何況大錢乎!汝知一未知二也。至器用多銅,原幹例禁,本年曾經降旨。況古制亦非盡善,舉一事必欲復古,試問井田,封建尚可復乎?此摺著戶部存記,若有可行時,不妨採擇入奏。欽此。”

雖然,何紹基鑄造大錢的建議未能獲得朝廷的批准,但是,出於當時“軍餉增多,帑金不足,”的現實情況,在清朝政府的最高統治階層,已經拉開了鑄造大錢的論戰。

咸豐的價值就是如此的高

種類

咸豐朝寶泉局所鑄錢咸豐元寶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五百”、“當千”等五種面值。當時採用了銅鐵並鑄的形式。

咸豐元寶的種類及其怎麼區分

咸豐元寶種類較多,這裡僅舉部分稀見品和名譽品,寶泉克勤郡王捐銅所鑄當二百、當三百,均為試樣,罕見,寶鞏當五百、當千較罕見,市場價格在100~200萬元,寶河當五百、當千亦較罕見,價格在150~200萬元,寶薊當百為當百中最稀見者,市場價格在180萬元左右,寶蘇當五百、當千均屬僅見,其中當五百目前下落不明,寶伊當五百、當千均罕見,寶迪當八十亦稀見,市場價格在200萬元左右。

咸豐元寶背面的錢局怎麼分別

清朝的錢幣,除入關前有幾種滿文錢幣外,大多是漢字錢幣。他們在漢字錢幣的另一面寫兩個滿文,用來標記該錢的鑄地——即出自哪個錢局。

所以看錢局,需要看這兩個滿文字。其左面一般是固定是一個滿文的”寶“字,字形是一筆連著的三個小圈。而另一個是局名,通常的局名有這些:”同福臨東江,宣源蘇濟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 外還有 寶泉,寶直,寶鞏,後期有寶津。具體 見圖:

咸豐的價值就是如此的高

咸豐元寶的意義及價值

咸豐錢是中國古錢幣的一朵奇葩,精美絕倫,被泉學名家孫仲匯先生譽為“清錢之王”,極具欣賞價值。且對研究中國乃至世界鑄幣史和金融史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咸豐”是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的年號,咸豐元年(1851),即爆發了轟轟烈烈、聲勢空前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受太平天國起義影響,清朝廷財政困難,為應付軍費及其他開支,只得發行紙幣並改鑄大錢,錢文分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三種,一般小平稱通寶、當十至當五十稱重寶,當百以上稱元寶。

歷史成交記錄

咸豐的價值就是如此的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