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省,省會合肥。地處位於中國大陸東部,屬於華東地區。於清1667年,由江南省分置而建省。東為安徽,西為江蘇。簡稱:皖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省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境內湖泊星羅棋佈,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西周屬吳國,六國,舒國3個諸侯國,東周屬越國,吳國,楚國。蕭國,桐國。春秋戰國時期屬宋國,楚國,徐國。秦統一中國後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屬泗水郡、碭郡、陳郡。兩漢時期屬淮南國,長江以北屬徐州,豫州。以南屬揚州。三國時期分屬曹魏,孫吳政權。

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廬江、譙郡、汝陰、淮南、鍾離、戈陽、同安、宣城、新安、歷陽。唐朝安徽屬河南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兩宋時期;南宋安徽屬江南東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淮南西路、淮南東路5個路。北宋長江以北屬金國。

元朝屬;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屬南直隸,南直隸包括今天的江蘇,安徽,上海。

清朝統治者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康熙六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轄廬州府、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鳳陽府、徐州府、廣德府、和州府、滁州府。巡撫衙門駐安慶,取安慶和徽州二府首字而得名“安徽”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新中國成立後,設皖北、皖南行署區兩個省級行政區。後合併成立安徽省政府。1955年江蘇省交換蕭縣,碭山給安徽,安徽劃出盱眙,泗洪給江蘇。1983年設立合肥、蚌埠、安慶、淮南、蕪湖、馬鞍山、淮北、銅陵8個地級市。後設置黃山、滁州、阜陽、宿州、六安、巢湖、亳州市、池州、宣城9個地級市。

現安徽省共16個地級市,6個縣級市,55個縣,44個市轄區。全省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全國排名第22名。全省常住人口6195.5萬人,全國排名第8位。2017年全年GDP27518.67億元,全國排名13名。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經濟上屬於中國東部經濟區。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鄰江西,北靠山東。安徽省方言屬多方言省份;以中原官話,江淮官話,吳語,微語,贛語為主。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省旅遊資源豐富,世界遺產(3處);黃山、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京杭大運河(通濟渠-新汴河)。安徽三大名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又稱皖山,安徽省簡稱的由來)。

安徽省名字的由來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不僅風景優美,更是人傑地靈,代表人物;老子,莊子,閔子,一批偉大的思想家。曹操,周瑜,包拯,朱元璋,朱棣,湯和,胡雪巖,李鴻章,丁汝昌。近現代更是名人輩出;陳獨秀,胡適,孫立人,陶行知,鄧稼先等。胡主席,李總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