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省,省会合肥。地处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于清1667年,由江南省分置而建省。东为安徽,西为江苏。简称:皖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省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西周属吴国,六国,舒国3个诸侯国,东周属越国,吴国,楚国。萧国,桐国。春秋战国时期属宋国,楚国,徐国。秦统一中国后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属泗水郡、砀郡、陈郡。两汉时期属淮南国,长江以北属徐州,豫州。以南属扬州。三国时期分属曹魏,孙吴政权。

隋统一中国后境内分置庐江、谯郡、汝阴、淮南、钟离、戈阳、同安、宣城、新安、历阳。唐朝安徽属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两宋时期;南宋安徽属江南东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5个路。北宋长江以北属金国。

元朝属;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淮行省。明朝属南直隶,南直隶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

清朝统治者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安徽省辖庐州府、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凤阳府、徐州府、广德府、和州府、滁州府。巡抚衙门驻安庆,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而得名“安徽”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设皖北、皖南行署区两个省级行政区。后合并成立安徽省政府。1955年江苏省交换萧县,砀山给安徽,安徽划出盱眙,泗洪给江苏。1983年设立合肥、蚌埠、安庆、淮南、芜湖、马鞍山、淮北、铜陵8个地级市。后设置黄山、滁州、阜阳、宿州、六安、巢湖、亳州市、池州、宣城9个地级市。

现安徽省共16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55个县,44个市辖区。全省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全国排名第22名。全省常住人口6195.5万人,全国排名第8位。2017年全年GDP27518.67亿元,全国排名13名。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方言属多方言省份;以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微语,赣语为主。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世界遗产(3处);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新汴河)。安徽三大名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又称皖山,安徽省简称的由来)。

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徽的名字

安徽不仅风景优美,更是人杰地灵,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闵子,一批伟大的思想家。曹操,周瑜,包拯,朱元璋,朱棣,汤和,胡雪岩,李鸿章,丁汝昌。近现代更是名人辈出;陈独秀,胡适,孙立人,陶行知,邓稼先等。胡主席,李总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