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梅子黃時雨,細細落山前。”每年6、7月份的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經過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臺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眼下正值梅雨季節,空氣溼度大、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這時候各位媽媽就要提高警惕了!

梅雨季陰熱潮溼,蟎蟲、黴菌、細菌很容易繁殖,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威脅。

那麼梅雨季節寶寶要注意哪些防護呢?

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1、 經常開窗通風,為寶寶營造一個空氣流暢的室內環境;(吹南風時,朝南的窗戶要關好!!)

2、寶寶的衣物、毛巾等用品要及時晾乾或烘乾,以免發黴;(用尿布的媽媽更加要小心,一定記得經常消毒!!)

3、 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不吃黴變食物;最好現做現吃,若是必須隔夜,要將其放在低於10℃以下冷藏,待加熱70℃以上才可食用。

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注意平衡膳食,可以多給寶寶補充些維生素,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4、及時為寶寶增減衣物。梅雨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爸媽要注意及時給孩子加減衣物。

建議選擇透氣性強、吸汗性好,且易穿脫、寬鬆的棉質衣物。

5、避免交叉感染,適當減少外出,特別是人流量大的場合能不帶寶寶去就不去,防止交叉感染。

6、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勤清理指甲、皮膚褶皺處等危險地帶。

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7、 對較大寶寶要合理督促寶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梅雨季節,寶寶容易出現這些症狀,需要特別注意:

1、細菌性痢疾

黃梅天裡食物容易發黴變質,寶寶的腸胃功能本來就弱,如果吃了不潔、變質的食物,會引起細菌性痢疾,甚至食物中毒。晚上不要讓寶寶肚子受涼,不然會加重病情。

2、黴菌感染

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這是指真菌引起的皮膚癬病。真菌特別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它們過度繁殖就會引起腳癬、手癬等,使寶寶又痛又癢。另外梅雨溼重,細菌、病毒大量滋生。正值手足口病高峰期,媽媽們在這個季節尤其要當心,防止寶寶患上手足口病。

3、過敏性疾病

這個指的是過敏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花粉餅、皮炎等疾病。在溼熱環境中,通風很差,一些過敏源,如果變物質,會通過各種渠道引發疾病。

溼疹也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對稱分佈、劇烈瘙癢、反覆發作。如果皮膚排汗不暢,就容易生痱子、汗皰疹等皮膚病,症狀一般都是皮膚瘙癢、紅腫、脫屑、水皰甚至刺痛等。

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4、呼吸道感染

此症感染禍首是病毒,這也是梅雨季最易滋生繁殖的其中一種微生物。孩子常常成為被侵犯的對象,出現發燒、咳嗽、厭食、精神不振、煩躁不安等情況。

又是一年梅雨季,新手媽媽請注意,健康護理寶寶小妙招請收好!

| 預防小妙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