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一篇

讀書筆記一篇

讀書能讓我們看到窗外的世界(手機圖片)

工作以後,看書的時間漸漸少了。有時候耐著性子看幾段,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只是按著浮動的心,在字裡行間靜靜地穿過。

一種久違的氣息,如同鄉間小路上青草泥土混同的味道,又彷彿山間林木落葉氤氳的風騷。人在其間,一點清涼在心頭遊離。

讀書筆記一篇

書籍能堆成高樓(手機圖片)

日上日下,月出月落,朝暉夕暝,浮雲滴露,在山野之間,穿梭沉浮。而生活在現代都市裡,晴雲陰雨,高樓大廈,燈光璀璨,色彩斑斕,在一片喧囂的塵埃中,撩撥著凡人的夢。也許我們都有兩種夢想,一種在山野,一種在都市。我們在都市裡生活,內心深處卻都藏著一個山野的夢。踽踽人生,寂寂紅塵,是一種期待,一種寄望,一種暢想。在我們與人交會,或者獨自冥想的過程中,體會生命兩極的動盪。

讀書筆記一篇

讀書就像蝸牛走路,很慢,但每前進一步都有痕跡(手機圖片)

一本書是一種體驗,一種看法,一種心態,一種沉澱,而書中描繪的現象、世界,卻不僅僅是一種態度,一種人間。我們從生活裡剝離出來,漫步進書的世界,從書裡悠悠出來,踟躕回現實的人生。也許,生命本是一種思想與情感的交融,是一種身體與感官的互動,但我們不曾堪破,更不曾灑脫。因為生命不僅僅是思想,還有令人難以捉摸的情感。“情”之一字,實在是思想的源泉。“有情”與“無情”,更是難以道得明,分得清。

讀書筆記一篇

知識哪怕像螞蟻一樣不起眼,也有著難以想象的力量,尤其之量大(手機圖片)

竊以為,一本好書,必為“有情”之讀物,不知“情”的人,那麼也便難以知曉書中的真義。好的文字,即真性情,書中的真味,便是世間的情感。好的書籍,也是情中上品,教人心領神會,神寧氣舒;不好的書籍,使人情迷氣濁,意亂神昏。因此,情有良莠,書分上下,倘若“有情”之人讀不良之書,難免味同嚼蠟,不能滿足;而“無情”之人讀好書,亦未必領略得到書中的真髓,而只是走馬觀花,不解其味。世間難得好書,乃因“有情”之好作者更難得。

讀書筆記一篇

愛讀書的人旅途不會寂寞(手機圖片)

一卷在手,或許叫人廢寢忘食,但卻不會迷失自我;或許叫人孜孜不倦,卻不會神疲意怠;或許叫人不分晝夜,卻不會不辨真偽。如此讀書入矣,我輩讀書,幾時如是?當年少好學之時,或許容易專注,然而有人只是著迷,非善於讀書,如此便難以入書矣。既不能入書,如何能夠解到書中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