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導 語

因愛喝酒,與茶結緣

因為挑剔,執念找到好茶

返璞歸真,一杯茶一口香甜

訴說茶事,切莫神話

愛茶的理由很多,有人為修身養性、有人為浮生半日。與茶的相會,可以是天時地利的巧合,可以是執著中的久久尋覓。為一口茶香,有人在奔波,有人在深挖。而他與茶,卻緣起於濁酒一杯。他是奇葩,不隨大流,偏安一隅做宅男;他是忙人,上下求索,執迷茶事。痴於茶酒的箇中三味,又豈止貪醉尋歡?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關鍵詞

因酒與茶結緣

詩與酒,文人之樂。愛酒之風從古吹至今。好酒之人多痴狂,中意一醉泯恩仇。酒中有故事,酒也能創造故事,誰人未曾一醉方休?貪杯享樂一時幾刻。

酒雖好,讓人忘卻煩惱;過後醉,帶來新的頭疼。他好酒,甚至有千杯不醉的酒桌神話,但背後的辛酸也只有飲酒者自知。躲不開的應酬、逃不掉的酒,眩暈太久已然對那些藥物產生抗體。偶聞濃茶醒酒,欣然一試,乃是他與茶的初次邂逅。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個體有異,常識中酒後飲濃茶不利健康,但於他而言,茶確具備解酒效果。每每醉時,茶水登場,久而久之便無法告別那劑“良藥”。愛酒如痴,飲茶成癮。既然繞不開茶話,且找出那最有效的一口甜。以此助力,催使這位另類“茶人”放手找尋哪種茶好喝,哪種茶最適合自己的口味,最重要的是哪種茶最醒酒......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關鍵詞

修煉,飲茶非易事

飲茶者,少則一兩杯,多則數十載。習以為常,則無法丟掉。喝茶者常提及段位,然段位高低的區分不在於喝了多久,甚至不是簡單的喝過多少。

直觀來說,取一泡茶,煮水溫杯,茶好茶壞,自在味、香、感之中。經驗或許會告知飲茶者一些粗淺的道道,但卻無法讓其明瞭不同茶的特徵品質。喝出產地、年份乃至工藝、倉儲等信息談何容易?直接的後果是,無良茶商會看客定價,新手菜鳥自然是優質的待宰羔羊。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喝茶如打怪升級,多喝多看自然會形成一定的判斷。不同的是,喝茶水平的提升,還需要更多的修煉,繞不開記憶,逃不了品鑑。

與他喝茶有如弈棋,頗具挑戰。每起一款,總會慣常被問及如聞香判斷產地區域、觀湯猜測年份時節、飲畢陳述口腔回感,直至完整收官再來驗證和回看猜測的結論是否符合飲過的那口茶。

常喝,不一定能觸碰到茶行的門檻,但至少依稀能看見此界的門路。他常說,茶不喝,始終是空談,無依無據,終歸空中樓閣。因而,他入行時間雖短,但所見所飲之茶早已超常人。漫漫茶路之上,一杯如一步,跬步累計,始於足下。

會喝,是他說得第二多的詞。何為會?不是假扮大神,左手執杯、右手拿壺;也不是走到哪兒都四大名山(寨)不離口,若非好茶不入喉。在業內,茶客的偽裝在商人眼中始終只是小把戲,相對一座、茶水一添,三兩回合就能試出深淺。老練是演不出來的,但積累多了自然會變得老練。會,則是積累,在品飲茶湯之後,讓其特徵成為記憶的一部分,定期梳理並形成體系。有一套標準,好歹可作參考,時間久了總會進步。

修煉之事亦是修心。茶不如酒濃烈,卻能讓茶客切忌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茶客愛茶,需要在慢熱的過程中執著的追求。當然,想迅速成長和提升段位,也並非沒有捷徑。若有高手帶路,自然會省去一些時間,但前提必須是靠譜的老司機,否則只會是越帶越偏。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關鍵詞

找茶,套路之中尋出路

茶,一片樹葉,因為不同人的書寫與刻畫,簡單變複雜。名山名寨的神話為它們穿上皇帝新衣,量產、稀少等現狀讓它們高不可攀。在供過於求的市場環境中,不具備吹噓的本領,意味著銷路受阻。沒有附加值的加持,茶也無法穩坐神壇。形勢如此,商人愁銷,茶客難挑。漂流在茶海中,想找到一款好茶,其難不及登天,但也需在滿滿套路中找到明路。

茶如酒,多飲會醉。有人醉茶因沉迷,有人醉茶是有恙。作為一款飲品,茶給人的感受因人而異,香氣、滋味、茶湯、回感都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難以從中找到客觀的標準。茶客飲茶,初學時難免盲從,往往帶路者咋說,初學即會跟隨。久之,若路數正確,自然皆大歡喜;若為歧途,也會離正道漸行漸遠。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他,也有過初入茶行時的懵懂,幸得高手指點,漸悟其中門道。茶間,無論純料拼配,不管山頭村寨,新老各有味,但茶本身不會說謊。細究茶行信息,其間可去蕪存菁;慢品湯感滋味,其中能去偽存真。一片樹葉承載的信息量,最初即是它的本源,只是隨著工藝與歲月,它稍顯不同,卻也未超脫其自身的屬性。想要認識茶,需要找到合適的渠道去獲取,否則貨不對板,一樣會形成誤導。

他的尋茶之路可謂漫長。作為一名未曾踏入茶山的另類茶人,他始終堅信一片樹葉會為他講述它們的故事。一泡茶時知片面,反覆幾回曉真理。茶話其中事,對有經驗者如他,自然非難事。如果沒法通過渠道判斷真假優劣,那就都找來試吧,是金子總會發光。如此簡單粗暴,但卻是如今最直觀而有效的方式。

或許,有茶客疑惑,他們親自上山採茶、監督製作,難不還無法確定茶源優劣?其實,知曉茶山者眾,但懂茶者稀。去過不意味著明瞭,只是去過。要想專業,心中必有一杆秤,必然需到懂茶者段位。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關鍵詞

喝茶,返璞歸真莫談天

茶該怎麼喝?教科書式的沖泡方式充斥著互聯網與各種文本素材中。無論如何泡,除非刻意的悶(延長醒茶時間)來減弱苦澀,或是降低水溫來抑制茶葉的真實表現,只要正常出湯,皆能從一杯茶湯實際反映的口感來鑑別優劣。若有疑惑,直接採用茶葉審評的方式(網絡和書中有講,不做贅述),一樣能揭露出茶葉的各種問題。

他愛茶,已近痴狂。作為茶者,何人沒有自己最鐘意的一兩款,他亦有自己最好的一口甜。然他既然愛茶,也懂得包容。喝茶必須客觀,有著自己的堅持和原則。不以一口觀感而一言篤定,因為太過武斷。茶頗為善變,若要結論精準,必經多次嘗試,綜合來評定。實有疑問,那就上審評吧,是錯藏不住、是對會顯出。

曾有茶客問詢,哪種茶最好?他一如既往回答:沒有別人最愛的茶,只有自己喜歡喝的茶。這也正是他對茶的態度,沒有絕對的最優。天氣在變、空間在變、時間在變,不變的只是自己喝入口中的那一杯。適合,則宜;不適則否。僅此而已。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關鍵詞

茶客隨筆

1.勐庫茶,澀比苦顯。如果靠近冰島地區,則苦澀均衡不顯。

2.勐庫茶,湯色明亮清透,出現色彩變化會轉深

3.茶葉有甜香(花蜜香),主要是易武茶。香氣和水路細膩程度從高到低,彎弓(韻味深,茶氣長)、颳風寨、落水洞、麻黑。麻黑有腥味(鐵腥)。颳風寨有茶王樹,同等條件會超過彎弓。易武茶比較難區分,但易武茶總體偏柔,澀味不突出

4.布朗茶香氣張揚,苦澀都顯

5.判斷一款茶優劣,可參考公杯香的持久度,以停留八泡為標準(正常沖泡)

6.秋茶葉底比春茶葉底要薄

7.春茶一般區分頭春二春,有的秋茶未細分,但時節不同,滋味有差別。秋茶一般香氣好,但是湯感偏薄

8.夏茶雨水茶葉片上會有天然的黑點。

9.茶湯帶清涼感,那茶品不會差到哪裡

10.雲南山頭茶總體呈現:東柔西剛、北苦南澀的口感特徵

(摘自與他的一些交流,數據皆為相對概念,僅供茶友參考)

痴酒與茶,豈醉與歡?——一位茶人的修行

結語

茶事從簡,莫苛求

茶間曾有行話,形似警語,實則讓人反思。所謂”茶無定味,適者為佳“,於他看來,不苟同前段,確認可後半。

無定味則無標準,無標準何以確定茶源蹤跡?固然茶市場良莠不齊,無定味者比重甚多【如冰島,何以價格跨度從幾十至幾萬(標準餅)?】,但要找準一個區域範圍不難,畢竟植物的特性總體是穩定的,不會大起大落,除非有問題。定味,標註了茶的出身,也賦予了茶自採摘開始伴隨終生的某些特質。因有定味,茶才具備辨識度。

茶有多種,六大茶類(普洱生茶存在爭議)涵蓋的各類茶品細分下來數量眾多。然茶者多寡,無關飲茶者喜好。茶與人皆為開放事物,因客觀環境變化,總會表現出一些差異。曾經的適合者,或許隨著時空的移轉,失掉了一些原本的味道而被移除喜好清單;一些不適合者,則隨時間而變得別樣討喜。純料也好,拼配也罷,它們在改變,茶客的口感喜好又何嘗不是?

想想茶,拿得起、放得下,從簡對之。喜愛時貪杯,不適時擱下。如他,有所愛之茶,飲適宜之茶,高興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