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关羽看不起马超黄忠,但为何对赵云没什么意见?

天有道人无道932


刘备封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关羽:“翼德子龙是自家兄弟,理所应当不必多言,黄汉生算得上老英雄被封还说的过去,马超何许人也?只不过刚刚归降就被封五虎!他不配!”

看得出来关羽似乎对黄忠勉强认同,对马超则是不认同。认为马超只是个年轻后生,而且刚刚归降刘备竟与自己平起平坐,所以不服马超,还要求要比试(但这只是影视演义而已)


首先刘备并没有封五虎上将,只有四方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赵云与他们并非一列。

“大丈夫不与老卒为伍”。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关羽看不起的只是黄忠而已,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黄忠岁数大,和他为伍的话把平均年龄都拉扯上去了。

反而关羽并没有看不起马超,马超号称“神威天将军,锦马超”。名门之后,有身份,有地位,有颜值,没有理由看不起他。



也就是说关羽看不起黄忠,并没有看不起马超、赵云


左将军


答:关羽看不起马超、黄忠有什么奇怪的吗?他连孙权都看不起!马超、黄忠再能,比孙权如何呀?我都把孙权当狗🐶,马超、黄忠在我眼里还不如狗呢!

第二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但是比较长:我们只要把关羽和赵云放到一起互换一下角色,虽然一目了然,但是非常残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慢慢地理解,急不得,急性的网友直接就开骂了……回答连着试问故事现在开始:赵云能不能被曹操抓住,赵云能跑到土山上吗,有谁能劝降赵云,赵云能置刘备的家眷于不顾,坐在土山干什么?是想死呀还是不想死!想死直接冲上去血洒疆场,不想死怎么还要自杀呢?做给谁看!最后还是没死,投降了,赵云能投降吗!“夫人请上马,看云步战!保(证)夫人杀透重围得与主公相见,”我还跟你约法三章?赵云要上山也是太行山,不可能是连个名都没有的土山,土山在哪?再说如果是赵云降了曹操,能不能为了一个人妻又背叛曹操,具有国色之姿的樊氏,赵云都嫌她是个烂货,况且秦宜禄还没离婚呢……

就算刘备、诸葛亮授意赵云进攻樊城,赵云能不能不派赵累督荆州?带着荆州都督去前线?他能让士仁守武汉吗?怎么也得让关平去守武汉呀。赵累督荆州、关平守武汉,南郡的糜芳想叛变连个商量的人没有!;赵云打樊城一样不好打,不是说赵云去了就能把樊城攻下来!曹仁是干什么的?满宠是干什么的?但是,千万别忘了他是赵云,是赵云,是赵云。不是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庞德(赵云不会杀他)是水!与赵云没有关系!赵云会让这件事威震华夏吗?啊,你打不过人家,水淹了人家倒成了你的功劳了?赵云有脸,是不会据此往自己脸上贴金!而且,这件事情一定要封锁消息,谁都不许说出去,一个俘虏也不能放跑!华夏大地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这才是赵云要做的,继续给曹操报告,说是初战得利,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直奔四冢寨,寻日与曹仁相见……,令曹仁做好接应的准备,用箭射入樊城,“于禁将军,麻烦你跟我走一趟吧”,“上哪儿?”“樊城!”“什么时间?”“明天五更。”命廖化将军率先锋部队统统换上曹军军装,随于禁入樊城!天不亮,谁认识谁?都认识于禁!因此,赵云攻樊城不费吹灰之力……

再来,赵云守麦城!本来就没有多少人了,根本就守不住,吕蒙星夜赶来直扑麦城,看到了赵云,一人一骑,一张弓,城门大开,偃旗息鼓…你吕蒙敢不敢进?你敢进,你旁边的徐盛、丁奉未必敢进…

差不多了,如果把赵云的处境换成关羽?没法看了!太惨了……我实在是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因此,关羽没有理由瞧不起赵云。


中行偃1


题主是对关羽的错误理解,关羽的行为来自于他的性格特点,并非看不起马超黄忠。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陈寿在评价关羽和张飞优缺点时,同时称赞两人有国士之风,并用“刚而自矜”四个字概括了关羽的性格。

国士一词,据我所知最早应该出自春秋时著名的义士豫让之口。豫让先后事范氏、中行氏,最后归附智伯,智伯也非常尊重厚待他。最后智伯被赵、魏、韩所灭,豫让漆身吞炭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可惜数次都失败,被赵襄子所擒,赵襄子问豫让说你先后效忠过范氏和中行氏,他们灭亡时你不为他们报仇,为什么现在又为智伯报仇。豫让回答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并请求用剑击赵襄子的衣服代替本人,完成心愿后自杀身亡。

陈寿在称赞关羽国士之前还讲到其报效曹操的事迹,说明国士一词不只是“能力出众的优秀人才”这种简单的现代理解。

而是那种具有较高道德标准,并严格遵照,虽千万人吾往矣,不惜自身性命的义士。这也符合关羽为什么喜欢读春秋,纵观关羽一生也的确是以孔子所说的“春秋大义”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至于“刚而自矜”,在古代“刚”可以直接理解为刚强、刚直,更引申为“信”,古人认为“信者必刚,仁者必勇”;“矜”字本意为长矛的柄,所以有词语矜持,就是手持矛柄的形象,可以想像长矛柱于地,笔直不弯,故可以引申为人昂然挺立的骄傲形象。

因此,可以总结出,关羽的性格应该是那种刚直不阿,一诺千金,甚至有一点固执的骄傲。

另外《三国志》中还介绍过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更为关羽这种性格做出了补充。

结合关羽的早年经历,是因为出于义愤杀死当地欺压百姓的豪强导致出逃投奔刘备,所以对士大夫阶级有天生的傲气,但是对于同样出身于卑微的普通士卒有着同情。

这种性格特点,在刘邦、朱元璋等这些同样出身低贱,靠着自己的能力成就事业的人中非常明显。也像我们身边那些出身一般,靠自己努力创业成功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也自傲,同时怀疑所有各种二代的能力,在他们面前保持尊严,甚至到给人以狂妄的感觉。

这样直观的了解到关于的性格,我们就很好理解看不起马超黄忠的两次事件。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关羽是听说马超投降刘备,而身边一定又流传马超多么勇猛的传言,因为自己没有见过马超,就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可以和谁相比。诸葛亮是知道关羽骄傲性格的,于是回答说马超文武全才,可以和英布、彭越相比,应该可以张飞并驾齐驱,但是还是不如美髯公你。关羽看了非常高兴,还展示给别人看。

从关羽的角度来说,关羽的地位和名声,都是靠着一刀一枪的实力拼回来的,所以对自己的能力非常看重。突然来了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自然有分高低的想法,和我们对公司里来了同岗位又有名气新人的反应是一样的,自然想要打听对比一下。如果就说是看不起有点过分解读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关羽不是连张飞也看不起了吗?

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同样关羽也没有看不起黄忠的意思,在刘备准备拜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来答案。

历史上的黄忠大家知道,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默默无闻的,直到刘备麾下之后才一展所长。所以诸葛亮也说了,黄忠的名望,和关羽、马超是不能比的,现在官位相同。马超、张飞就在身边,亲眼看到黄忠的功劳,是能理解的;但是关羽在很远的地方,忽然就听到一个叫黄忠的人和他并列,肯定是不高兴的。这点换做我们任何一个人其实也都会不高兴的,所以刘备亲自出面写信给关羽,说明这件事。之后黄忠顺利和关羽并列。

演义中为了突出戏剧性,稍微改变了剧情,让光羽和黄忠在长沙大战一场,彼此惺惺相惜,但是到后面关羽又说黄忠是一老兵不配和自己并列,这逻辑其实就有矛盾了,也让人误解关羽。

实际历史上来说,关羽甚至可能都没有见过黄忠,从诸葛亮的话中更可以看出关羽可能都没听说过黄忠。如果真如大家所说的看不起黄忠,在刘备向关羽告知后,以关羽的刚直骄傲的性格,只要不同意黄忠是绝不可能晋升的。

不要以为不可能,关羽可是连刘备收义子这种事都敢直接表达意见的。而历史上黄忠之后顺利和关羽齐位,并赐爵关内侯,说明关羽了解事实后并没有进行阻挠。

最后,对于赵云的问题,同样可以用诸葛亮的话来回答,因为赵云很早跟从刘备,他的功绩,关羽都是看在眼里的,自然就没有意见了。关羽的性格只是正直骄傲,不是目中无人的狂妄自大,更不是傻。


Rick潘维镛


就性格而言,关羽傲上,张飞傲下。关羽极瞧不上有名望的士大夫阶层,这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多有描述。十八诸侯讨董卓,被华雄杀的胆战心惊,众诸侯都在大营说漂亮话虚张生势,一县令手下骑兵队长竟奋勇出战,马到成功,凭的是勇力和傲视群雄的胆气。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固然是忠心义气的驱使,但也看到他傲视名利的秉性。马超将门之后,抗曹名声大振;黄忠夺汉中首功,二人都颇居名气。但一向傲慢名气的关羽,缺乏对二人的了解和亲身感受,因此,当得知封号与己同列时颇有微词。赵云则不然,一是长期处事,血战沙场,同甘共苦,知根知底。二是赵云勇武不在己之下,忠于刘备不输关、张。长期保护刘备于万马军中不曾有闪失,又两次危机之中救下刘禅,其战例辉煌,又精明过人,处事极当,怎不叫关二爷倾心相敬,遂言"即吾弟也"。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关羽傲慢孙权带来的杀身之祸,又波及刘备江山再衰三竭,后果严重。张飞疟下遭部杀害,使刘备又受到很大打击,势力折损一股。因此,性格的使用莫过度,过度伤人伤己。


天山月3


到唐宋时,关羽已从武将变成忠义化身的神灵,深受统治者喜爱推祟,清代统治者加封为关圣帝君,庙宇遍及村落庄寨,关羽死后的神灵英名,远远高于生前的武将威名。

而《三国志》上的关羽与演义上的关羽相去甚远,这就人与神的距离,历史真实的关羽骄傲自大,自负目空一切,与同僚关系淡漠,孙权曾求娶关羽女儿作儿媳,被关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怒拒。除了刘备,没有人能让关羽顺眼。马超黄忠新归刘备被将.封为右将军和后将军,其实是刘备笼络人心的手.段,而关羽看到马超黄忠不过新投诚人员,有什么功劳与自己平起平座,而跟随刘备多年的赵云却榜上无名,心里不爽,使写信要求比武以决高下,后孔明写信说,马超文武兼备,勇猛过人,可谓一代俊杰,是英布,彭越那样的人物与张飞是一个档次,与您美髯公不是一个层面的人。这顶无形的二尺五,给关羽戴的心花怒放,哈哈大笑,把信让马良等人传阅,虚荣心得到满足。其实刘备的作大,作为二号人物,需要点虚荣装饰一下门面,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正是关羽性格的缺点,给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手机用户52347605903


关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三国人物了,他英勇、忠义、武艺超群,但他也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个性刚猛、自负、狂妄、盛气凌人。题主说他看不起马超、黄忠,这很正常,还有很多人他都看不起,他看得起的人才是寥寥可数的,赵云确实是他还看得起的其中一个。

关羽看不起马超从《三国志·关羽传》可以看出来。关羽和马超并不熟,得知马超来降刘备,于是写信给诸葛亮,问道:“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说:马超和张飞可以并驾齐驱,哪里比得过美髯公惊世绝伦呢?关羽才把这事翻篇了。

关羽看不起黄忠从《三国志·黄忠传》可以看出来。刘备封汉中王之后,想提拔黄忠为后将军,地位和关羽处于同一层次,诸葛亮很担心的对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也就是说:诸葛亮担心关羽没有见到黄忠的功劳,一下子就把黄忠提升到和关羽一样的地位,关羽内心肯定不服气。

从马超和黄忠两个人的事例可以看出,关羽对新人是很不友好的,尤其是对功劳没自己大,地位却快要赶上自己的人特别看不起、不服气。但是为什么对赵云就没什么意见呢?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由此可知,赵云早在刘备跟随公孙瓒时就跟着刘备干了,算是刘备的老部下。从年份上来看,赵云也就比关羽、张飞晚了7年左右跟随刘备,可以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从创业初期一起打拼的元老级人物。刘备早年没有自己的地盘狼狈得很,很多次死里逃生,经历过那么多的生死战争,关羽和赵云的关系也要算得上生死之交了。而且赵云一生的官职并不高,也构不成和关羽争锋,所以关羽对赵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历史长流中的鱼儿


纠正一下 关羽看不起黄忠 但并没有看不起马超


想想马超归降刘备以前在凉州做得那些事 不比关羽未来的曝光度低 天下都知道马超是神勇的猛将 外加心狠手辣 很难对付 这种人归降了刘备 自然会成为当时的头条新闻


关羽并没有看不起马超 实际上 直到死 他都没见过马超 因为马超是在刘备打刘璋期间归降的 而关羽直到死也没进过西川 镇守荆州 北伐阵亡成了他的轨迹线


两人的交际源自于关羽自己的心高气傲 当他听说马超归降刘备的事后 写信给诸葛亮 问马超的武勇谁人可比


诸葛亮一看就知道 关大帅小孩脾气又来了 说白了 写信的目的就是要证明 自己才是蜀汉集团的第一勇将 而不是他锦马超 不然 进川跟马超打战一百回合的事他肯定做得出来 诸葛亮的处理也证明了关羽只是要维持自己蜀汉第一猛人的名誉 他回信 先把马孟起捧了一把 说他文武双全 是一时之豪杰 跟张飞并驾齐驱(这也是事实) 但比不上美髯公绝伦逸群(这不全是事实)


关羽一看来信 开心得不得了 还把信传递给手下人看


这件事在血腥杀戮的三国战场上算是很有趣的轶闻 关羽这时已经是50多的人了 还这么好勇斗狠 心态挺年轻 倒也可爱


但也说明了关羽并不是看不起马超 相反 他的不服气和试探 恰恰说明了马超在他心里还是一个有分量的劲敌 能威胁到自己的人


对于黄忠 关羽的不屑可是见诸于史册的


刘备自称汉中王后 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四人并封为前后左右四大名号将军 这四个头衔是实实在在的高级军阶 绝对是对旧时军人军功的认可


可惜 关羽听说了自己跟黄忠一起封官以后 大发雷霆 说大丈夫岂能与老兵为伍 言下之意 是嫌弃黄忠这等半截入土的人 尽管刘备赞其老当益壮 但跟这种不给力的人一起做大官 心里很不服气


这件事 算是把关羽对黄忠的不屑一顾展现得淋漓尽致 要不是费诗的劝谏 关羽很有可能拒绝接受官位 也难怪 二爷本来都是蜀汉集团脾气最大没人敢惹的人 这种做法不奇怪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 为什么对赵云没意见


首先 是不是真的没意见 不好说 史书里面没提及 我们也不好猜 现实中 假设你跟一个同事共事了大半辈子大几十年 你说之间没有一点摩擦 这也不现实 但肯定没有大的矛盾


其次 受演义影响 大家都觉得赵云就是刘备除了关羽张飞以外第三铁的哥们 关羽拿赵云当自己人 肯定没意见 但实际上 终赵云一生 他在蜀汉集团的军事地位和官职都跟关羽无法相提并论 关羽是坐镇一方的大员 赵云做主将(还不是主帅)出击的记录屈指可数 何况赵云一辈子都只是个杂号将军 没有显赫的职称 二者的能量不是一个数量级


究其原因 一是刘备自己也不拿赵云做将帅之才用 而更多是私人保镖 赵云长期担任刘备个人的卫戍工作 这和关张二人独当一面多次领军作战差得很远 二是赵云这个人 为人忠诚不假 但道德感极强 一个武馆偏偏爱做言官的事 多次在刘备兴头或气头上发表相左意见 刘备知道他没坏心思 但也因此心生芥蒂 没有给他太多机会


不过 赵云自己也不是一个执着于功名的人 纵观一生 他几乎没有什么出格的言行 勤勤恳恳 甘居幕后 不做蝇营狗苟 投机取巧的事 在道德和忠义上是肯定立得住的人


这么一看 关羽就没什么理由看不起赵云了 赵云的地位 功绩 和自己差得老远 而他自己为人有很低调 正气凛然 还是刘备的保镖 这种稳重的像个石头一样的人 二爷有什么好看不起的呢


大葱侃侃侃


不是看不起,历史上的关帝是骄傲,而不是狂,很多人和新三国对关帝的定义就错了,关帝是骄傲,但被很多人理解成了狂。

马超來降,关帝问超之才可比谁类,这很明显是因为马超当时的名头比他大,所以他不服,要比上一比,封黄忠时说大丈夫不以老兵同列,后面也说了,是因为当时通讯不发达,他不知道黄忠是继他之后有一个万军斩将的英雄。

所以关帝是傲,骄傲,不是狂,当然对那些以一己之私祸乱天下的士族官吏除外,至于对赵云,一个一生没和人打过,唯一一次领兵斜谷道战败的文职将军,关帝只然知道赵云的斤两。

对骄傲的人来说,看不起并决定超越的一定是比自己或有可能比自己优秀的人,你会吧一只蚂蚁当成将来或励志要超越的对象吗?


龍11914785


公元219年,刘备自认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左将军,马超为右将军,诸葛亮劝刘备说:“黄忠名望一向不能与关羽、马超等人相提并论,你让他与关羽平起平坐,怕关羽不高兴,能否取消对黄忠的任命”。刘备则说:“无妨,我会跟关羽解释的”。

《三国志黄忠传》记载:“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其实上面说的很清楚,是因为关羽远在荆州,没有参加攻蜀战役与汉中战役,对黄忠的功劳与神勇未加了解,特别是汉中一战,黄忠身先士卒,勇猛作战,刀劈汉中主将夏侯渊,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这些关羽都不知晓。所以才认为黄忠寸功未立,不佩其位。

关羽并未看不起马超,只是马超新降,素闯马超武艺超群,关羽不服,想去与其比试一番罢了。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赵云很早就与关张共保刘备,与他们情同兄弟,他们四人一起四处征战,长板坡救主更让关羽钦佩其忠心,赵云之武艺也不在关羽之下。

关羽对黄忠当选后将军后的不满表现,有很大一部分是为赵云鸣不平,关羽乃仁义之人,又长期与赵云共患难,兄弟情深,刘备封汉中王后,本应和自己同为大将之列,可是偏偏没有自己兄弟赵云的名字,而是让黄忠把名额给占了,心中很不高兴。


关羽心骄气傲,但非常看重兄弟情义,这也是被后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大将赵云的缺席,彻底触及到了关羽的底线,而老将黄忠的出现,更让关羽义愤填膺,如此无名之辈,寸功未立,也敢抢赵云的位置。


三千年读史看人生起落


为什么关羽看不起马超,黄忠,而对赵云没意见?

原因很简单,马超世代将门,出身高贵,曾经打败过曹操,名声在外。黄忠在定军山一役,智斩夏候渊,为蜀汉收复汉中立下大功。关羽怕他俩超越自已,就会产生看不起的迹象。

而赵云武功虽高,但他为人低调,从来不与他人争功,和他也会尊重身边所有的人,会尊重别人之人,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所以再高傲之人也会对这种人表示尊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