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二代力推轉型升級和創新 業務銳變出新價值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珠三角一些老一代港商退居幕後,由二代接班,但他們面臨的環境與以往天壤之別,低成本時代已一去不返,「三來一補」無以為繼。大公報記者在採訪從事製造業的港商二代中發現,許多從事家電、印刷包裝和金屬製品等的港企紛紛謀求轉型,通過創新和升級,將業務轉向高附加值和自主品牌,從而增加競爭優勢和捕捉新業務機遇。有的儘管經歷陣痛,但有的已看到邁向成功的曙光,有的則獲得更佳的發展先機。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儘管中國正進入高成本時代,但是14億的龐大人口、消費升級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給許多港商帶來大量的機遇。一些年輕二代港商通過不懈的技術創新、設計提升和轉型升級獲得了新的機遇。

港商二代力推轉型升級和創新 業務銳變出新價值

保崗金屬製品公司業務發展董事梁啟峰:推動公司成立設計部,發展自己的品牌,做一些與環保設計有關的產品,

港商二代力推轉型升級和創新 業務銳變出新價值

孫榮聰表示,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將工廠生產外包,自己主要負責設計和營銷等

港商二代力推轉型升級和創新 業務銳變出新價值

馬楚力稱,公司向文創轉型的目的是建立印刷包裝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一條龍服務

積極拓新興市場避危機

香港工業總會榮譽會長、建樂士工業(深圳)公司董事長孫啟烈長子、建樂士工業(深圳)公司董事總經理孫榮聰,給人一種成熟幹練的職業經理人印象,他接受香港大公報專訪時表示,他爸爸已於2010年前退居幕後,公司業務現由他和弟弟在打理,爸爸主要從事公益活動,他2006年進入從事酒店用品和小家電研發生產的家族企業從事基層工作,為了規避2008年金融危機衝擊,除了傳統的歐美客戶外,他大力開拓了很多新興市場如東南亞、中東、東歐和南美洲等。內銷則是從2006年開始逐漸開始,許多年來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他指出,這些年來,見到內地經濟的轉型十分迅速,他們又與時並進以電商形式大力拓展內銷市場,現在他們電商平臺已經發展10多個,在京東和天貓都有品牌店。孫榮聰說,去年「雙十一」公司銷售額表現亮麗。

生產線升級 減省人手

在面臨高成本的時代,孫榮聰大力進行創新和改革,「我們在深圳平湖工廠以前高峰時有1,000多人,現在都轉型升級了,許多生產都外派給其他工廠,並將生產主管都外派駐地工廠,解決生產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現在,深圳工廠僅100多人,主要負責電商、設計、QC等。以前的產品都是以實用為主,現在,他們加強產品設計創新,融入許多創意、科技和時尚元素,突出美觀和創意,從而可以很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從事印刷包裝的力嘉國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馬楚力,年僅30出頭,一個陽光男孩、操一口港腔普通話。與姐姐馬家慧和哥哥馬楚邦一起為家族事業打拚。他告訴記者,22歲進入力嘉集團,父親馬偉武先安排他進入生產部門,在接受了三年輪崗鍛鍊後,他最終才成為公司副總經理。隨著內地成本持續飆升,力嘉也持續推進轉型,而推進轉型主要負責人就是馬楚力,經過7年的鍛鍊,他成為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的總經理。他將橫崗2萬平方米的舊廠房動工改建,並先期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籌建了「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一期在數年前正式運作,這既是力嘉轉型升級的一次新嘗試,也被稱之為力嘉的二次創業。

印刷商轉型至文創公司

作為80後高管,馬楚力對服務印刷包裝的創意產業十分看好,他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已有六七十家公司入駐文化產業園,種類十分豐富,其中包括了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網絡、電商平臺、產品開發等。因大多企業是文創公司,跟公司形成上下游產業鏈關係,可為公司業務提供配套服務。這樣,我們可以給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促進公司轉型,從而把公司創意和設計業務蛋糕做大。」他表示,儘管目前公司營收整體運轉持平,有時會小幅虧損,但長期來看有望獲得盈利和穩健發展。

金屬產品加入環保設計

正可謂「蛇有蛇道 鱉有鱉蹤」,同樣是80後港商保崗金屬製品公司業務發展董事梁啟峰告訴記者,他們為了應對勞工成本的大增,便大力說服爸爸,推動了公司投資近億元人民幣,進行設備自動化改造,實現替代大量人工和解決了管理上頭疼問題。

他告訴記者,由於普通金屬製品產品容易讓人模仿,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優勢,他便推動公司成立設計部,發展自己的品牌,做一些與環保設計有關的產品,目前有近20人的團隊。他們的設計師有一些是通過網絡招募的,有在校大學生或者教授,也有拿了冠軍的設計師。「我們許多創新設計的產品技術含量比較高,不容易被模仿複製,後來成為公司暢銷的產品,令公司銷售收入也較以前提高兩成。香港有許多工程如香港機場、地鐵、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都採用了我們加工後鋼板,內地一些城市地鐵和小區也有我們生產的產品。」

接班不言悔 發揚父輩事業

保崗金屬製品公司業務發展董事梁啟峰:推動公司成立設計部,發展自己的品牌,做一些與環保設計有關的產品,目前有近20人的團隊。保崗金屬製品公司業務發展董事梁啟峰:推動公司成立設計部,發展自己的品牌,做一些與環保設計有關的產品,目前有近20人的團隊。

在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幹工廠的背景下,一些年輕的港商二代接班後不但堅持拚搏和創新,他們從未後悔過接班,更一心想通過技術、產品和理念等創新,發揚光大父輩的事業,實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梁啟峰告訴記者,「我之所以進爸爸工廠繼承事業,主要覺得爸爸一生的心血做的生意,作為兒子也要盡一份力讓公司健康發展。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想法,如果按功利角度看,我不會加入爸爸公司,我進來比普通大學生工資還要低,現在升至高管,工資較總經理、項目經理還低,但我覺得這個生意延續下去,要盡一下孝,並且也未感後悔。」

會議不要長但要有效率

他稱,之前他們每兩三個月開一次管理層會議,現在他要求每個月開一次,公司每週有工程、總經理層會議,不過,他要求會議不要長但要有效率。

馬楚力表示,為了更好推進公司轉型升級和業務多元化,他不斷推進公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而文化創意與印刷包裝是全國和全球的發展方向,公司未來將圍繞著印刷包裝為主題,提升公司附加值。他期望引進不同的資源,協助力嘉發展,打造公司獨特品牌,吸引更多的文創專家,促進生產多元化。

同時公司將添加自動化機器,成為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的企業。他希望和他們合作的公司獲得一種驕傲的感覺,他們的效率、服務、前期籌備、後期處理都在業內保持一流水平,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性價比一定是最高的,從而將爸爸公司事業發揚光大。

引入納米和環保技術

孫榮聰則表示,他們公司建樂士由爺爺70年前創立,已經傳承了三代。他如今把工廠生產線外包出去,可以投入在研發、設計和創新。他負責公司產品在全球銷售和品牌推廣,他弟弟則在深圳負責現場管理和產品研發創新。如他們研發新的電水壺和廚房用品等,引入香港科研機構的納米科技抗菌和環保技術,並可以和手機連接,達到便捷操控。他們在香港合作伙伴會幫助他們進行一些新產品研發,未來他們的產品路線將是以智能科技為主。

深圳成本高 工廠搬東莞

從事印刷包裝的力嘉國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馬楚力:籌建了「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一期在數年前正式運作,這既是力嘉轉型升級的一次新嘗試,也被稱之為力嘉的二次創業。從事印刷包裝的力嘉國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馬楚力:籌建了「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一期在數年前正式運作,這既是力嘉轉型升級的一次新嘗試,也被稱之為力嘉的二次創業。

由於深圳成本在珠三角9個城市是最高的,許多在深圳經商的港商面臨著高人工和高租金等成本問題,一些港商要麼將工廠搬遷其他城市,有的則關閉工廠,通過OEM完成訂單任務,從而規避成本壓力。

行業凝聚一起較易獲優惠

馬楚力告訴記者,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去年底將深圳印刷包裝工廠轉到東莞橋頭鎮,投資了7億元建設新廠,希望在東莞打造一個環保包裝產業園,形成上下游園區,深圳這邊基地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相比於深圳,東莞的發展還是落後一點,他們希望把最新的文化包裝的歷史,可以帶到東莞去,加上在橋頭鎮有幾家出名的包裝公司,希望將橋頭鎮(東莞)打造成一個環保包裝名鎮。

就一個行業來說,當這個行業都凝聚在一起,政府進行行業規劃的時候,就可能會給予一些優惠政策。

他稱,深圳印刷廠工人平均月薪在4,000至5,000元,東莞工人工資有所下降,但不會低太多,而東莞工人的社保其實比深圳還貴一些,個人工資較深圳便宜10%左右。

梁啟峰則稱,他爸爸1994來深圳發展,在龍崗設廠,業務高峰是在2005至2007年,當時員工有650人,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公司於2009年搬遷至珠海,目前珠海公司員工250人。之所以到珠海,除了成本低外,他們深圳工廠場地被政府規劃用作住宅用地,他們找了一兩年才找到珠海,在珠海購買的廠房佔地面積有6萬平米,是深圳廠房的近兩倍。

部分企業外判生意工序

孫榮聰表示,為了規避深圳的高成本,他們公司乾脆把工廠生產線也撤了,全部外包給其他企業生產,他只負責銷售和設計等,輕資產運營減少了大量的成本壓力。

逐少變革 說服上一代與時並進

在高成本、市場競爭激烈等環境下,許多港商二代繼承父輩工廠業務自然面臨許多挑戰,他們保持與時俱進,想盡各種辦法克服,即使遇到父輩或其他高管不理解,他們也慢慢說服,以達到改良和創新的效果。

在線線下是升級轉型關鍵

談及如何面對挑戰時,孫榮聰告訴記者,由於近十年來內地工人成本大幅上漲,為此,他將工廠生產外包給其他公司,自己專注技術指導、銷售、設計等。近幾年他們不用再聘請大批生產工人,也省去了許多勞務糾紛。為了更好地拓展內地和國際市場,孫榮聰聯合許多港企在香港成立了香港O2O電子商務總會。成員既有傳統制造業的港商,也有很多新型的經濟體系,包括電子支付、數碼營銷和大數據分析。他認為,在線線下業務是許多傳統企業升級轉型成本最低的方式。

梁啟峰表示,現在公司年收入數千萬港幣,利潤率維持8%至10%,但市場競爭激烈。他知道變革管理尤其是人的想法最有挑戰性。他成立設計團隊做自主設計提高附加值時,遇到公司高管和客戶的反對,認為這是與客戶搶生意。為此,他說服公司客戶和關心其訴求,給他們提供差異化的設計服務,以此來化解紛爭。

他認為,改變企業文化比做任何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更困難,自己工廠掌握最核心的技術,其他的外包給合作方,這是很大的改變,剛開始他爸爸不同意,但堅持慢慢改變他的理念。於是,他便從小的部門進行這一變革,獲得成效後再擴大變革範圍,逐步改變了爸爸的理念。

留住員工要體會他們感受

談到克服挑戰時,馬楚力表示,現在不但員工成本較以往大幅增加,如現在一個熟練的印刷技工,月薪至少逾萬元人民幣,並且不容易留得住。現在員工的需求與以往的完全不同,他們更注重個人享受與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時代在不斷的進步,我們必須順應社會的進步,不斷地改善,每天都需要做出改變,放棄原有固化的觀念思維,照顧員工的想法和感受。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我們必須帶領公司不斷與外界接觸,通過看新聞學習管理方法等方式,讓公司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