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市值最低的20隻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市值效應各國股票市場裡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各界如何解讀這種小盤股收益比大盤股高的現象,以小為美在某種程度上都成為大家約定俗成的股票事實。

在A股中,我們也能觀察到非常明顯的小市值效應。比如在下面這幅圖裡,我們把所有A股按照市值大小均分為五組,從2010年至今的情況可以看到,A股市場中,市值越小的股票在未來的收益率越高,如果我們採用做多市值最小的20%的股票,做空市值最大的20%的股票的方法,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取得超過22.4%的年化收益,從累計收益的走勢情況來看,市值較小的20%的股票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全部A股市值因子回測情況

數據來源:倍發科技投資研究系統(Betalpha BAR)

在學術界的經典定義裡,我們是用中位數作為區分大小盤股的標準的,但這樣的方法顯然會讓很多實際上不具備小盤股特徵的股票被劃入。出於格(te)物(bie)致(wu)知(liao)的精神,我們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一直持有A股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我們於是拿出倍發科技投資研究系統(Betalpha BAR),並進行了如下的策略設計:

·我們分別選取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以及全部A股四個股池中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

·回測範圍為2010年至今,當然由於中證1000指數自2014年才推出,所以中證1000的測試範圍為2015年至今;

·在回測中,剔除ST、PT等類型的股票;

·換倉頻率為月度,於每月第一個交易日,重新對股池中的市值情況進行計算和排序;

·如果存在停牌等情況,那麼組合中的股票可能會不足20只;

·組合中所有股票採取等權重配置。

進行如上設置後,我們對上述策略在四類股池中進行了回測。結果如下,其中基準收益率為各股池的指數收益率,所有A股的基準收益對應滬深300的收益率。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滬深300成分股策略回測情況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證500成分股策略回測情況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證1000成分股策略回測情況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全部A股策略回測情況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數據來源:倍發科技投資研究系統(Betalpha BAR)

從結果來看,在滬深300指數成分股裡使用這一策略的收益並不算特別出色,在回測期內,滬深3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4.51%,而滬深300成分股中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的年化收益為5.52%,儘管略有高出,但比起另外三類成分股中類似組合的表現,要遜色得多,以A股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組合為例,居然取得了46.79%的年化收益率,實在是令人驚訝。

接下來我們來考察一下,如果增加組合中小盤股的數量,也就是增加組合的市值,會有什麼樣的發現。

在測算中,我們另外計算了各個股池中市值最低的30只、50只和100只股票組合的表現,回測的條件設置與之前一致。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不同成分股不同股票數量組合回測表現

數據來源:倍發科技投資研究系統(Betalpha BAR)

從結果來看,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第一,隨著股池成分股本身市值水平的提高,持有低市值股票的收益是在不斷降低的;第二,隨著組合納入的股票增加(新納入的股票市值更大),組合的收益也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如果我們把年化的收益率拆開,觀察每一年這些組合的表現,還可以得到另外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持有市值最低的20只股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數據來源:倍發科技投資研究系統(Betalpha BAR)

結果顯示,這些小市值股票的春天基本在2016年及以前,2017年是著名的大盤股之年,而今年以來這些小市值股票的表現也遠遜於指數。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7月11日收盤,刨除ST和PT類股票,A股中市值最低的股票市值只有10.68億,平均而言還不夠茅臺一個月的淨利潤(茅臺2017年淨利潤為271億)。而這些股票的成交活躍度卻很高,按照成交額/流通市值來進行排名,一些在A股中市值排名最末的股票,成交活躍度卻可以排進市場的前1000,在殼價值的光環漸漸褪去,極小市值股票在近年來表現很差的情況下,這類投資的賭博和炒作意味顯得愈發濃重。

風險管理工具 / 量化投資知識 / 金融大講堂——"有金有險"

(歡迎金融機構從業的朋友申請BAR系統的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