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精準准扶貧用什麼形式確定扶貧對象?

精準扶貧是一項惠民工程、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扶貧路上不丟一個人,我們都為了這個目標不斷的努力中!但是要真正的不丟一個人,最基礎、最根本的條件就是要精準識別貧困戶。各地在識別精準扶貧戶的過程中都有著不同的做法,但是目的都是一樣,公平、公正的把哪些真正的貧困戶評出來、選出來,為精準扶貧提供堅實的基礎。

農村精準準扶貧用什麼形式確定扶貧對象?

如何進行正確的識別呢?

說一說我們這裡的識別程序。精準扶貧戶的識別程序為: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識別貧困人口。一核,如何合適農戶收支情況;二看,詳細查看家庭生產和生活條件;三比,綜合比較農戶收入、住房、財產狀況;四評議,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形成建檔立卡初選名單,依次開展村小組、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五公示,即對評議後的建檔立卡名單在本行政村進行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報鄉鎮審核後分別在該行政村和鄉鎮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公示,無異議後報縣區複審後在縣區和鄉鎮進行兩次公告,最後由農戶、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鄉鎮、縣區五級確認。

農村精準準扶貧用什麼形式確定扶貧對象?

哪些情況是不能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關於不能納入,情況各有不同,但大相徑庭。具體情況有:

1、家庭成員(父母子女關係,養父母養子女關係)或法定贍養人、撫養人中有財政供養人員的,或者在國企、大型民營企業工作穩定的;

2、家中有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副支書、副主任、文書的;

3、家中擁有5萬元以上消費性小轎車,大型農用車、農機具或者工程機械的;

4、在城鎮購買商品房、商鋪的(易地扶貧搬遷、災後重建等購入安置性住房的除外);

5、家庭擁有企業或股份,實際出資並分紅的(農村三變改革、小商店、小賣鋪等維持生計的除外);

6、家庭為當地種養大戶或者家庭成員長期從事各類工程承包、發包等盈利性活動,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7、為享受精準扶貧政策,不如實提供家庭收入和資產情況,經核實屬故意隱瞞或者放棄、轉移財產的。

農村精準準扶貧用什麼形式確定扶貧對象?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扶貧。在這條任重而道遠的路上,縣、鎮、村、農戶要共同發力,不存私心、不抱偏見,一起打好、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