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30岁前我一无是处,一个字却让我迷途知返

说起曾国藩大家都知道吧,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完人,他的为人有很多过人之处,就连毛主次都称赞有加。但尽管曾国藩身居高位数十年,但是他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在初入官场的时候,还常常因为自己的性格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曾国藩:30岁前我一无是处,一个字却让我迷途知返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乡村,骨子里就有一种自卑感,在加上他患有癣疾,经常浑身发痒,天热的时候身上还有一股子怪味,在加上他性格木讷,不善言辞,经常受到排挤。终于在他28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进入了翰林院,无比的风光。于是曾国藩带着自己的父亲到北京小住,没想到父亲刚来没多久就走了,并且还给他留了几行字,他说道:要结欲、结劳、节饮食。看了父亲的忠告,他惭愧得无地自容。

曾国藩:30岁前我一无是处,一个字却让我迷途知返

确实,自从他做官后,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社交,天天蹭饭、喝酒、聊天、听戏,还曾经伙同朋友去调戏别人的小妾,于是他开始在自己的日子中忏悔,记录每天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再控制,写日记这事他坚持了好久,但是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改变,于是他在日子中这样写: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这就是他的前30年,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曾国藩:30岁前我一无是处,一个字却让我迷途知返

后来他的老师唐鉴送给了他一个字才彻底的改变了他,那就是一个“静”字。确实静不下来一切都是空的,果然没有多久,他面貌一新。如今这个字对于我们也是一样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