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赢家的3个特质 「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创业前,创业梦想家可以先行培养出三种创业家特质:「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由于职务上的关系,我们接触过许多企业家、高阶经理人或企业家第二代,我们发现公司经营的课题除了日常的业务管理和人事协调要劳心劳力之外,如何让公司持续成长并永续经营,是另一项重要课题。

创业赢家的3个特质 「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公司成长的动力中,最令人称羡的就是所谓的「搭顺风车」,也就是公司业绩的大幅成长是拜产业成长之赐,只要照顾好本业,业绩自然会向上攀升。但产业本身有其生命周期,它的成长脚步会钝化,甚至衰退,这时候公司成长议题的重担,往往是压垮经理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职场的另一头,年轻上班族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成长,不过并非公司的业绩成长,而是起薪与加薪幅度长年的停滞不成长。原地踏步的氛围,让许多社会新鲜人视上班为畏途,这样的心理层面因素迅速蔓延,形塑出学生目前最流行的话题─「创业」,也因此创业话题席卷了整个台湾社会。

如今,「创业」已然成为显学,坊间关于此话题的著作自然琳琅满目,这些书内容大部分偏重在公司治理、计划书或营销计划的撰写,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对真正的创业而言,这些内容已是公司成立后的营运,而非创业阶段的核心重点。 因此,我们想把重点放在追踪整理成功创业家们是怎么跨出第一步,接着站稳脚步的初始心境,也就是回到他们成功的原点! 创业家特质 在进入创业实际操作步骤前,我们想先针对创业家特质做些解析。或许一般人从星座来看会说狮子座很好,有领导者气质;也可能从紫微斗数的命盘来看,会说有帝王之相最好。

再不然就是流行好一阵子的术语「霸气」,似乎领导者全身上下充满傲人之气,不用出手就能以霸气让人折服,但事实上是如何呢? 我们访谈的创业家、领导者们创业时年龄不尽相同,个性也大相径庭。当然,我们没有进一步追问他们的生辰八字,因为我们认为这不是决定的因素;在与他们面谈时,也丝毫感受不到他们的霸气存在。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是有坚强毅力且具执行力的人。

那么,创业家是否有共同的特质呢?我们无法以形而上的手法描绘出创业家的外观,或是以计量的方法换算出创业家成功个性的比例,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以下三点应该是他们的共同特质,而这些特质并不是先天的。 我们认为创业前,创业梦想家可以先行培养出三种创业家特质:「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特质一、相信直觉

创业赢家的3个特质 「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相信直觉并非是赌博式的孤注一掷。在我们接触的创业家中,工作经验不论长或短,大部分成功者的创业内容是过去工作所衍生出来的概念,这创业机会不是由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而是过去为工作付出的回馈。案例中,建筑业和出版通路业的负责人就是属于这一类,他们的创业直觉可说是多年专业的必然成果。

有趣的是,在案例中,半导体设备和木制玩具业的负责人却是另一种典型。这两家切入的产业与创业者过去的专业经验并不相关,他们是凭着对环境时势和产业走向的评估,毅然决定跳入目前的行业。当然如果只凭借直觉,任谁都无法完成创业大业,因此创业家还需要有其他的精神,准备后续的努力。

特质二、全心投入

创业赢家的3个特质 「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其实不论是上班族或是创业家,要顺利完成工作当然就是要全心投入。我们在其他案例中可以看到,如果负责人本身是以片段的时间去进行不同性质的工作,这种part-time的方式不仅很难累积必须的专业技能,也无法感动身边的人,而这些人或许是协助自己创业的天使,但part-time的工作态度只会让天使投资者们望之却步,无论再伟大的计划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 或许也有人会说,如果创业内容是自身工作的延伸,为了确保固定稳定的收入,工作之余再去接案子不是一举两得?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创业要成功,人的因素相当重要。假设接案子只是为了增加收入,那倒无可厚非,但是接案子的目标是为了创业的话,这样打工式的做法若在业界流传后,将会无法建立专业形象。 更何况,如果创业家相信自己的眼光,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岁月并投入相当的资金,在这样的决心下,part-time本来就不该是一个选项。

特质三、充分协调

创业赢家的3个特质 「相信直觉」、「全心投入」、「充分协调」

任何事业的起步都是从两三个人开始,而为了逐步将自己的创业计划实际化,则必须整合外部的资源。创业家所处的产业环境不同,也各自拥有独自的社会关系,所以运用资源时就必须协调拥有资源的外部关系人,因为外部关系人的圆心是创业家,他们彼此可能并不相识,因此如何整理人际关系,疏通不同的观念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些不成功的创业家,其失败原因往往在于协调不充分。协调一词不仅是用在人际关系上,在利益分配上也是极重要的概念。毕竟参与创业的利害关系人追求的利益目标并不相同,甚至是互斥。如果主事者只将自身的利益放在最核心,那创业相关的利害关系人很快就会离他而去,所以协调中就包含着「共利」的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