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检察院案管科科长沈彦娟和她的案管机器人

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一直以来,我都在和法律打交道,法学专业毕业后就进入检察院,先后在公诉、侦监、案管等办案部门工作,从来没想过这辈子会和IT界有什么关联。但2017年,奇妙的缘分就这么发生了,我不仅接触了IT,而且接触的还是IT界最尖端的技术——AI,也就是人工智能。而且,成为了智慧检务开启科技强检新模式的亲身参与者。

这段奇妙的缘分就发生在我和案管机器人之间。2017年初,作为智慧检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吴中区检察院引进了一台机器人,取名吴小甪(Lù)。甪,甪端神兽,象征公平正义。其实,吴小甪从外形到表情和声音,都是萌萌哒,赢得所有人的喜爱。不久,吴小甪声名远扬,省检察院也注意到她,并很快决定开发新一代机器人,把人工智能通过机器人结合到实际办案中去。省检察院成立了研发小组,由案管处毛建忠副处长担任组长,我有幸被抽调成为小组成员,和一群有志青年一起战斗。

<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具有人机对话、互动功能的案管机器人吴小甪

从一开始确定机器人的研发方向,到研究具体需求并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向制造商阐释需求,再到软件流程、系统对接、硬件配置、外形设计,最后进行调试、测试,我们整个团队全程参与,步步紧跟,辗转于苏州、南京、成都、北京等多个城市之间。

机器人在团队的努力下,一点一点的孕育成长。由最初的书面需求,慢慢的变成思维导图、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搭建了数据库,连接了律师信息库,对接了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又建成了后台维护管理平台、完成部署服务器等等,外形也比之前的吴小甪高了、壮了、漂亮了!就像十月怀胎到孩子长大,机器人的每一点成长,都带给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们大大的欣喜!特别是在全国智慧检务会议上,我们把机器人推向前台闪亮登场、在北京“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我们把机器人送进展馆,来参观的人赞不绝口,作为讲解员的我们也是感到无比自豪。

<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2017年9月至10月,“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江苏检察机关案管机器人“小苏”亮相北京成就展

<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参加十九大党代会的代表们参观成就展,江苏案管机器人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自己也收获良多。

我更多的了解了IT行业,虽然只懂些皮毛,但已经大大拓展了知识结构,比如信息比对的原理、代码的逻辑关系、系统与系统之间是如何通过接口传递数据的等等。尽管谈不上已经拥抱了大数据、站在了信息时代的前端,但也算是跟上了节奏。

更重要的是,我对“工匠精神”这个当红而又传统的词,有了更深的感悟。在这大半年中,我看到我们团队上下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加班到深夜、连续出差多日之类的完全不在话下,目的就是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举个例子,机器人有个内置高拍仪,可以自动拍摄律师或者其他当事人提交的材料,那么就要设计一个放置这些材料的平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几易其稿,才最终确定了一个最合理的方案。更别说其他复杂的问题了,那更是反复讨论、各种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直到大家都一致认为“嗯,没毛病”才罢休。

2017年临近尾声,机器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苏检案管通”(小名“小苏”),也实现了我们之前设定的所有功能,比如为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阅卷刻录电子卷宗、受理申请的各种事项、案件信息查询等等。各兄弟省市单位考察学习的人们纷至沓来。

<361>征文选载|江苏检察文艺刊载我院干警文章:《我和案管机器人携手走进新时代》

△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的案管机器人吴小甪

相信在2018年乃至更远的未来,我们会与机器人携手成长,更新迭代,为智慧检务再攀高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