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分享如何年销售额6亿!抓住消费者需求!

张霖,国内第一大专业音响品牌漫步者电商总监,主要负责5家天猫、2家京东,年销售额6亿+。

擅长将线下品牌与电商相结合,并通过分析用户、读懂用户心理,发现行业里的机会。

为什么用户心理这么重要

我们做互联网生意,一定要确保自己从产品到服务,都是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和线下生意不同,互联网的客户评价是非常吓人的。好的评价,能够让业绩翻倍,而差的评价,能够把产品做死。

前不久,我在淘宝的一家火锅底料店里,买了两块底料。周一下的单,原本打算周六在家里吃火锅,结果物流发的非常慢,周日货还没收到。我就去问客服情况,能不能帮忙查一下,结果从早上8点多到晚上10点,都没回复我。

后来我去申请,未收到货的退款,卖家又很快把申请拒绝。到了周一,虽然收到了货,但是想到卖家的态度,我给出了大概近三年来的第一个差评。

作为用户,要求并不高,能有个积极、主动地回复就可以。比如说,我让仓库查一下,两小时内给你答复;或者是我这边盯一下,差不多几天可以发出等等,可能客服说这么一句话,我就被安抚好了。

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多去想一想,用户在购物过程中,心理上会有那些需求,是怎么看待我们的产品或者品牌的。这和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的换位思考、同理心是一个道理。

用户心理被很多卖家忽视

整个淘宝网里面,有两个类目,在把握用户心理这一块,做的非常糟糕,一个是茶叶,一个是手机。

茶叶,尤其是福建、泉州那边卖铁观音茶叶。从9块9的SKU到999甚至1999的SKU,商品详情页、主图、视频上,看不出有任何的区别。详情页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喝三泡内不满意,可以退货。

但是从用户心理上看,我买你的茶叶,除了价格,最关心的是什么?好喝。因为是网销的关系,我没有办法去实体店体验,卖家就要尝试用技术手段传达出,我这个茶叶是好喝的,然后是优惠的。可是在这些店铺里通通没有。

手机,我身边的朋友如果网购手机,在天猫、淘宝和京东里选,价格一样的前提下,大多数会选择京东,因为天猫、淘宝,整个站内手机市场的用户体验非常差。

比如淘宝搜华为mate7,排序在前面的肯定是华为旗舰店,或者是苏宁易购,这些不在对比范围,因为不具有广泛性和复制性,排名靠后的一些店,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打出来的卖点就是买1送10,买1送20,送各种东西。然后加购的时候还有套餐1到套餐21,选起来很费劲。

为什么这些卖家要做这么一个违反人性的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总想着和竞争对手去比,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忽视了用户的心理。

如何摸准用户心理

我在这几年尝试了不少办法,效率最高的就是,在市场已有的产品上,找到不符合用户心理的地方,然后进行修改、推出市场。

我们就曾经用这个办法,把一款千元级2.0的对箱,一年的时间做到了和老牌竞争对手惠威平分秋色的水平。

惠威在千元级2.0木质对箱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型号,m200,已经卖了十五六年,几乎没有人能撼动它的地位。

我是如何把惠威拉下神坛的呢?核心就是用户心理。虽然用户对于2.0的需求一直存在,但十几年前的技术、应用场景、使用便捷度,已经远远落后,很难满足用户心理上对于产品功能、设计的诉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于是,我给上线的漫步者S1000概括的一段话,核心就是六个字,划时代新经典。

这句话传达出来的信息很简单,要给用户一个新时代的选择。经典也是有新旧之分,我是新经典。

这个产品从定义、到研发、销售,前后差不多一年时间,把惠威m200的销量拉了下来,把人家做了那么久的爆款弄掉了。

想要PK掉同纬度的竞争对手,就要多去分析用户进来的时候抱着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对于产品有哪些诉求,而这些分析,完全决定了后面的打法。

我是怎么做的

再讲一个我自己操盘的产品——回音壁音响。不少传统家电品牌像LG、三星、新科、小米都有做这个产品,但是整体销量一般,原因就是他们对于用户的心理没有把握准。

很多品牌在宣传的时候,都会写影院效果、杜比认证等字眼,但其实杜比效果即使有也是虚拟的,因为片源不支持。而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是,买个回音壁音响挂在卧室墙壁上,看电视剧的效果能比原来好,达到这个效果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在研发、策划的时候,不会去吹那些华而不实,用户感知不到的功能,而是确保我们的这些用途,都是用户需要的,用得上的。

第一,要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用户今天不看电视,玩手机,能不能用蓝牙接个歌听一听,从源头上去挖掘需求。

第二,针对整个电视机的应用环境,设立多种声音模式,有电影模式、新闻模式、音乐模式等,基本家庭常用的应用模式都要有。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定价不能贵,让用户看到我们的产品就会去买。因为他们能够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东西,我都帮他们想到了。并且是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这个东西有没有用,而不是说我去跟我的竞争对手去思考,竞争对手有杜比的认证,我也要去做个认证,他带低音炮6寸,我一定要带个8寸的,这些都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是站在卖家自己的角度去思考。

所以做电商要进阶的话一定要回到用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点很重要。

总结

很多人认为想要做好电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卖货,花了很多精力在研究卖货技巧上。但其实,分析用户、了解用户心理上对产品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一项技巧,卖货也不再是一件难事。一些品牌、店铺虽然因为进入电商时间比较早,抓住了一些机会。但如果不在用户心理、产品创新上下功夫的话,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