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際網路,拼的是協同效應

5月31日,曾鳴教授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提出了“協同效應”的全新概念,這是未來二十年,智能商業時代競爭最重要的標杆。協同效應打破了傳統管理的規模不經濟,在更大的範圍去進行更深刻、更及時,更有效的合作。這是互聯網下半場的全新遊戲規則。

未來互聯網,拼的是協同效應

以下為演講全文:

5年前,馬雲在菜鳥成立的時候第一次提出智能物流骨幹網,當時我們對這個概念完全沒有任何的理解,也想象不出來,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但是,在過去5年裡面,經過菜鳥所有的合作伙伴的努力,特別是持續的探索和創新,我想對於智能物流骨幹網的本質開始有一些初步的理解。我自己覺得,這個智能物流骨幹網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社會化協同的網絡。未來的競爭,本質是用社會化協同的網絡取代傳統的供應鏈管理,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所以,新物流就是智能物流,智能物流的核心就是物流協同網絡

今天,有很多的嘉賓會跟大家分享新物流到底新在哪兒?新的賽道是什麼?新的投資機會是什麼?我不是物流行業的專業人士,所以我還是從一個更加通用的框架,來和大家介紹為什麼我認為協同效應是未來十幾、二十年,智能商業時代競爭的一個最重要的價值源泉。

首先,大家都明白,在過去的這二十年,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所有企業的價值源泉其實就是網絡效應。這個詞大家應該現在非常的熟悉。網絡效應最簡單的概念,就是一個網絡的價值和使用的人數的平方成某種正比關係。也就是說使用的人越多,這個網絡的價值越大,物流網絡是這樣的,通訊網絡是這樣,貿易網絡也是這樣。所以今天所有互聯網領先的企業,從淘寶、微信、谷歌到滴滴,其實都是基於網絡效應產生的巨大的價值。但是毫無疑問,我們今天已經能夠感受到簡單的網絡效應已經無法再帶動社會繼續巨大的價值創新。

流量為王之後,靠什麼?我們需要新的遊戲規則。那麼這個遊戲規則,我把他定義為一個新的詞叫“協同效應”,是為了強調這是一個比網絡效應更深刻的,未來任何企業競爭的一個價值源泉。

網絡效應、網絡協同、協同效應

當然要理解這個詞其實有三個相關的詞,網絡效應、網絡協同和協同網絡。

我先定義一下協同效應是什麼?協同效應的本質是相對於工業時代比較傳統的,封閉的線性的供應鏈管理體制,整個社會用一種多角色、大規模、實時的社會化協同的方式,基於網絡來創造新的價值。這種價值創造,就是協同效應。過去兩年,我一直在提智能商業,商業的未來就是智能商業。而智能商業有兩個核心的組成部分,我把他叫做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那麼網絡協同就是用社會化分工和合作的方法,他是一種新的創新機制,他創造的核心價值就是協同效應。而他所形成的協同網絡就是大家現在經常講到的生態。我們一直在講生態是未來最有價值的一種生存方式,平臺是生態中最有價值的一個組織。但是,什麼是生態,其實以前一直沒有人定義過。通過這兩年的研究,我覺得所謂的生態,就是針對某一個特定商業目的的全新的社會化協同網絡。

所以網絡協同是一種合作的機制,他產生的就是協同網絡,而協同網絡創造的價值,我把他定義為協同效應。而大家所熟悉的網絡效應,只是協同網絡價值的第一階段的簡單要求。未來網絡要創造更大的價值,就要去創造更復雜的協同。所以,簡單總結一下,如果工業時代推崇的是規模經濟,推崇的是大規模、標準化、流水線的生產產生的低成本,那麼互聯網時代在過去的二十年,追求的是網絡效應,但是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在智能商業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將聚焦在什麼樣的企業,能夠創造最大的協同效應,所以協同效應是大家需要去深刻理解的一個全新的競爭機制。

協同效應的價值

為什麼說協同效應會創造如此大的價值?協同效應對於傳統的規模效應是一個真正的降維打擊。因為有三個根本性的特徵決定了協同效應的價值。第一,信息的分享從串聯走向並聯,傳統的供應鏈信息是串聯式的,單向的,1對N的線性的傳播途徑。但是互聯網的技術,最核心的就是可以併發的處理海量的信息,在海量人群的實時互動。這是這場技術革命在信息結構和溝通上帶來的真正的價值的源泉。

第二,是從一個相對封閉的供應鏈體系,因為傳統的體系沒有處理太複雜的事情,所以他一定要把他簡化,把他標準化,那麼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走向今天一個開放的體系。所以開放的理念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無所不在。同時非常重要的是從原來的傳統的控制和管理,走向分工,合作和協同。這個最大的價值,是一種網絡化的協同,可以做到實時動態的全局優化,可以實現個性化、低成本、快速度等這一些維度的某種全新的價值組合。如果物流要再往前走,要做到10億包裹,做到24小時抵達,必須改變一種運營方式,第三,必須從傳統的自己的管控模式走向一個更加快速的社會化協同模式。而所謂的骨幹物流網,就是沉澱下來的那個共享的基礎設施。共享的基礎設施,讓更多的人可以用社會化的方式協同,創造更大的一個價值。

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了工廠這樣一個組織形式,打破了傳統的手工作坊的運營。第二次工業革命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技術的發展,形成了越來越複雜的科層制公司管理模式,但是過去幾年,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的基礎之上,生態會成為未來智能商業最核心的組織形態。所有的傳統產業,都會逐步的轉化、改造升級成智能生態。所以這是整個社會最大的一次經濟變革,也是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走向智能商業文明的一個大飛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協同效應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打破了傳統管理的規模不經濟。大家都知道,當管理的人數從1000到1萬甚至走向10萬的時候,管理的效率是急劇下降的。但是當我們未來會有1000萬的快遞物流人員的時候,我們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讓他們發揮更大的價值,甚至當無人駕駛會取代更多人工的時候,人類創造力利用什麼方式發揮出來。這些都是需要用新的方式去運營一個社會化的協同網絡,而不再用傳統的方法去管理。

什麼是協同?

講了這麼多協同,大家可能會問到底什麼是協同?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說,協同就是互動,就是連接,就是溝通。所有的合作基礎都是基於溝通和協作,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也是第一個技術可以作為雙向和多方的互動的,這個技術打開了社會化協作的一個全新的閘門。其實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過去的200年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在過去的1萬年可以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再走向今天的智能文明,最核心的是人能夠創造社會基礎設施。在這幾億年的演化過程中,人腦雖然進步很大,但是整體並沒有太大的變革。但是人所創造的社會化的合作機制,從最早的語言、再到文化、再到法律、再到今天的互聯網,我們實際上可以

用更高的效率,在更大的範圍去進行更深刻的更有效的合作。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一下,不同企業他的價值源泉,你可以看到,像打車這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應用,它雖然起來得非常快,有很好的一個網絡效應。但是他的網絡效應並不是一個全國的網絡效應,它只侷限於一個特定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只是打車,角色也非常簡單,只有乘客和司機。互動也非常簡單,就是下單,目的地、價格。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簡單的互動,網絡就很難去成長去擴張,因為他沒有創造多少網絡的協同的效應,他只有一個簡單的網絡效應。

未來互聯網,拼的是協同效應

案例一:淘寶

但是反過來我們看,淘寶在過去的十五年裡面,淘寶的角色是非常多的,他有賣家、有買家、但是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社會化的服務商,提供信用、提供物流、提供支付,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撐。所以這樣多元角色的複雜互動,形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協同網,也帶動了生態的急劇膨脹。

在2008年淘寶GMV才1000億,但是很快變成了2012年的1萬億,然後在2017年突破了3萬億。所以整個生態其實從他的效果來說,大家看到的是淘寶給買家提供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服務,但是從一個典型的淘寶賣家來說,他往往要通過API這樣一種軟件的互動的接口,要接入100家甚至200家社會化的服務提供商,從導購到廣告,到拍攝和修圖,到網站的建設,網站的裝修等等。所以,這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協同網絡。

從一個角度來說,淘寶是一個零售平臺,但是他更是一個巨複雜的協同網絡,這才是淘寶價值的源泉所在。正是這樣複雜的協同網絡創造了巨大的協同效應,才有了今天淘寶的社會化價值。同時淘寶這樣一個複雜網絡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類似支付寶和菜鳥這樣的全球化協同網絡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剛才馬總講到,未來是一個更加大範圍的社會化協同,是因為我們把製造業、新的服務業、更廣泛的一些玩家,都捲入到這樣一個協同網絡中間來。同時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協同網絡開始湧現出來。

未來互聯網,拼的是協同效應

案例二:雲集

雲集,這是過去才創業三年的社會化電商,大家可以看到他一方面利用了微信的朋友圈和群組,他有400萬的店主,通過他們的社交網絡,可以觸達到幾千萬的用戶。但是同時他又利用淘寶這些年所創造的社會化的服務網絡,把內容、客服、IT系統、培訓和倉配這些社會化服務整合成雲服務,變成一個標準化的平臺,去支持品牌商和店主之間的有效連接和互動。所以雲集其實就是一個新型的社會化的協同網絡,完成了社交電商這樣一種新型模式的創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協同網絡湧現。

未來互聯網,拼的是協同效應

生態就是針對一個特定商業目的的一個協同網絡,他是平臺和多元物種的集合。那麼平臺的價值,就在於他在一個生態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匹配服務,這就是市場的價值。他也提供了基礎設施服務,比如說雲計算。同時也提供了公共服務,例如信用。所以,通過這樣一些共享服務的提供,平臺極大地提升了整個網絡的協同效應,推動了生態的整體發展。

所以總結一下我今天上午的討論,隨著一輪又一輪的技術變革,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IOT(物聯網),再到AI、AR這些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最本質的就是把傳統工業時代的供應鏈管理,重構成基於互聯網的網絡協同,變成一種新型的社會化分工合作的關係。這是對傳統工業時代管理模式的一個突破。毫無疑問,這是一條艱難漫長的道路。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年對產業互聯網的跟蹤,無論是大家感興趣的新物流、新零售、大健康、新制造,每一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成社會化的協同網絡,都是一個艱難的重構的過程。

怎麼重構角色和關係?通過社會化協同創造新的價值?這是下一輪創新的難點也是關鍵。比如說最後一公里的網絡會怎樣形成?他會被誰所共享?誰最有機會建成?這樣一個最後一公里的網絡倒過來會對整個的物流網絡有什麼樣的影響?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又會對物流行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些技術變革,不僅僅是對其中一個環節、一個步驟的改變,他最終的趨勢是推動整個產業從一個封閉的供應鏈體系走向一個開放的社會化協同的體系。

重點其實是在於怎樣通過提升互動的廣度、深度和密度,逐步的創造更大的協同效應,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也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

新物流時代就是一個社會化的物流協同網不斷的演化的過程,而智能骨幹物流網是其中沉澱下來的一個社會化共享的基礎設施,這是一個讓人無比興奮的新時代。希望整個的物流行業在未來的五年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變得更加智能、更加協同。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