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依然不温不火 囤粮待涨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

随着伏天的到来,主产区小麦市场却仍然没有出现“火热”的局面,据基层贸易商反映,近日不仅出货少了,连询价的也少了。小麦市场的购销行为,似乎随着天气的更趋炎热,变得“蛰伏”了起来。即使有询价要货的,对小麦的品质也要求比较严,芽麦、萌动以及呕吐毒素等指标卡的较严,不仅面粉加工企业如此,粮食收储企业也是如此。

小麦价格依然不温不火 囤粮待涨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

据河南日报的消息,河南省夏粮收购在传统的水分、容重、不完善粒、杂质等检测项目之外,又增加了一项每车入库的小麦都要检测呕吐毒素,要求每公斤小麦种的呕吐毒素低于1000微克,粮库才能收购入库(呕吐毒素的整个检验过程需要20到30分钟,直接检验成本约为60元,大约折合每吨小麦两块钱,但这个钱是小麦收购企业承担的,粮农不用出)。

在今年小麦产量虽然下降,但品质下降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由于粮食储备轮入收购及最低收购价收购力度的明显下降,市场化收购为主的小麦收购市场显得更加谨慎。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1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717万吨,同比减少1590万吨,其中:河北收购235.1万吨,同比减少9.7万吨;江苏收742.2万吨,同比减少277.4万吨;安徽收购293.4万吨,同比减少394.7万吨;山东收购461.6万吨,同比减少64.9万吨;河南收购577.1万吨,同比减少782.7万吨;湖北收购102.8万吨,同比减少90.2万吨。

小麦价格依然不温不火 囤粮待涨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

纵向对比来看,截至7月10日的主产区整体收购进度数据同比下降了将近37%,其中河南、江苏、安徽这三个传统的收购量大省(今年也只有这三个省份启动了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小麦收购量的大幅下降,是整体收购进度偏慢的主要原因。在政策性收购力度下降的同时,面粉加工企业的收购也渐趋谨慎,特别是经过经过前期的补库收购之后,由于面粉终端消费正处于季节性淡季,企业开工水平不高,近期部分加工企业对小麦的收购质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以保证面粉产品的品质。

根据中华粮网的价格监测,7月16日,山东德州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进厂价2480-2490元/吨,河北衡水地区进厂价2480元/吨,较上周涨10-2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进厂价248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246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2400元/吨,均保持稳定。相对于普通小麦的价格基本稳定行情,优质小麦价格近期保持上涨态势,与普通小麦之间的价差继续拉大。其中,济南17进厂价:山东菏泽地区2660元/吨,郑麦366进厂价:河南新乡地区2700元/吨,藁优2018进厂价河北石家庄地区2660元/吨,均比上周上涨20-40元/吨。

小麦价格依然不温不火 囤粮待涨的市场风险逐渐加大

预计后期主产区小麦购销平淡的格局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相比往年同期新麦收购周期也将拉长,随着质量好的小麦逐渐的被收购消化,2018年产小麦因品质分化导致的区域性供需不平衡格局将进一步显现,质量好的小麦价格仍被看好。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面粉加工企业的成本承受度受限,再加上收购高峰期之后(10月份之后),国家随时可能启动陈小麦拍卖,小麦市场的购销风险也将会逐渐增大,特别是基层贸易商囤粮等价上涨的风险需要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