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普瑞牧阿旗基地

每年6月,都是國產新季牧草收穫、進口頭茬苜蓿陸續到港時期,無論國產還是進口頭茬草都因為質量較好而獲得養牛人青睞。2018年牧草收穫季不同於往年,國際方面,首先是牧草最大進口國——美國頭茬草收穫時部分區域如愛達荷州、猶他州等受氣候影響導致頭茬優級草比例有所下降,同時日本、沙特等主要苜蓿進口國及美國本土牧場需求旺盛;而澳大利亞作為我國燕麥草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在燕麥草生長季也面臨氣候主產區缺雨乾旱、本土需求強勁等挑戰。

國內方面,一方面是2018年春季受氣候影響,全國牧草主產區返青延遲產量有所降低;另一方面6月15日中國政府為反制美國政府發佈的加稅措施,提出對原產自美國的包括苜蓿草在內的500億美元商品增加關稅。國內外激烈變動的形勢可以說給處於低谷期的中國奶業帶來新的挑戰,新季牧草市場有哪些變動?國內外供應情況如何?牧場如何在維持產奶量前提下儘可能降低飼料成本?本期荷斯坦《牧草技術與市場Hay Farmer》特別策劃“國內外牧草市場動態”分析,得到廣大生產企業、貿易商及牧場嘉賓的參與和支持。

突發

6月15日中國宣佈對美苜蓿加徵25%關稅 進口苜蓿價漲500~600元/噸

中美貿易戰再次磨肩擦掌,6月15日中國為反制美國政府發佈的對從中國進口5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措施,也進行回應。此次徵稅的清單中,包括原產自美國的苜蓿,目前我國對從美國進口苜蓿草關稅僅為7%(稅號:12149000)。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苜蓿草總金額為4.2億美元,進口量近139.8萬噸,佔全國苜蓿總進口量的93.5%;2018年1~3月中國從美國進口苜蓿乾草量則佔總進口量的96%。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加徵苜蓿關稅將為中國反制清單承擔500億美元貢獻約0.84%份額。

表1 2018年1~3月中國苜蓿草進口情況

單位:萬噸 %

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但是站在進口苜蓿草用戶奶牛場角度來看,中國對美加徵苜蓿關稅,則意味著每噸苜蓿到場價將增加550~600元,按高產泌乳牛每天飼餵3~4千克計算,日飼養費用增加2~2.5元,每公斤牛奶成本增加0.1元左右,按照目前我國優質進口牧草全年140萬噸計,年增加飼養成本8.4億。這一反制措施的發佈,短期內對處於低谷期的中國奶業無疑是當頭一棒,當然從長期看這也將倒逼中國牧草產業發展。

國際供應

美國苜蓿價自2015年7月最高 澳大利亞燕麥草主產區缺雨乾旱

對美加徵苜蓿關稅對美國苜蓿產業幾乎沒有影響 但會影響苜蓿出口市場

據荷斯坦牧草雜誌從美國USDA獲得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苜蓿金額佔美國苜蓿乾草總產值僅為4%,可以說對美苜蓿加徵關稅對美國苜蓿產業基本沒有影響。但是美國對中國出口量佔美國苜蓿總出口量的44%,中國從美國進口苜蓿草量佔苜蓿總進口93%,加徵關稅對美國苜蓿出口將有一定影響。

目前美國進口苜蓿乾草主要用於國內規模牧場及南方地區沿海區域牧場。這幾年我國奶牛養殖業消耗國產、進口苜蓿量各佔半壁江山。苜蓿加徵關稅後,迫於成本上升的壓力美國苜蓿進口量肯定會下滑,這部分缺口需要從國內或者是其他國際渠道彌補。但短期內牧場為避免調整配方引起牛群應激,美國苜蓿草本土及國際市場變動將直接影響中國市場供應情況。

美國:出口及本土優級苜蓿需求強勁 價格達到2015年7月來最高

每年新季牧草上市前市場都處於激烈變動之中。根據Hay& forage grower發佈報告顯示,6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的大型新作物苜蓿乾草交易的第一週,出口買家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在Hoyt的報告中確認的44,406噸乾草中,共有37,896噸即85%比例苜蓿用於出口,經確認,共有23,500噸優質出口苜蓿乾草被確認,佔出口的苜蓿乾草總數的62%。買家對優質的大包裝非常積極,離岸價格190~ 200美元。

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圖1 美國本土苜蓿價格持續走高

此外根據國農業部的Ag營銷服務公司在5月下旬和5月上旬的拍賣市場總結,由於供應枯竭,俄克拉荷馬州的苜蓿銷售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而西部和中西部市場已將美國苜蓿乾草價格推至2015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2018年3月苜蓿的平均價格為每噸166美元,比2月份增加了11美元,比2017年3月增加了32美元。從區域上看,除東部外,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都有所上升。

美國Gombos公司發佈市場分析顯示,美國第二茬苜蓿的收割已經開始。由於5月和6月的天氣比較涼爽,營養值的分析高於平均水平。早期收割的RFV範圍為185~200,此苜蓿被歸為至尊等級。強風也使得整體的顏色和外觀優於平均。加州最北的區域已全面開始生產,乾草應於一周內進行捆包。來自沙特阿拉伯的垂直整合終端用戶對苜蓿的需求非常高,這推動了高檢驗值乾草的價格的上漲。

澳大利亞燕麥草主產區缺雨乾旱 本土需求旺盛价格持續上漲

中國除了從美國、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家進口苜蓿乾草外,還從澳大利亞進口燕麥草。2017年全年中國從澳大利亞燕麥草進口量超30萬噸。但是澳洲農作物一般為一年一播,靠天降雨而非灌溉。天氣狀況直接影響澳洲燕麥草供應情況。

據荷斯坦牧草雜誌根據澳大利亞燕麥草企業Lithgow瞭解到,截止到目前澳洲燕麥草主產區維州大部、南澳南部、新州大部以及西澳西部都處於乾旱或嚴重乾旱的狀態。

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圖2 澳洲燕麥草主產區乾旱少雨

以南澳中北部Balaklava鎮的降雨記錄為例,2018年1~4月的降雨總量為28.8毫米,而歷史同期平均降雨量為87.7毫米;維州北部Bendigo鎮今年前四個月降雨總量為41.4 毫米,不到歷史平均降雨量127.3毫米的三分之一。新州南部燕麥草種植區域Tocumwal 1~4月平均降雨量為128.8毫米,而2018年同期只收到36.9毫米,尤其4月份極為乾旱,滴雨未降。西澳Brookton地區前四個月曆史平均降雨量73 毫米,2018年同期降雨為79.7毫米,高於平均水平,但有一半以上的降雨來自1月份。3、4月份降雨僅11.6毫米,播種受到很大影響。

由於天干雨缺,作為牛羊主產區的新州和維州沒有新鮮草料供應,農場主不得不從其他地區購買乾草來保持牲畜膘情。西澳的牧群主要集中在西南部,4月份以來也嚴重缺草。從澳洲農場以及乾草運輸公司瞭解到的情況,一級乾草目前價格在130-150澳元左右裝車,更高等級的草在200 澳元左右出售,預計6月底價格可達到250澳元。因此出口商會考慮將部分原用於出口的各等級乾草轉銷到國內市場,減少庫存。此次乾旱會消耗掉全部2016年的陳草。如果出口市場價格持續走低,2017年乾草也會被本土市場高價消化。

2018年澳洲燕麥播種延遲面積減少

由於澳洲降雨較少,2018年大部分農場的播種時間比往年要晚2個星期左右。從6月份走訪農場的情況看,由於土地太乾,不少農場的實際播種面積比計劃有所減少。

國內供應

2018年頭茬苜蓿減產近20% 價漲約200元/噸

2018年受政策影響,僅內蒙通遼地區牧草種植面積減少就將近10萬畝,而其他區域這幾年受奶價影響,新增面積也少之又少。同時2018年春季倒春寒等氣候因素影響,國產苜蓿主產區內蒙、甘肅河西走廊等地出現大面積返青延遲及返青不理想情況,部分區域4月底返青比例僅約60%,頭茬苜蓿產量較往年相比減少近20%。

內蒙:政策及氣候雙重影響 頭茬苜蓿供應量下降但質量上升

根據荷斯坦牧草雜誌調研顯示,內蒙古2018年除了受政策影響外,受氣候影響也較大,主產區都出現返青不理想情況。雖然企業針對這個情況也及時進行補播等方式減少損失,但頭茬苜蓿減產已成定局。但是隨著幾年來企業生產管理水平提高,對收穫期把握更精準,2018年頭茬苜蓿質量優於往年。

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甘肅:頭茬苜蓿產量減少15%~20% 價格上漲約200元/噸

甘肅楊柳青總經理賈涪鈞向荷斯坦牧草雜誌記者介紹到,甘肅河西走廊永昌、武威一帶5月20日左右已經完成頭茬苜蓿收穫,今年收穫季氣候良好且企業收穫期控制較好,頭茬苜蓿質量較好,預計河西走廊地區能滿足奶牛場需求苜蓿草質量在10萬噸左右。

賈總進一步介紹到,受前幾年市場差老百姓種植苜蓿不賺錢影響,本身今年苜蓿種植面積較往年就有所減少,同時今年春季由於氣溫較低導致苜蓿返青延遲,往年頭茬苜蓿平均收穫高度在80cm左右,而今年僅60~70cm,頭茬苜蓿單產也僅300kg/畝。而河東如酒泉、定西等地區苜蓿產量相對穩定,但商品率較低。預計甘肅頭茬苜蓿減產15%~20%。

一方面受供應量減少影響,另一方面牧場出於成本壓力也在調整配方,逐步嘗試用國產苜蓿部分替代進口,因此2018年甘肅頭茬苜蓿價格較往年上漲約200元/噸。

需求

牧場招標賬期縮短重視分級 國產牧草迎來新機遇

對美苜蓿加徵關稅,對國內牧草產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關稅增加,美國苜蓿草進口量勢必會有所減少,同時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目前除美國外從西班牙、加拿大等其他國家進口的苜蓿乾草為9~15萬噸/年,其他國家可替代進口增長潛力大約30~60萬噸。更多牧草還需要從國內補充。

國產苜蓿噸生產成本約1200~1600元之間,而美國苜蓿噸生產成本折人民幣僅850元,如果一味地提倡國產,則會帶來膨脹。同時不含雲貴川及新疆地區外,目前土地租金在400元以下可以用來種植苜蓿保證效益的土地,僅陝西榆林、山東東營濱州、河北滄州以及內蒙鄂爾多斯等區域有一定優勢,面積約20萬畝。

因為供應減少,2018年春季大型牧業集團在牧草招標時並沒有出現嚮往年壓價情況,並且開始重視招標分級縮短賬期。內蒙古正時農業副總裁李福柱向荷斯坦牧草雜誌小編介紹到。正時農業在參與幾大牧業集團招標時,牧場均提出將苜蓿招標質量分為優級和經濟級,價差200元;並且縮短賬期,分15天和45天,往年部分牧場賬期長達半年之久。

這些利好都有助於國產牧草產業發展,但是牧草企業前幾年受牧場賬期、牧草價格低影響,部分牧草企業也表示,短期內不會考慮像之前流轉土地種植牧草的重資產運營模式,更多傾向於與牧場合作種草等方式。此外,國內奶牛養殖市場對飼料的需求也能進一步刺激其他牧草產品的發展,如除苜蓿草以外的其他禾本科牧草生產。

此外國產牧草生產也亟待繼續提升供應數量和質量穩定性。

苜蓿短缺關稅增加 漲價成定局 牛人做好如何應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