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居家過日子,一家一戶或許不會留心水電氣的用量小事,但如果集合起來則可以讓我們都驚訝得咋舌。今年5月22日,江西康順耐熱瓷有限公司向江西省非公有制經濟維權服務中心的一份投訴書引起贛商雜誌記者的關注。這份投訴書揭示:修水港華“計量糾紛案”暴露中國燃氣計量檢定缺陷,計具作弊者非法獲利按推算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燃氣流量計出現“陰陽”讀數

投訴書反映,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江西康順共向修水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共支付燃氣款775萬元。康順在使用修水港華管道燃氣過程中,發現能耗異常高,於是,在2014年5月申請將安裝前經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檢測合格,而安裝使用了一段時間的卓度計量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生產的“卓度”MF65GD100型號/規格質量流量計送檢,經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檢測,流量計不合格,誤差-6.5%。

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生產中產生大量廢瓷片使江西康順一開始對修水港華燃氣熱值產生懷疑

這一結果反被修水港華作為證據,以以往少計量燃氣為由,要求康順補交燃氣費,但被康順拒絕。2014年6月12日,修水港華為康順更換了一臺新卓度質量流量計,但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能耗仍然超高。對此,康順表示無法理解,並開始對燃氣流量計的計量數據產生質疑。

為了探尋“問題燃氣”形成原因和驗證新換流量計的準確度,2015年5月,康順向修水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依法申請流量計測試。測試由修水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主持,修水縣公證處參與公證。測試方式是由康順自購一套撬裝設備,購買一槽罐車液化天然氣接入修水港華新換的燃氣表上進行測試。

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從湖北購進的測試天然氣

結果發現,康順自購20.32噸液化天然氣(按氣化率1452m³/噸換算,其流量為29504m³),在通過修水港華安裝的“卓度”質量流量計後,卻顯示流量為38448m³,多計量近30%。

為此,康順到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諮詢:“為什麼修水港華安裝的‘卓度’質量流量計,安裝前經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兩次檢測都合格,而在安裝使用一段時間後,通過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檢測實際誤差為-6.5%,檢定結論為不合格。而通過自購天然氣測試又產生多出30%的‘陰陽’讀數現象呢?!”

當時,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一位專家坦言:這種質量流量計會因安裝地點、環境、溫度變化和安裝不規範,產生較大的計量數據誤差。在檢測室檢測之所以合格,是因為在國家規程的標準溫度和標準裝置下檢測出來的。這位專家建議,在修水港華安裝的“卓度”燃氣質量流量計後面串連一塊羅茨流量計再做一次測試。

於是,2015年9月24日,在修水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的主持下,修水港華與康順達成協議,由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派員,將一塊由該院檢定合格的浙江蒼南儀表廠生產的,證書編號為LL1593800631號的羅茨流量計,串連在“卓度”質量流量計後面,然後對兩塊流量計流量讀數進行對比,結果,“卓度”質量流量計還是多計量28%。

在鐵的事實面前,修水港華對測試結果簽字蓋章確認了。

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至今安裝在江西康順的“卓度”質量流量計被封存

江西康順董事長徐和玉告訴贛商雜誌記者,當時修水港華只承認是安裝失誤造成,並多次想將這一“問題表”拆走,企圖銷燬證據,但都被康順制止,且申請當地質監部門封籤保存至今。

高管揭發東家“作弊”並毅然辭職

修水港華在測試結果書上簽字蓋章確認後,江西康順本以為真相浮出水面,事情就可以圓滿解決。

這時,江西康順突然得到一條來源於修水港華市場部經理劉雲龍的消息,說修水港華安裝的燃氣流量計暗藏玄機,存在“作弊”行為。

原來在測試結束後,在現場見證測試的劉雲龍將測試結果向卓度總監王萬鳳彙報。就在溝通過程中,王萬鳳向其透露了一個驚天秘密:“安裝在江西康順的卓度流量計在修水港華魯總的要求下上調了9%的參數”。

聽到這話後,劉雲龍既震驚又恐懼。

然而,王萬鳳卻安慰他說:“不用擔心,雖然上調了9%的參數,但如果拆下表去檢測是檢不到的,因為卓度質量流量計主要是在天然氣通過流量計時捕捉甲烷分子來計量的,而目前在國內99%的檢測機構都是以空氣為介質進行檢測的,所以不管到哪裡檢測,氣表都會顯示正常。”

2018年5月30日晚上,劉雲龍在接受贛商雜誌記者採訪時,心情仍十分沉重,並慎重地說,當時他是出於內心的正義感和對廣大消費者深深的責任感,才站出來揭露真相的。劉雲龍還說,為了正義,他當時就放棄了修水港華的高管待遇,毅然辭職,並向江西康順提交了當時他與卓度王萬鳳的通話錄音和電子文件截屏等證據。

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揭秘修水港華“作弊”的劉雲龍接受本刊記者採訪

當著贛商雜誌記者採訪的攝像鏡頭,劉雲龍表示其對修水港華這種坑害消費者的行為深惡痛絕,作為證人,他隨時可以聽從司法部門的司法作證調查。

“計量糾紛案”引起國家質檢總局重視

修水港華和卓度同屬香港中華煤氣集團的子公司,兩“兄弟”公司一個賣燃氣,一個製造表來計量,更增加了江西康順對修水港華、卓度有聯手對流量計“作弊”的懷疑。

江西康順董事長徐和玉心情十分沉重地告訴贛商雜誌記者,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在國內有2000多萬燃氣用戶,與江西康順同等用量的燃氣商戶有1多萬家。修水港華這種私自調高流量計參數的“作弊”行為,也許是冰山一角。若港華燃氣也在國內其他燃氣用戶的流量計上悄悄“作弊”,按照江西康順此次的實地測試結果一年計量多收費50多萬元計算,那港華燃氣非法獲得的不正當利益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於是,江西康順向國家質檢總局寫了一封《港華、卓度聯手作弊多計量28%,懇請組織調查依法追責》的信,國家質檢總局在收到信函後,立即發函至江西省質監局處理,最後,江西省質監局覆函,責令九江市質監部門協調處理。

針對江西康順反映的問題,2018年5月30日,贛商雜誌記者趕赴修水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核實。該局副局長周少先證實了江西康順所反映的情況屬實。

周少先對記者稱,江西康順與修水港華之間的計量糾紛,修水縣人民政府,以及他們局裡已經做了大量的調解工作。在調解無效後,江西康順至今仍在上訪與訴訟。

同時,周少先表示,當時他建議江西康順將計量表拆至有資質的檢定中心實驗室檢定。而江西康順說,在修水港華涉嫌“作弊”行為被揭露後,就將修水縣的30多家商戶燃氣計量表全部更換。目前安裝在江西康順的卓度計量表已成孤證,為了留下證據進行訴訟,江西康順就放棄了他的建議。

對此,江西康順董事長徐和玉十分坦誠地告訴記者,在其經過幾年的投訴與維權無果後,2017年8月26日,江西康順將修水港華告上了法庭。經過庭審質證,修水港華對二次測試結果的真實性認可。此次庭審,王萬鳳作為“作弊”真相的首次透露者,卻未應法庭傳喚出庭作證。為此,法庭還是要求江西康順在規定的時間內找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做出檢定。江西康順經過諮詢得知,目前國內99%的檢測機構都是以空氣為介質作檢定的,江西康順把希望放在能以燃氣作實流標定進行檢定的機構,但全國僅有的幾家機構的檢測時燃氣管道壓力都大於20公斤,而“卓度”質量流量計的設計承壓極限是2公斤。這樣一來,全國幾乎沒有燃氣作實流標定的檢定機構,從而使得法院要求的檢測陷入僵局。同時,江西康順認為,承壓極限2公斤設計,是卓度在鑽國家燃氣計量檢測領域出現缺陷的空子,也印證了王萬鳳與劉雲龍在電話錄音中所說。

2000多萬燃氣用戶中招?

修水港華燃氣

隨後,贛商雜誌記者去到修水港華核實情況,但遭婉拒。

針對修水港華對安裝的計量器具涉嫌“作弊”行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問題,記者採訪了江西省質監局。2018年6月1日,江西省質監局計量處用電子郵件的形式回覆記者,稱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和偽造數據,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責令其賠償損失,沒收計量器具和全部違法所得,可並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燃氣流量計檢定規程亟待完善

贛商雜誌記者通過“卓度”質量流量計說明書瞭解到:“卓度”質量流量計的計量原理是,通過氣體流動產生的熱場變化來測氣體的流量,由於不同氣體對熱場的變化具有不同的影響,因而,它所測量的流量為質量流量。根據它的工作原理,用空氣作介質檢定質量流量計,顯然不科學、不嚴謹,且有鑽國家計量檢定缺陷空子的嫌疑。

同時,江西康順與修水港華“計量糾紛”案件在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後,引起當地商用燃氣用戶的廣泛關注與擔憂。

為此,2018年7月9日,記者採訪了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專家。對於人們擔憂的“水、空氣和天然氣介質檢定結果能否一致”問題,專家解釋說:“1995年12月1日實施的《質量流量計檢定規程》,國家確定空氣和水作為燃氣檢定介質,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因為這兩種介質相對穩定,化學結構也穩定,是經科研人員科學實驗制定出檢定規程。它產生的數據和天然氣實流標定檢定數據雖有偏差,但偏差一定在用戶可接受範圍內。”

記者提起“修水港華計量糾紛案已經凸顯我國計量檢定存缺陷”問題,這位專家進一步解釋說,任何計量器具準確度都是相對的,任何測量誤差都是存在的,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為了完善檢定規程,國家在2017年5月28日實施的《熱式氣體質量流量計計量檢定規程》中,已經將天然氣實流標定納入了檢定規程。只是,目前全國只有成都、南京、大慶極少數幾家採用燃氣作實流標定檢定,採樣等過程十分複雜,且價格昂貴,花費大致是空氣作介質測量的數十倍。針對計量檢定存缺陷問題,國家也正在積極研究改革燃氣質量計量規程,如壓縮天然氣將以質量為計量單位進行貿易結算;某些天然氣將以熱值(焦耳)為計量單位進行貿易結算等。

據悉,當前全球都在不斷大力發展智能計量,對智能表訂下了清晰的要求, 即功能包括遙控閥門、階梯收費、表具時鐘與後臺同步、運傳數據加密、日用量顯示(民用戶)及對溫度、壓力變化的修正等。

記者認為,天然氣進入我國千家萬戶也只有近20年,國家的各種相關法律、法規和檢測手段存在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須完善。與此同時,在科學日新月異的今天,相關監管部門對新科技的監管應走在全面瞭解和能控管的前沿,對一些用新科技手段鑽監管空子的無良企業,監管部門應該直面應對,決不包容放縱,並嚴厲懲處,最大限度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也呼籲並期待著,江西康順與修水港華的“計量糾紛”,能在各相關部門的重視和關注下,儘快得到圓滿解決。(贛商雜誌記者劉德祿 實習生 毛奕洲 劉碧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