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直接指挥,国军40个师还掌握制空权,为何最后还丢了衡阳

衡阳守军在激战时,湘桂路及该城外围集结的中国军队共有8个军,不下10万人。蒋介石数次电令外围的部队去解衡阳之围,但最终均未成功。第62、第19两军的解围之战始于7月中旬,其后第46、74两军各一部也到达郊外。18日,第62军一部攻至离城仅5公里处,争占了雨母山高地。

20日,又以3个营的兵力占领了衡阳火车南站。但日军随即发起反击,第62军迅速后撤,此后再也无法同城内守军联系了。
蒋介石直接指挥,国军40个师还掌握制空权,为何最后还丢了衡阳​日军报道

在军委会、蒋介石的一再催促下,各军不断与日军交火,雨母山、尖锋山、鸡窝山等高地均几度易手。第62军伤亡惨重,副团长以上军官多名阵亡,攻击尖锋山高地的1个营几尽全军覆没。日军亦有惨重损失,在中方军队的连日攻击和空军的轰击之下,第40师团的第234联队有的中队仅剩2人,最多不过24人。

援军与敌军在郊外成对峙姿态,最后坐看衡阳失守。非但如此,这些解围部队在城内守军投降后来不及重做调整,都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之中。
蒋介石直接指挥,国军40个师还掌握制空权,为何最后还丢了衡阳

日军进犯衡阳

自1944年5月27日至8月8日,长沙衡阳会战前后历时70多天。双方的人员伤亡,按国民政府军令部的统计,日军为66809人(死1925人),中方则为90577人(阵亡49370人)。会战结果给中国方面带来的损失是灾难性的。平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固然无从确保,国统区又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粮仓。滨湖地区和湘江流域的稻谷产量占湖南全省的近70%,棉产量年均也在50万担以上,它的沦陷使得西南等地的军民衣食大成问题。抗战伊始,沿海沿江一带的工厂大量地迁来湖南,其数量仅次于四川。

1944年仅衡阳一处就有57家工厂,其机械、冶金、电气、水泥、纺织、造纸、酒精等类的生产在国统区占相当分量。祁阳还有当时中国唯一的一家汽车发动机制造厂。

战事发生后,这些工厂不及再作迁徙,大多被破坏或成了日军的战利品。除此之外,湘省的锑、铅、锌、锰等矿产均占全国首位,锑的储藏在世界驰名。早在日军策划“一号作战”时,就将掠夺湖南的矿产资源考虑在内,这时自然悉数占领。
蒋介石直接指挥,国军40个师还掌握制空权,为何最后还丢了衡阳

衡阳会战中的日军

整个会战期间,中方先后投入的兵力有16个军,40多个师,近40万人。日军的参战人数约为10个师团15万至20万人。广大士兵和中下层军官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中美空军也完全掌握了制空权,日机仅能在傍晚或拂晓行动。

但会战结果却是中国方面最终未能扭转形势,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上层政治、军事方面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蒋介石直接指挥,国军40个师还掌握制空权,为何最后还丢了衡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