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祕術四:以彼之矛,擊彼之盾!

吳越大戰,勾踐敗北。無奈之下,勾踐派文仲賄賂伯嚭,託伯嚭幫忙說服夫差,接受越國的投降。伯嚭一番密不通風的言論,在灰色空間裡面大做文章,終於說動了夫差,打消了夫差必欲滅掉越國的念頭。

夫差情緒緩和下來,傳見文仲。

文仲跪地前行,拜見夫差。

說服秘術四:以彼之矛,擊彼之盾!

夫差說:你們國君請求投降,臣服於我,能夠跟隨我去吳國嗎?

要說夫差也是非常狡猾的,他不會輕易的放過勾踐,因此提出了把勾踐帶回吳國作為接受投降的條件。一方面試探越國請求投降的誠意,是否有詐;另一方面果真將勾踐拘禁,吳國也能名利雙收,不失為明智的抉擇。 這是一個很高明的做法。

文仲再叩首,回覆:即為臣子,死生在君,敢不服侍左右?

文仲的回覆也很有策略。這個時候,不能有一絲的猶豫,不能故作任何姿態,痛快答應的同時,必須附上充足的理由,完全打消夫差的疑心。因為在這樣的情勢下,文仲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了,他高明的地方在於,他的回覆中有“二級反饋”。這非常重要,我們在回覆他人提問是,不僅要說出答案,還要附上可信的理由。尤其是在讚美別人的時候,這樣會顯得我們更加真誠。

說服秘術四:以彼之矛,擊彼之盾!

伯嚭順勢助攻:勾踐夫婦願來吳國,吳國名義上雖然赦免了越國,但實際上卻掌握了越國,名利雙收,夫復何求?

於是夫差答應接受投降。 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可能都會覺得伯嚭奸佞,夫差昏庸,可是細細揣摩,夫差的這個決策也並無不妥。將勾踐夫婦拘禁在越國,獲得越國的進貢,確實是名利雙收的事情。夫差的昏庸在於,後面一時糊塗,將勾踐夫婦放回越國,縱虎歸山。這是後話。

但別忘了吳國還有一個厲害人物叫伍子胥。伍子胥聽說文仲來請降,緊忙趕到夫差大帳,怒氣衝衝的問到:大王已經答應越國投降了嗎?

夫差:已經答應了。

說服秘術四:以彼之矛,擊彼之盾!

伍子胥連聲叫道:不可,不可! 嚇得文仲連退幾步,面如死灰。

伍子胥接著說到:越國與吳國比鄰,勢不兩立。如果吳不滅越,則越必滅吳。像秦、晉那樣的國家,我們攻而勝之,得到他們的土地也無法居住,得到他們的車輛也無法乘坐。如果滅了越國,他們的土地可以居住,舟楫可以乘坐,這是社稷之利,不能捨棄啊!況且又有先王大仇,不滅越國,怎麼行?難道您忘了當初發下必滅越國以雪恥的誓言了嗎?

伍子胥的論點主要有二:一是吳越相鄰,勢不兩立,留著越國是心腹大患,滅了越國可以開疆拓土,因為越國和吳國地理風貌相似,不像秦晉之國那樣距離遠且習俗不同。二是吳越有世仇,越國殺了夫差的先輩闔閭,夫差曾經發誓必滅越國以報仇雪恨。 可以說伍子胥說的很在理,體現了一個忠臣為國考慮的一片赤誠。

果然夫差聽了伍子胥的話,一時語塞,不知如何答覆,只是用眼光撇著伯嚭,示意讓伯嚭來同伍子胥辯論。

說服秘術四:以彼之矛,擊彼之盾!

伯嚭上前說到:相國之言差矣。周王建國之初,水陸並封,吳越宜水,秦晉宜陸。像您所說,吳越比鄰且宜水,其地可局,其舟可乘,所以吳越不能共存,那麼秦晉、齊魯都是宜陸之國,其地亦可居,其車亦可乘,那這四個國家也不能共存,必歸為一統,好像並非如此吧?若說先王大仇,必不可赦,那麼相國您與楚國的仇恨更大,為什麼不滅了楚國反而答應與楚國講和呢?如今越王夫婦願以入吳國服役為條件講和,比當初楚國僅以納入羋勝更不相同。相國您自行忠厚之事,反而要讓大王落下刻薄寡恩的名聲,忠臣沒有像您這樣的啊!

伯嚭的厲害之處,再次彰顯無疑。他的論點沒有站在為國家考慮的層面上,焦點直指伍子胥的漏洞。伍子胥說吳越因為地理風俗原因不能共存,伯嚭就舉出秦晉、齊魯也是地理風俗相同,人家能共存,吳越為啥不能共存? 伍子胥說吳越有大仇,不能不滅越國,伯嚭就舉出伍子胥與楚國也有大仇,為何不滅楚國?更是拿當初楚國與吳國講和的條件和越國與吳國講和的條件做對比,楚國僅僅封羋勝一塊土地,伍子胥就答應講和,如今越國的勾踐夫婦願意到吳國做奴僕,這個條件比吳楚講和的條件高多了,為何不讓夫差答應講和?反將伍子胥一軍,你伍子胥願意當好人,反而讓吳王夫差當壞人?忠臣是你這樣雙標嗎?

夫差喜曰:太宰之言有理,相國且退,等越國進貢到了,一定會分給你的!

說服秘術四:以彼之矛,擊彼之盾!

伍子胥氣的面如土色,恨恨不已,怏怏而退。嘆曰:悔不聽被離之言,與此佞臣同事! 被離當初是吳國大臣,善於相面,曾對伍子胥說過伯嚭小人,要嚴加防範,伍子胥當時並未聽從。

伯嚭和伍子胥的辯論,以伍子胥全線失敗而告終。伍子胥所說句句在理,老成謀國;伯嚭則是掌握了辯論技巧,把伍子胥說的自相矛盾。

那麼伯嚭的技巧究竟指什麼呢?總結一下,就是:舉反例,搞人身攻擊擊

舉反例。一般來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動機,發表言論,也都是站在自身立場上面實現自己的動機。言論都有論點和論據,而每個論據又都有具體的背景和形勢。伍子胥的立場是為國考慮,動機是滅了越國。他發表言論,論點就是要滅了越國,論據是吳越不能共存,吳越有家仇國恨。他的漏洞就在於,沒有言明論點的具體背景和形勢

伯嚭靜聽伍子胥的言論,無非兩點,一是相鄰兩國能不能共存?一是有仇的兩國是不是必須要滅掉一方,不能講和?明確了對方論點,而對方又忽略了具體的形勢,那麼只要舉出對方論點的反例,對方觀點就會不攻自破。不談具體形勢,從浩如煙雲的歷史中找反例,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而伯嚭舉的反例又是那麼恰當,這就是伯嚭的厲害之處。

更厲害的在於能舉出對方自身的反例,這很有殺傷力。

伯嚭舉出了伍子胥當初和楚國講和,並拿講和條件做對比,對伍子胥進行了人身攻擊,將伍子胥說成自行忠厚之事,讓國君做刻薄之人的言行不一的奸邪小人。

而伍子胥畢竟重武輕文,玩弄文字的能力比不上伯嚭,情急之下,無從辯白,尤其事涉自己所作所為,更是百口莫辯,因此落敗,是為可惜。很多人在這一點上吃虧,別人但以行動和結果說事,搞人身攻擊,被攻擊的人往往羞愧難當,喪失抵抗能力。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秦國的時候,韓非子曾經向嬴政打小報告,說某人辦事不利的同時,還說他爸爸是看大門的出身;比如諸葛亮去東吳,舌戰群儒時,也曾提及某人曾在宴會上偷桃的醜事。

伍子胥落敗,在於他沒有言明形勢。試想,秦晉、齊魯之國不也是常年征戰嗎?之所以沒有歸為一統,不是不想,而是國際形勢錯綜,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絕對實力碾壓其餘眾國而已。吳越兩國,地處偏僻,與中原諸國往來較少,吳國此時有絕對的實力滅掉越國,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具體形勢不可同日而語。另外,伍子胥當時並非不想滅楚,無奈吳國正要滅楚的時候,吳國內部發生叛亂,吳王闔閭肯定是平定內亂為首要任務,對吞併楚國已經沒有把握,能找個臺階下和楚國講和就不錯了。和越國此時跟吳國講和的情勢更沒法比較。

但是呢,就是因為伍子胥沒有言明具體形勢,伯嚭當然也不會把形勢說清,單純的舉例加以人身攻擊,輕而易舉在辯論中勝出。

這也是辯論的技巧,我們在反駁對方論點時,淡化背景形勢,舉反例,尤其能舉出對方自身言行不一的反例,有很大殺傷力!而我們在遇到對方舉反例的時候,則要記住,一定要把每個例子的背景和形勢說清楚,才能不被擊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