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人生八大境界,全憑個人主宰,笑看人生,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順從內心,才得最好的生活。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飲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一境界是脫俗。

遠離世俗紅塵,不必躲在深山老林裡,只要內心寧靜,萬物皆空。

正如周國平所說: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生活便是如此,只要有一顆脫俗之心,人人皆可入聖。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第二境界是自知。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遺世獨立而孤獨,狂喜悲哀齊聚,頓感渺小。

季羨林說: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一個人要做到對自己的美,聰明,善良,完全自知,才顯貴重。

一旦不自知,品就自動下降一個檔次,彷彿梔子花不知道它自己有多香,蘭花不知道它自己有多幽靜。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第三境界是知足。

生活中,假如發現前路是一條絕路,不如就此坐下,淡看雲捲雲舒。

鳩摩羅什在《佛遺教經》中寫道: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雖身在絕境,靈魂依然可以灑脫,天為床地位被,自得其樂,不覺是窮途末路。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憶秦娥》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第四境界是出塵。

悲與歡、聚與散、古與今、盛與衰,世間萬物皆是閒物,徒增人悲哀。

佛經中說,汝修三昧,本出塵勞。

提筆不問凡塵事,出塵不與世人爭,出塵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第五境界是超我。

行一步,嘆一聲,滿目都是世間的苦樂,達則極天下,窮則善其身。

左壯說:

超越別人,首先要超越自己,心靈極大解放之後,必定形成超我的人格,無形無招,皆為我用。

人生一世,我們會被各種事物牽累,但只要堅守初心,便能得一方淨土。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行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第六境界是坦然。

時光易逝,紅顏易老,存一顆淡然心看生活,歲月不敗。

李敖說:

這就是人生,你不能全選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該坦然面對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

流光似生命的旁觀者,面對那麼多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它依然不緩不急地行走,人亦該如此坦然。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山園小梅》

宋·林逋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第七境界是曠達。

縱使百花凋零,仍有梅花盛開,不畏嚴寒,酌酒賞梅,怡然自得,寒冬又能奈我何?

林語堂說:

悠閒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心,樂天曠達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其實,曠達的人生無需濃墨重彩,幾筆輕描淡寫,便可知其奧妙。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第八境界是通透。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負,世事皆空明。

程浩說:

人生可以是一杯水,也可以是一片海,關鍵是看一個人的內心,心是大海,便能包容缺憾,永遠通透明淨。

如果要讓一個房間通透,打開窗即可,但要讓一個人的靈魂通透,他則應該關閉所有感官,甚至思維。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錢鍾書先生說,做人的成功不僅意味著事業上取得成就,還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

做人就當如此,向高處攀登,雖不能之,至少要心有所向。

八大境界,八種人生,所謂圓滿,全靠自己成全。

詩詞八境,道盡方寸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