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散文卷《半夢》首發——一部別致的自傳,讓讀者準確了解謎一樣的顧城

【百道編按】近日,由金城出版社推出的《顧城海外遺集》散文卷《半夢》已經正式在各大書城及電商網店上市銷售。這是繼小說卷《英兒及其他》、詩歌卷《因為思念的緣故》、哲學卷《生生之境》後,金城出版社推出的又一部極具分量的顧城作品集。

顾城散文卷《半梦》首发——一部别致的自传,让读者准确了解谜一样的顾城

《半夢:散文卷(上下冊)》

點擊圖書封面可在三大網店購買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6月

顧城,“朦朧詩”詩人,一個被謎包裹著的人物。1987年5月29日,顧城夫婦自北京飛德國明斯特,開始海外生活,次年移民新西蘭,1993年10月去世。在這短短的6年中,顧城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沒有發表,它們大多被收錄在讀者看到的6卷9冊的《顧城海外遺集》這套文集中,含顧城的小說、詩歌、哲思、散文、講演答問、訪談與對話等6個主題,全部書稿經顧城姐姐顧鄉做了詳細、嚴謹的註解,讓讀者更加清晰、準確地瞭解謎一樣的顧城。

顧城散文全編的《半夢》

關於這一散文集的書名,《顧城海外遺集》責任編輯楊超介紹說:《半夢》是顧城於1992年在德國創作的一篇散文的題目,用作散文卷的書名,是因為它契合了這部書的總體基調——6年間,顧城在遙遠的海外生活勞動、講學、寫作,但時時又夢迴北京,直到1993年“顧謝事件”後自殺。似乎一半是現實,一半又是夢境。

楊超還介紹說:《半夢》可說是目前最為完備的一部顧城散文集,甚至包括了顧城的部分書信及口述整理文字。全書上下兩冊,將近1000頁,依據內容分為“憶往”“紀事”“隨感”“散談”“書簡及日記”五類,按作者所寫內容的年代次序編排,從童年記事起,到遺書寫就止。通讀下來,說是一部顧城自傳當不為過,參照其他五卷閱讀,這一“傳記”自有一番別緻的感覺。如果說,顧城的詩是他生命歷程一個一個眼神一亮的瞬間感受和印記,是許多天啟時刻在紙面上烙印的閃光點,小說是他試圖把其中一些有意味的原點化開、分解、再精心構造出的一段一段心思和穎悟,講演(包括哲學卷)和訪談是他走到人群裡,與人交流的心得體會;這部散文卷,就是他的生活本身,是他生命軌跡的誠實記錄,也是串聯其他著作的內在血脈。

在輯錄這部散文集的過程中,顧鄉女士在大量未刊稿件中,發現了《小說卷》遺漏的一篇顧城早期小說《在亮亮的天空下》,這次附錄在本集中,補充了“顧城小說全編”之遺珠。這篇大概作於1980年的萬言小說,以意識流手法的場景描寫、心理描寫講故事,虛構了一個事故做結局,基本素材是他自己在廠橋街道辦事處服務所的工作。本集還收錄了顧鄉女士詳作補註的紀實文字《我面對的顧城最後十四天》,此稿選載於《北京文學》1994年第7期,同年10月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後來出現在網上,各本都不夠完整;為有助於讀者瞭解顧城和謝燁海外生活終結時的本來面目,經與顧鄉女士協商,徵得同意附載於這套“顧城海外遺集”最後。

楊超還特別提到一個細節,自2015年陸續出版《顧城海外遺集》小說、詩歌、哲學卷後,散文卷一直在加緊審校,以上這幾卷一直是露脊精裝設計,光是紙張就有5種之多,可見這套書的用心與費力。2017年底,散文卷即將下廠時,一個壞消息阻礙了出版進度——這套書的封面所用的特種紙找不到了,因為環保原因,紙廠關停。因為是定製紙,在聯繫和比對了十幾家廠的紙張後,效果都無法達到原來紙品的水平。無奈之下,這套遺集自散文捲開始,更換了封面用紙,改為露脊平裝,但內文、腰封用紙以及版式均保持不變,以後還會陸續將之前出版的三卷用目前的裝幀形式成套出版。

家庭故事裡的《半夢》

1987年5月29日,顧城夫婦自北京飛往德國明斯特,開始了他們的海外生活。1988年,他們以工作移民方式,定居新西蘭,生養兒子,在激流島上買房、養雞、畫畫,用顧城的話講,經過了從“採擷業”“農業”“畜牧業”“商業”,又迴歸“文藝事業”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一門心思要“靠自己雙手勞動養活自己”。1992年顧城接受德國學術交流中心邀請,赴德創作和訪學一年;1993年3月申請到德國伯爾基金,可繼續留德工作一年,他創作小說,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人與自然——世界各文化哲學研討會”邀請,準備並完成關於中國哲學的報告任務。但才過4個月,他們又離開歐洲,飛渡大西洋,經美國做短期停留,匆忙回到新西蘭的家中。這一過程,均輯錄在《半夢》中。

顧城的海外生活,因為他自動滯留國外、定居遙遠的南半球,加之不願引人注目、迴歸自然生活的心態,國內讀者瞭解極少。或許可以說,他們夫婦最後的意外死亡之所以那樣聳人聽聞、不可思議,大概也與國內媒體及讀者對其海外生活的陌生有關。即便他們的國外或外國朋友,對其新西蘭的生活也很隔膜,意外發生之後,朋友們關於顧城夫婦的許多講述,也基於他們奔波歐美、偶或交集的見聞,或種種道聽途說而生的猜度,其實相當侷限。

顧城在講演和訪談裡時不時回憶起自己的過去,尤其在講述自己寫詩經過時,也會片斷然而精彩地講一些流年往事、海外經歷,但專心寫作散文,回憶過往、記錄當時,主要在德國講學與創作期間。本卷“輯一”所收15篇,和“輯四”37篇《英兒》未定稿及其附錄,都寫於1992年至1993年的德國棲居和歐美行旅。之所以把這兩輯歸為“憶往”,它們都是顧城的精心創作,以回顧個人及家人三十多年間的生活體驗,尤以出國以前的經歷為主,立意很明確:撫今追昔,憶往存證,為今天的生活狀態、性格形塑、精神個性尋根究底,也為自己存在過、經歷過的時代與社會留下案底。

“紀事”和“散談”,在內容上與“憶往”並無根本不同,大致一是海外生活記錄,一是國內記憶書寫。《養雞歲月》是這些篇目中最具特色的一篇紀事。它回憶了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新西蘭激流島生活的主要部分。顧城從過期報紙上發現那座待售的房子,到約閔福德教授一家赴島看房子,貸款買房子,入住之後不斷修補房子,以及為在那房子裡生活下去所付出的各樣努力,如一邊種菜(農業),一邊採野菜、打野物(顧城自稱“採擷業”、“狩獵業”),養兔子、養羊,直到在自家午後發現雞圈遺蹟,在鄰居家和集市上發現雞和雞蛋的價值。他們的養雞事業,從一個小雞圈和四隻雞養起,林間追雞,配種孵雞,到擴大再生產,翻建養雞場,養到兩百多隻雞,每天收穫將近200個雞蛋的“盛大”日子。再到被島政府幹預,不得不殺雞結束養雞歲月——顧城自述的“畜牧業”、“養殖業”、“商業”……

“輯七 書簡及日記”收錄45封顧城致家人、朋友的書信(含謝燁、顧鄉附信),28段零散日記,還有間插在《養雞歲月》《寫給兒子》等篇目中的家信片段,更貼身地記錄下顧城夫婦及孩子海外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一點一滴、一念一動。細讀這些片段,讓我們對顧城的日常生活,從收支賬目,到吃喝拉撒、洗澡睡覺等等,有一些精確的瞭解——這是目前顧城研究的一大塊空白,也是網絡世界眾說紛紜最無憑無據卻頭頭是道的一段。藉助這些材料,我們不難對其日常生活行跡進行一些梳理,對顧城生活裡一些謎團有一個相對確實的認知。

“詩人顧城”是一個被固化了的印象,然而顧城,尤其是海外生活中的顧城,遠遠要超越詩人這個標籤,以他散文為代表的眾多作品均閃爍著不一樣的光彩。這就是《顧城海外遺集》散文卷《半夢》輯錄面世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