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現在互聯網創業明星太多了,在媒體上幾乎是和娛樂明星平分秋色,可這些星光閃耀的創始人為社會、為歷史的貢獻,還是有待驗證的。

也許,我們更應該多關注那些不求私名不求個人利益的傳統企業家,他們不炒作什麼概念,只是數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腳踏實地的兢兢業業,但他們用事實和業績告訴我們,誰才是民族的脊樑。

比如,振華港機創始人管彤賢老先生。

說來慚愧,最近兩天我才首次知道老先生的卓絕功業。“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上海工經聯主席張肇麟認為,管彤賢老先生無論思想還是業績管彤賢遠勝稻盛和夫。

仔細查閱了振華港機的創業資料後,老方真心認同張主席的論斷。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振華港機創業之初,管彤賢已經是一位久經風霜折磨的老者,雖然一無所有,但他手指世界地圖就說有港口的地方就必定有振華港機。

59歲,該退休頤養天年的時候,管彤賢懷揣“中國知識分子要為國家做點事”的情懷,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勇於承擔,克服重重困難,創辦了振華港機(振華重工前身)。

經過18年艱苦奮鬥,振華生產的港機進入了73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份額高達78%(如今已經80%+),成功地由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將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進口國,變成最大的出口國。2009年,振華實現總營收275億,淨利潤8.4億;2009年12月,76歲的管彤賢“伏櫪之心雖在,但由於種種”,突然退休;今天,從總裁一職退下近9年的管彤賢,仍然每天7點前來到振華重工的辦公室,帶著一幫學生繼續攻克技術難關。

“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從零開始,振華之所以僅用十年光景力挫群雄,成為世界第一,管彤賢總結了一個道理:

企業任一個成功,或者是國家民族的任一重大成就,它必然是兩方面因素的組合,一個是“天”,一個是 “人”。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十幾年前,在世界港口機械製造領域還是國際巨頭的天下。沒資金、缺技術的振華可謂一窮二白,但最終可以做起來,還做到內公認的“領頭羊”,管彤賢認為最大的緣由是振華一次又一次的抓住了歷史的機遇。

所謂“天”,是講大環境大氣候,這是人力不能左右的社會力量。

管彤賢認為,正是政策支持、外貿大發展、集裝箱船舶大型化和小平講話精神等四個方面的要素具備,才使振華可以有機會乘勢而起。

插一句話,多少因為時代機遇而成功的老闆都覺得是個人的膽識和能力才是最大的因素,可見其格局。沒有水大,哪來的魚大。

“五大洲六大洋,外貿非得有集裝箱運輸不可,海運。集裝箱一發展就要有集裝箱機械,就有企業來買我們的設備。”,外貿和港口裝卸設備的更新換代,為振華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市場形勢大好,大家知道開拓市場是企業的第一要義,有了市場,市場會幫你招攬人才;市場會幫助你得到資金;市場會幫助你獲得技術;市場會幫助你進行改革;“市場”就是企業的 “天”,當年我們抓住了這個機遇,艱苦奮鬥,巧計出牌,使這個“五無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產品走向世界,力挫群雄,成為國內外機械製造業公認的一個龍頭。」

一半在天,一半在人。“世人任何一個成功都是天和人,就是天人合一,我說哪個能成?是老天爺幫我們一半,自己努力是另一半。”方向有了,下面就是個人努力了。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1992年上海振華重工公司成立,沒有廠房,沒有資金,沒有業績,沒有辦公室,沒有管理人員和科學技術人員,沒有工人。。。

“我當總裁,不幹別的,就是支持別人發展。”

管彤賢抱著最大化發揮人的力量的理念,一一解決創業初期面臨的困難:沒有車間就向兄弟單位暫借;沒有錢買新加工設備就去買二手貨(1996年以前,振華沒有買過一臺新機床);買不起轎車,就借一輛來接送賓客;會議室也是暫借,辦公室狹小就把資料櫃釘在牆上(不落地)。總之,天無絕人之路,大小難題均有辦法化解。要慷慨付出,集中精力做的就是做好產品,用高質量產品這個“活廣告”向世界宣告:ZPMC(公司縮寫)進軍世界市場的戰鼓打響了!

同樣面臨時代的大機遇,振華卻可以脫穎而出、一枝獨秀,而同行如德國的克魯伯、美國的帕山口、法國的加提、英國的莫里斯、日本的三菱三井、韓國的三星現代等廿餘各有自己特色雄踞一隅的大型集裝箱機械製造商,一個一個的挫敗,退出市場的這個領域,可見振華是有自己的絕活的。

「上海振華有自己的近卅項“獨門武器”,有自己的“絕活兒”,有不勝利不罷休的“倔強性格”。敢於“離經叛道”,敢於“與強爭峰”,敢於“勇探險阻”,敢於“違規出牌”一往直前。」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管彤賢講,初期的振華公司任用幹部不講年齡大小;不講學歷高低;不講資歷厚薄;不講專業對口(實情是不如此則找不到幹活兒的人);只要你肯幹能幹,我們都吸收...

他精心設計出一整套的激勵機制,而且全部靠員工自願選擇。那時候管彤賢手下有四五萬名員工,而一線工人佔到了90%以上,僅電焊工一項就有7500人,但不管高級知識分子還是普通的作業工人,管彤賢都有本事讓他們發揮所長,協作起來共同做好事情。

振華每年砸下上千萬,重獎技術創新;後又設“振華功臣”,發百萬大獎。獲獎者只看貢獻,不問職務、學歷。在管卸任前三年,振華實現了給每位白領骨幹人員加薪10%,連加3年。在其任內,骨幹人員未離開一人。

管彤賢強調,人才是買不來的,真正的人才要自己培養。國外的公司曾高薪來振華挖人,但員工都不為所動,因為管彤賢留住了他們的心。對於公司高管,管彤賢也不擔心他們跳槽,因為振華的事業平臺吸引人,做到了世界第一,再就是設立“功臣基金”,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而對於學歷不高的藍領員工,管彤賢說,公司有一批學歷不高的“綠林好漢”一直任基地領導,用好這批人,公司事業才能有成,一臺起重機近2000噸,高70米,不是“行伍出身”,鎮不住。

振華每年兩次加薪機會,不看級別,不看學歷,管彤賢認為,學歷高沒用,關鍵是能不能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平時付出多少,直接反映到工資上去。所以加工資就是員工自己填一張表格:“能操心,能著急,能解決問題,出手快”。

業績自己考核,功勞自己評定。表格填完後將寫有姓名的一角封死,交到各部門。部門領導要進行兩輪打分:先不看姓名,完全依據所陳述的內容進行判斷,給出加薪的額度。第二輪,拆開姓名,對照此人的平時表現,最終確定加薪額度。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如果說管彤賢獨創的薪酬體系,是留住優秀員工的一個因素,那麼管彤賢的另一個舉措才是振華能夠牢牢拴住員工心的重要原因。

管理,待遇薪酬是一方面,真正站在員工立場上考慮他的前途和利益是另一方面。

“應該讓大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倡買書、讀書,去高雅的文藝活動,讓大家知道什麼是陽春白雪,和低級趣味脫離關係。旅遊也是提倡的,要去看看大自然,不能一直呆在辦公室裡。

企業開始發展,什麼都不談,就是想掙錢,沒錢是不行的。有了錢,必須要讓所有的人員都能享受到成果。我們當時一年淨利十幾二十個億,我總拿出相當一塊三分之一做福利。”

其中最讓員工獲得最大益處的就是學習和培訓,並直接和收入掛鉤。如振華每年組織兩次外語考試,請外國人來當考官。最關鍵的是,通過考試以後,每人可以憑考試成績加工資600元到1200元不等,“享受兩年,每個月都加”。振華還鼓勵員工積極參加業餘學習,公司規定,凡考試及格者,學費一律報銷,其中MBA項目就連辦了十年,培養了大批人才。

當然,利他就是利己,振華的付出也收到了回報。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2006年美國舊金山新海灣大橋競標,該項工程用到的鋼結構高達4.5萬噸,動用電焊工1000多名。而且美方規定,在美國施工,電焊工必須取得美國焊接協會的技術認證。結果管彤賢多年前的未雨綢繆發揮了作用,振華成了唯一合格的競標方。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競標方中日本最有名的一家就是三菱,三菱早就派了一個組跟這個項目跟了8年,就要做這個。最後這個橋沒給三菱,給振華了,這三菱老闆氣壞了,當時就找美國人理論,結果還是沒轍。

2013年3月29日,為鼓勵美國民眾使用“美國製造”,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邁阿密港口的碼頭上發表演說。就在奧巴馬演講時,一陣風吹落了其身後起重機上懸掛的美國國旗,美方刻意遮擋的起重機上的“ZPMC”及“振華”漢字標誌因此得以用本來面目現身演講現場。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管彤賢表示,我在振華幹了18年,我從來不接受矛盾鬥爭這個觀點,所謂的鬥爭是源於權力。可是沒有一個單位、沒有一個企業是靠鬥爭起家的,都得協調、都得合作。企業是幹什麼的呢?企業是盈利的經濟組織,經濟不是政治。我們振華有一個原則大家都知道,我提倡人們又要法治,又要人治。因為你全按法規來辦,這企業就死了。

“我這人有個特點,我最能拿得住主意,我永遠在最麻煩、最困難中做出決定。當然我們振華能走到今天,也是整個團隊的努力,任何一個企業,你要有三兩個、三四個人真正能夠團結起來一起就沒事,這個團隊非得跟你走不可。假如人權全在你手上,別人怎麼能有想法?企業怎麼能發展?所以今天有些事情我們就是一個核心,這個核心要正確。這個國家如果沒有福利,他自己就想腐敗,他自己不想別人,只想自己發財致富,那怎麼帶別人發財致富?”

誰說國內沒有管理大師呢,在同樣的環境下,你讓日本那幾位過來試試,誰更厲害?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振華港機的江湖地位離不開自身的“硬功夫”:如今振華有數十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頂尖技術:世界首創雙40英尺集裝箱起重機,生產效率可比傳統設備提高50%以上;全自動化雙小車岸橋,高矮兩隻小車分別解決了卸船要高、裝車要矮的矛盾;世界首創的採用GPS技術的集裝箱起重機,精度可以達到15毫米;世界首創的大梁升降式岸邊集裝箱起重機;振華最多的時候一年可以做300臺集裝箱岸橋(日本製造業巨擘三菱重工一年只做十臺,其它各家也差不多),六百臺場橋。。。

"要維持企業轉型的動力,還是要持續創新,而要創新,就要永遠保持學習的狀態。"

儘管已是耄耋之齡,可管彤賢對時代的最新變化依然保持著敏銳。他認為馬雲提出的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的結合就很值得關注,要把互聯網看成生產關係,而不是僅當做一個生產力,把智能注入到互聯網去是大氣候。

五十九歲白手創業,七十歲打遍世界無敵手

年輕時,管彤賢喜歡看芭蕾舞、音樂劇,但當時沒有機會,現在有機會了,又沒有時間。他曾把好的芭蕾舞、音樂劇的版權買下來,刻成光盤送給公司高管,另外他還喜歡送給人書,《中國通史》,每個高管都有一套。

“我沒有崇拜的人。”管彤賢說,“我這個人,這一輩子,一生不欠情,唯一欠的就是我的母親。她讓我懂得堅強,我落難時,身邊許多人都和我劃清了關係,只有她沒拋棄我。老太太活到101歲,2002年剛去世,生病的時候我在上海,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最後,老方建議年輕的朋友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平常要少看手機,多看點書,少關心明星網紅八卦,多瞭解一下過去和現在的時代精英,看他們如何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人生不能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