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窮帽 拔窮根 他們的做法被貧困戶點讚!

摘窮帽 拔窮根 他們的做法被貧困戶點贊!

網絡圖

公益性崗位保增收 貧困戶送錦旗表感謝

近日,在界首市光武鎮黃寨村新村部門前,建檔立卡貧困戶黃金超、黃金民、黃管理三位殘疾人共同把一面印有“心繫貧困戶、奉獻真愛心”的錦旗送到村部,表達他們實現公益崗位就業務工的喜悅和感激之情。

光武鎮黃寨村是2017年貧困出列村,又是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村內貧困戶年齡大、技能少、動力弱,技能型就業崗位和外出轉移務工困難,影響短期脫貧致富和激發內生動力的目標。貧困村發展、貧困戶脫貧,長期靠產業、短期靠就業。針對以上問題,黃寨村在光武鎮黨委政府和界首市人社局、水務局、林業局、公路局等等單位的指導下,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全力解決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零就業”問題。

黃寨村扶貧車間招商企業為技能型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光武鎮黃寨村就業扶貧車間招商企業惠鑫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訂單生產外貿服飾的服裝企業,總投資60多萬元,安裝電動縫紉機50多臺,年加工銷售外貿訂單服裝16萬多件,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3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人,工人平均工資3000多元,最高可達4700元,目前公司還在加緊培訓新上崗員工20多名。在這家企業務工的貧困戶大部分都是通過技能培訓的技能型工人,能夠熟練的掌握縫紉技能,全年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

針對非技能型、年齡偏大的、動力不足的貧困戶,黃寨村開發了94個公益性崗位,涉及光伏發電維護員、圖書管理員、鄉賢理事會、護林員、護路員、護河員、防火員、環境衛生等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適中、勞動技能要求不高的公益性崗位、根據每個人的自身條件和專長來進行崗位分配,每人每月收入可增加500元,全年務工收入6000元左右。

通過公益性崗位的開發,既解決了公共環境和服務設施無人管護的問題,又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家門口實現就近就業。黃寨村在近兩年的扶貧工作中,還加大產業到戶特色種植和養殖的扶持力度,形成了產業+就業+保障的立體化脫貧攻堅發展格局,全面提升了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徹底掃除了坐在牆根曬太陽、等著政府發救濟的惰性思維。

(宋海洋)

舒莊:“戰區”作戰“摘窮帽”產業興旺“拔窮根”

近日,走進界首市舒莊鎮大顧村,處處是喜人的景象:村頭的扶貧車間人頭攢動、機器轟鳴;環繞小村的溝塘荷葉田田,荷香撲鼻;村民房前屋後的鮮花嬌豔綻放,美不勝收。

“俺大顧村變化這麼大,做夢也不敢想呀。”脫貧戶楊繼建對大顧村的變化感受真切,“去年俺家脫了貧,往後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啦!”

像大顧村一樣,該鎮2個村順利摘掉貧困“帽子”,在這場向貧困宣戰的全民戰役中,該鎮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鎮之力向脫貧摘帽發起衝刺。

舒莊鎮分管扶貧的專職副書記尹偉告訴記者,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鎮上下咬定目標不放鬆,黨員幹部撲下身子,圍繞脫貧目標精準發力,真扶貧、扶真貧,實幹幹實“摘窮帽”,攻堅克難“拔窮根”。

該鎮實施戰區作戰,成立10個項目攻關組,科學分解脫貧攻堅任務,每組分別由一名黨委委員或副鎮長長任組長。黨委書記、鎮長以上率下帶頭幹,推動了全鎮各級幹部謀實招、幹實事、求實效。全鎮3個貧困村、4個非貧困村,全部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同時,該鎮在貧困戶原有幫扶責任人的基礎上,配備了7名素質高、肯吃苦、事業心強的同志擔任“信息員”,每週帶著任務、帶著感情入戶走訪。開展農村黨組織“爭星晉位”活動,樹立一批紮根基層、甘於奉獻的扶貧典型。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該鎮精準發力,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全面實施產業幫扶、公益崗位、金融扶貧、光伏扶貧和扶貧車間“五個全覆蓋”,確保了貧困群眾增收有渠道、致富有門路、脫貧能持續。

該鎮將產業扶貧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扶持自身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引導其發展投資少、風險小、發展快的種植養殖及加工項目。建起8棟扶貧車間,覆蓋所有貧困村。扶貧車間引進藤編、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就業600多人,讓貧困戶在家門口有活幹,有錢賺。

以發展促脫貧,以脫貧促發展。該鎮注重在脫貧攻堅中謀劃新發展,走出了一條後發趕超、富民強鎮的脫貧之路。

(姚易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