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長必讀丨新高考下如何開展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涯規劃教育

老師家長必讀丨新高考下如何開展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涯規劃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在我們過去的教育中一直缺失,直到近幾年,才被重視起來。

先來看這樣一組調查數據:

1、在學校裡,你最希望得到怎樣的評價?

25.52%的孩子希望被評價為“人品好,值得信任”;22.54%的孩子希望獲得“積極熱情,熱心為大家服務,有公益精神”的評價。相比之下,只有11.21%的孩子希望成為“學習能力強,讓人仰望的學霸”。

2、你最喜歡什麼樣的課堂?

79.22%的孩子表示:他們喜歡能夠啟發自己思考的互動式課堂,可以分成小組討論、實踐,有分享和提問的機會。7.66%的孩子最喜歡“老師侃侃而談,從頭講到尾”;10.08%的孩子最愛課堂上的“各種多媒體手段”。

3、當你遇到困難或無法完成某件事情時,你希望父母怎麼做?

42.65%的孩子表示遇到困難時,希望父母“冷靜地和我一起解決,並不因此限制其他活動”;23.49%的孩子表示“雖然我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也請對我的付出和進步給予肯定”。

4、課外想進行什麼樣的學習活動?

24.8%的孩子希望“與父母和朋友到處旅行,開拓眼界”;20.46%的孩子希望“多看自己喜歡的書和資料,拓展知識面”;18.32%的孩子想要“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

5、你希望通過學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或者過上怎樣的生活?

48.71%的孩子表示希望將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實現自己的夢想”;15.41%的孩子希望“有一份受人尊重而有前途的工作”;6.19%的孩子希望“過上有錢而富足的生活”。

可以看到,這些孩子們雖然天真稚氣,卻有夢想、有探索實踐精神。

但是,當我們的孩子充滿自信地說出“長大了想幹什麼”時,又有幾個大人認真對待、認真思考過他們的回答,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呢?

老師家長必讀丨新高考下如何開展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涯規劃教育

再來看看這樣一組數據:

1、在高考志願填報階段

僅有2.1%的中學生對所報學校和專業表示“非常瞭解”;

有35.5%的中學生表示“不太瞭解”;

有10%的中學生甚至“完全不瞭解”。

2、在中學生挑選志願學校和專業的方式

有66.1%的中學生將“學校知名度”作為填報志願的第一考慮要素。

3、在高等教育階段

有42.1%的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

有65.5%的大學生表示若有可能將另擇專業。

4、在大學畢業就業階段

有40%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學錯了專業;

有65%的畢業生跨專業選擇職業。

可以看到,相較於小時候,好像長大後的孩子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學習、工作、生活中也逐漸出現了很多的不滿與後悔!

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生涯規劃教育對每一個孩子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孩子學會選擇,培養孩子理性分析、選擇和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合未來發展需要,生活幸福。

在一些發達國家,生涯規劃教育一直倍受重視。

美國在學生六歲時就開展生涯規劃教育;

加拿大采取“讀書-工作-讀書”的職業教育方式;

英國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段分階段開展生涯教育;

新加坡設有專門的中學“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網絡系統;

日本在高中擴大職業課程選修課。

老師家長必讀丨新高考下如何開展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涯規劃教育

而我國,直到最近幾年,隨著新高考改革的到來,生涯規劃教育才逐漸受到重視。

因此,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者們要抓住機會,突破現有的教學模式去探索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方式,做好高中教育、大學教育、社會環境三個階段的銜接。

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推進呢?

1、將生涯教育設為獨立學科課程

高中三年設立專門系統的生涯規劃課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讓學生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興趣傾向,科學地選擇選考科目和專業,制訂個人修習計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最佳人生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奮鬥目標作行之有效的安排。

2、將生涯教育融入到各學科課程中

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不僅要培養學生生涯教育相關的知識、技能以及態度,還要培養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這些技能的培養不是獨立或割裂的,而是與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教師在學科活動設計上有機地將生涯發展能力與學科學習結合起來,使得學科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渠道。

這樣做,學生能輕而易舉地瞭解到各種與學科有關的知識應用與職業,一旦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的話,他們的職業興趣開始在學校裡慢慢萌芽,這樣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樹立職業願景,能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3、社區和大學發揮重要作用

社區、家長和大學是生涯教育重要的資源和力量。如邀請家長來校瞭解學生選課、大學報考和學科特長等等,有時學校還要學會挖掘家長的資源,邀請他們以從業者的身份與學生分享工作經驗和經歷,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和教育。

4、適時的輔導和介入

學校為不同階段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輔導和諮詢,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路徑。如在高中三年級參加什麼學科學習和考試,如何選擇大學專業等等。讓學生清晰地知道“我是誰?我去往何處?我如何前往?”,基於每個學生特點和興趣 “量身定製”的一人一課表自然而生,在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同時,促使學生的生涯定向越來越清晰。

良好的生涯規劃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明確人生定位和生涯目標,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規劃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編輯小天工作的天學網作為一家做教育的公司,致力於做智能時代新教育的領導者,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就特別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天學網智能學科產品既服務於學科,又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幫助老師、學生進行教學行為與學情數據收集、分析和反饋,實現針對性教學和個性化學習。一直使用天學網《聽力滿分》系列產品的老師們感慨到:過去的英語教學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而現在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未來,天學網願與所有師生、家長一起,幫助每個孩子成就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