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真做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对考重点大学有用吗?

学法宝典


如果生命还剩8年,我们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导语:巨额利润之下,教辅市场正成为各方力量角逐的“战场”。市场与权力合谋,共同铸就了一条从教辅编写到出版销售的灰色产业链:链条一端是深陷题海的学生,而另一端则是资本利益与教育腐败。

我的青春是七彩的……教辅

又是一年高考时。在一波又一波的回忆杀里面,永远不会缺席的,就是各种各样教辅资料。

不管是00后、90后还是80后,我们的青春可以没有鹿晗、吴亦凡、TFBoys,也可以没有抽烟、喝酒、打架、堕胎,但绝对不能没有薛金星、王后雄、任志鸿和曲一线:

中学教材全解、教材完全解读、优化设计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他们背后的男人就是教辅界F4。图片来源:小猿知道

被厚厚的题海教辅支配的恐惧化身为段子,满满都是高考亲历者坚强不屈、大勇无畏的奋斗精神:

如果生命还剩8年,我们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如果生命还剩5年,我们做《三年高考两年模拟》。

如果生命还剩1个月,我们做《考前一个月》。

如果生命还剩1周,我们做《快捷英语周周练》。

如果生命还剩1天,我们做《突破天天练》。

如果生命还剩45分钟,我们做《一课三练》。

如果生命还剩10秒,我们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教辅不只是情怀和回忆,更是求学路上的刚需。教辅考试类的书,上课、考试必须得有一本,又不方便从图书馆和同学朋友处借阅,父母更不会吝于出钱帮买,教辅成为巨大的“刚需”。当当网在2016年初发布的《2015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显示,90后下单最多的书中,7成是教辅。教辅市场冉冉兴起。

教辅产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事实上,花钱买教辅资料是近二十年才兴起的事情。一位1985年参加高考的前辈告诉土逗,当年的考生只有少量的油印资料,都由老师一个一个字刻下来,可能一个月才有一张试卷;日常的练习题由老师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自己抄下来做。复习也主要是看教材,基本没有教辅资料一说。

北京市石景山区市民李秀珍回忆了自己在1990年时为高三的女儿备战高考的投入,她当时也基本没在复习资料上花钱:

“资料都是发的,卷子也都是老师印的,没让家长额外掏钱,老师经常给孩子加班补课,有时候晚自习回来天都黑了,这个都是不收钱的……那时候市面上没有那么多教辅书,更没有家教,孩子全凭自己在学校下工夫。”

——《30年的高考成本变迁:5毛钱到5万元》

资深教育出版人李朝明记得,在1990年代,教辅材料都是通过新华书店系统统一征订和发行的,国家也会控制定价。这样既能保证教辅材料的销路,又能保证学生得以负担和使用基本的教辅材料。

1990年代末,私营书商开始大举进军教辅市场。原先由国家统一征订发行的教辅材料被诟病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浪潮席卷全国,市场成了配置教育资源的主要力量。

家长在西单大厦为孩子选购教辅。图片来源:竞报

进入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国标教材出版多样化,教辅市场更加勃兴。李朝明回忆,不少非教育领域出身的生意人积极投身到这一资本的蓝海中,在逐利这一终极目标的驱动下,用密集的资本投入、严苛的管理和效率最大化的方式生产和销售教辅材料:

我至今还记得去山东梁山某公司调研的情形,他们的生产流水线,以及附着在流水线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规章制度,令我们望而却步。他们对质量的要求,对责任的要求,近乎严苛。……他们对每个项目成本精确计算,确保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市场,以加速拓展市场空间。对于他们,哪怕只有2%的盈利,他们都会拼力去争。

——中华读书报 《教辅之问:我亲历的教辅那些事儿》

应试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教辅市场的“刚需”。现实中,许多教科书存在语焉不详的情况,而升学考试的难度又超过了教科书,所以“吃不饱”的学生纷纷“投奔”教辅书。据统计,安徽省中小学生,平均每人每年花费300元购买教辅。

教辅市场百花齐放,但潘多拉之盒也随之打开了。教辅书在课堂上“反客为主”,学生不再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老师也因此被教辅书捆绑,教学思路完全跟着全景式设计的教辅书走。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业负担愈发沉重,家庭的经济支出与日俱增,而老师要么对心思不在课堂上的学生无可奈何,要么因为筛选、研究、教授教辅的内容而心力交瘁。

而与此同时,教辅图书市场也孕育出了行业寡头,其盈利状况令人咋舌。策划编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共有650余位员工,其法人代表卫宝权名下还有11家公司,涉及教辅、印刷、纸业和茶业等板块,是真·大老板:

“曲一线”老板卫保权的关系图。图片来源:天眼查

推出《教材全解》系列的薛金星也hin厉害,名下产业不仅有教辅,还涉及酒业、传媒和通信技术等领域。

以“志鸿优化”为核心品牌的世纪天鸿更是于2015年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据其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8亿元,其主营业务图书出版的收入占比为8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136.5万元,毛利率为29.35%。教辅市场的盈利空间,可见一斑。

教辅市场有多大,就有多乱

教育类图书已经占据了我国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图书出版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以教辅为主的中国教育类图书市场份额近50%(该比例在美国仅28%),教材教辅业务成为中国出版传媒企业的主要业务支柱和利润来源。业内人士根据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推算,中国教辅市场产值至少300亿元。

出版商、新华书店、学校乃至教育官员都盯上了教辅这块“肥肉”。他们层层加价,或合作或争斗,铸就了一条从教辅编写、出版到销售的灰色产业链。

教辅生产链:一书多号,东拼西凑,一天一夜编本教辅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教辅是由民营出版公司出版的。他们占据了整个市场80%以上的份额。这些教辅书商大都有相对成熟的渠道销售图书,但他们不具备出版权,因此必须与国有出版社“合作”,前者一般向后者支付书号费、审稿费、管理费等费用。

名义上是“合作”,实际上就是国有出版社在“卖书号”——他们只负责收钱,几乎不“插手”书籍的编写与销售。这给民营出版公司留下了充分的“自由”,他们本着逐利的目的,尽一切可能压缩生产成本。

“一个书号在北京地区的市场价约为1.5万-2.6万元,每本书还要付给责编编审费”。“如此推算下来,基本就不赚钱了,所以出版商少则五六本书共用一号,多则十几本书共用一个书号,就成了教辅界公开的潜规则。”

以“曲一线”图书为例,其旗下的畅销品牌《5年高考3年模拟》涉嫌存在一号多书行为,例如,其“高考英语”教辅书,分为广西、福建、安徽等地方版本,尽管书的名称、页码、内容等各有不同,却共用同一个ISBN书号;还有图书在书号不变的情况下,把内容和书名略作改动,2010年、2011年的旧书摇身一变,就成为最新版本。

——方圆 《教辅市场到底有多乱?》

此外,为节约成本,有的民营出版商东拼西凑,剪剪抄抄,甚至廉价招聘参差不齐的大学生兼职,就能凑出一本教辅书。

“书名改了,封皮改了,其实内容都是东抄西摘凑来的。书商为压缩教辅成本,通常找兼职大学生来选题、做题和校对。”跟着民营书商编教辅书的邵某介绍。

最终,这些盗版教辅书混进了各地中小学。2013年2月28日,吉林四平文化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对某中学书店进行突击检查,店内《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中学教材全解》等5万册(套)教辅材料均为盗版。

如果没有市场化,你就没那么多题要做

沉重的书包、倚叠如山的教辅、永远做不完的题目,构成了无数中国孩子平凡而沉闷的学生时代。学生们在一套又一套的教辅书中花费了金钱,也耗费了时间。而最终,这一切都化作钞票,流入了政府官员和教辅书商的口袋。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制度无疑是教辅市场肆意生长的土壤。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学生为了提高应试能力,不得不题海战术,而这恰恰给教辅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意。只要学生还需要做题,书商们就会绞尽脑汁、马不停蹄地出题。

另一方面,教辅市场的兴盛又反过来加剧了应试的激烈程度。别人多做了一套题,就可能多考好几分,而想要避免这一切,就只有去买更多的教辅,刷更多的题。就这样,卖教辅、刷题演化成了一场人人自危、充满焦虑的军备竞赛。而教辅商贩,以及在其中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幕后之人,才是这场比赛的终极赢家。

这些发给农村学生字典并不是国家明确要求采购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而是湖北当地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所谓《学生新华字典》,其中,字典中的差错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20倍。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教辅市场化的背后,是对教育公益性、公平性的破坏。市场与权力合谋,不断制造粗劣的商品,抬高价格,试图从中国的2亿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身上,榨出尽可能多的油水。就这样,教育从公共物品变为商品,从人人可以享有的公共资源,变成了少数人的私有财产。

浸淫教辅出版业25年的资深出版人李朝明曾经振聋发聩地“四问教辅”:

问题之一,教辅是不是成了异化学生成长的嫌疑工具?学生从教辅上学到五花八门的应试技巧,在应付考试上游刃有余,最终却连简单的请假条和请示报告都不会写,这应该吗?

问题之二,教育公共资源该如何配置?当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变成牟利的生意和砸钱的竞赛,这公平吗?

问题之三,如何解决好教辅配置问题?即使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辅也成为某些人眼中教与学的竞争性、排他性必需品,完全与义务教育普惠大众的本质相悖,这合适吗?

问题之四,教辅功能考试化背后的死结该由谁来解开?辅助学习本应有很多种方式,但教辅变得只能“辅”应试,否则就是死路一条,这科学吗?

在土逗看来,这四问不仅是是在问教辅,更是在问唯升学考试是从,并且严重市场化的中国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级学校的师资建设中,完善教科书的编写,探索更公平的考核多元化方案,并由政府统一免费提供合适的教辅材料,未尝不是应对之道。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本该为大多数人服务,而非少数人。

1、方圆:《教辅背后蕴藏巨大利益空间 推荐目录或成“摇钱树”》

2、方圆:《教辅市场到底有多乱?》

3、中华读书报:《我亲历教辅的那些事儿》

4、财新周刊:《失守的教辅产业链》

美编:黄山


土逗公社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目前在教辅书中的地位非常高,堪称是参考书中的“老干妈”,几乎到了风靡全国的地步,那么这书到底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认真做完对于考重点大学有帮助吗?

首先,你要搞清楚《五三》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五三》其实是最开始是北京教育背景的,出版社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背靠北京教育资源,出来的参考书无疑会给人一种权威性。而且这个书的编排有非常适应全国高考的形式,那几年分省命题,它出过很多不同的版本,比如安徽版,浙江版等等,这形成了它巨大的规模——从市场角度来说,一个产品一旦形成了巨大规模,

并且保证一定质量,就容易有所谓的“航母效应”,而《五三》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航母。


我之前说,一定的质量,这个很重要。


其实《五三》的编排没有什么新颖之处,无非就是以一轮复习作为蓝本,然后把五年的高考题目,三年的各地模拟题按照章节做了一个汇编。这样的编排以前也有不少书来做,但《五三》无疑是其中做的比较好的一个。

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五三》的策划公司,曲一线早年邀请了很多北京的名师团队,以及北京各大高校的学霸联袂出场,为《五三》站台,不仅仅是编排,也有做题和纠错。这个就是我们之前说的,背靠北京的优势教育资源。


长此以往,形成了好的口碑,这时候的《五三》,也就成为教辅界的一面旗帜了。


以上,我们讲的是《五三》的历史渊源以及优势。那么,这样的·书真的适合每个人吗?


不一定。


实际上,《五三》是一本定位中上档学生的教辅书,也就是在省重点中学(每年至少10个北大清华)的90%的学生,较好中学(每年10%的985,30%的211)的前60%的学生适用,但是你想想,大部分中学都是普通学校,学生水平普遍一般,这样的学生做《五三》绝对是费力的。


因此,正确使用《五三》的一个标准套路是:高一高二在优秀中学学得可以,知识没有太大漏洞,普通难度的数学题能做到110以上(这是底线),然后你高三估计会遗忘,这个时候做《五三》,帮你迅速捡起知识点,然后用高考题迅速建立应试能力。


《五三》的知识点覆盖还是非常全面的,这是它的优势,因此对于学有余力的真正精英的学生来说,它是高一高二超前学习的利器。一般来说,做完《五三》,一轮不愁。


所以你问:如果认真做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对考重点大学有用吗?


如果你真的得心应手地做完,且吃透的话,很多学科即便不搞什么二轮复习三轮复习,直接上考场也能拿高分。


但问题是,还是像前面我说的:你的基础如果不行的话,根本就无法完成《五三》,或者是相当勉强,似懂非懂,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还不如回归课本,搞懂一些基础的东西对于你的学习或许更有帮助。


当然了,你的水平如果高到一定程度,其实做《五三》也是浪费时间,北京人大附和江浙沪的尖子生们,高三几乎没人做《五三》,都在搞竞赛内容,或者提前学习大学生内容。


总结说:《五三》对于考上重点本科帮助很大,但问题是你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完成。


坚持优质原创,向你分享我的经历和见解。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就请点赞和关注,并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吧!


佩子临


本人大学生一枚,初中用过三年中考两年模拟,高中也用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经历,以及认真做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究竟有没有用?



什么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是近五年高考真题集的意思,模拟是近三年全国模拟高考试题(各省市一二三模拟考,名校模拟卷)的意思。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看到同桌买了一套五三,跟风嘛,我也买了一套。买回来后,刚开始还有兴趣看几页,但是后来看着厚厚的五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都想吐了。可我的同桌就不一样了,她是个女生,每天屁股不离开座位,连吃饭时都捧着本五三,就差上厕所了。高考前,同桌的五三都翻烂了,我的比脸还干净。高考成绩出来后,差距很大,人家211,我普通一本大学。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给大家说,刷五三真的有用! 为什么这样说?大家都知道,五三分为A、B版。


★A版

A版注重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说白了就是知识点多,题目少。如果你的成绩不好还是要回归于书本,赶鸭子上架是不行的,知识点不懂还盲目做题,效率低下正确率也不高,反而降低自己的积极性。


★B版

B版大多侧重于习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你认认真真刷完整本,是非常了不起的,211、985不敢保证,上个一本还是没问题的。


凡事都要循序渐进,先刷A版,巩固知识点;再刷B版,从做题中查漏补缺。这样两者结合起来,到最后想考不好都难!


国内那些事



我说是有的。五三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以近五年的高考真题和近三年的一些优秀模拟试题作为练习题和例题的高考辅导书。很有代表性,因此也是很多学校选择的一轮、二轮复习材料。那么它为什么好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1、对课本知识进行框架式梳理,巩固基础。

我们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多知识都是零散的。前后的衔接并不是很紧密,这就造成了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没有对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也就是你的知识只是一块一块,没有串联起来。而五三它开篇就直接先对本章的知识列了一个整体框架,学生在跟着它的思路走的时候,头脑里的知识也就串到一起了,基础也就会更扎实。

2、习题具有代表性,有利重点复习。

五三所选的例题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说这一道题可能糅合了很多跨章节的知识,这是对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考察。而习题也是这个模式,这样有助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常常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预测命题趋势,有方向的复习。

其实高考出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必考题,有选考题。比如数学中数列和概率就换着考。而五三是很多专家学者教师对近几年来高考试卷的综合分析,是汗水的结晶。而事实证明五三的命题预测也是有代表性的。

高考基础知识是占大部分的,而五三的基础知识这块做的非常扎实。可以说,只要扎扎实实把五三做完,成绩一定会提上去的。

学有方法,考有技巧,优学优考策略致力于将学与考的最优结合。更多原创学法类文章,欢迎在公众号 优学优考策略 中阅读。如有其他问题,微信找到 “优学优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为好友,有问必回。


优学优考策略


作为一名高考过来人觉得我有一定的资格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首先我要明确回答你的是,如果认真做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对于成绩的提升确实有帮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

还有70天左右就要高考了现在无数的莘莘学子,在不断的准备着,最后一段攻坚战已经打响,在高考的复习当中,如何挑选一本好的复习资料出,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出你的意料,当年我高考时复习用的资料书就是鼎鼎大名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相信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听到这本书都非常的熟悉,他几乎可以说是高考复习资料书当中最畅销的一本了!


作为一本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最早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十年的岁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书的组成内容是,近五年的高考真题以及近三年的优秀模拟题,它涵盖了高中的所有科目,所以说无论是对于文科生,理科生都非常适合,其实我个人认为,往年的高考真题的话,很多资料书上都会有的,主要是因为它的解析比较全面,还有它的模拟题紧跟命题潮流,富有创新,其中还不乏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有些高考复习资料书,他们后面的答案都是泛泛而谈,甚至看了一遍,还不懂,但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书的答案解析,我个人感觉非常的到位,非常精细。这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


但是呢,可以说,市场上优秀的高考复习资料书非常多,让人眼花缭乱,我们也应该理性一点看待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个人认为,只要你选定了一本还可以的高考复习资料书,然后最重要的是认真认真认真去做完并且搞懂搞透,那么对于你的成绩都是有很大的提升的,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神话化,只要你分数提上去了,考重点大学也就容易喽!

以上就是个人的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最后,如果你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话,也祝愿你取得一个好成绩!


奈何学海无涯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高考一线的老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高三人人都在做题,但是有人考上了北大清华,有人只能上专科高职。问题不在于做这个题,而是怎样做这个题,只有下面这么做,才是真正的有效!

先来说说《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是几乎每个高中生都必备的“神书”,影响面非常大,多年来长期霸占着高考辅导资料的市场,是一本质量上佳的复习资料。

再来说说高考:高考命题者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其中主要是大学教授,后两者主要在命题者承担做题任务。而大学教授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他们的出题风格影响试题难度,因此,通过高考题能够研究出这些命题者的个人爱好,甚至是性格特点。

再来说说真题和模拟题的关系:对于理科类的科目,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以及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因此题型构建和思维建模非常重要,也非常实用。而这一点上理科的模拟题规律性很强,完全可以接近高考的要求,因此在把真题研究透彻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多做些模拟题,以巩固记忆和保持熟练的做题状态。

对于文科类题目,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就是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因为是人文学科,主观性很强,规律性很差,所以做模拟题的效果并不明显,有些模拟题的命题者,如果其思路和真题命题者的不一样,就会导致我们的解题思路离真题的解题思路越来越远。

举个例子:全国卷高考中曾经出现过四次对“背景”的考查,地方卷中的考查更多,模拟题中这样的题目也比比皆是。但是,由于全国卷命题专家理解的“背景”是微观、直接的,比如“汉朝外戚干政的背景就是母族亲属受到重视”、“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出现的背景”就是交通混乱;城市化发展等,而地方卷命题者往往理解“背景”是宏观的,往往从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思想等多家度分析,最终导致二者的答案大相径庭!

我是“赢在高三”,一个致力于高考研究和家庭教育的一线老师,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并点赞、评论,获得更多的教育咨询!


赢在高三


谢邀。先来回答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能够认真地做完五三,对考重点大学是非常有用的。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套教辅资料我相信每一个高考考生都接触过,几乎就是高考的必备书目。我们高三时候的复习资料就是五三,不只是我们,我们学校每一届都是用五三。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大学开学的时候竟然带了一整套五三。而且央视曾经做过一次调查问卷“影响你一生的九本书”,五三赫然在列,听说还拍过一部电影《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这足以说明五三是多有名气。



《五三》的优点在于,考生需要练习大量的高考真题以及模拟题,而五三正好完美的满足了考生的这一需求。它将各省市历年的高考题,模拟题整合归纳,挑选出优质的题目,然后按照知识点或者题型进行分门别类,呈现给考生。并且它把全书的知识点都进行了很好的归纳,形成一套知识体系。五三的题目比较综合,适合强化理解基本概念,使零散的知识点融汇贯通。这对考生是难能可贵的,使考生能够避免在无效题,劣质题上面浪费时间,更好,更快,更多的做好题。


而我个人还有一点看法是,五三更适合中上游的学生复习,而不适合下游的学生以及基础薄弱的学生使用。因为五三里面中等题和难题占了绝大多数,简单题较少,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需要的是练习基础题,简单题,所以五三是不适合他们的。但是对于中上游的学生来说,五三是很好的一套教辅,五三对于熟悉高考题,把握高考题的走向和规律,以及理解高考大纲,增强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果能够认真做完五三,把大部分甚至所有的题都能研究透彻,那么他就能达到985高校的水平了,我相信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祝愿天下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拼未来i369


我们高考的年代哪有什么辅导书啊!现在各种教辅书满天飞,加重了学生们的多少负担。

本人感觉:

1、对于学霸级的,根本不需要;

2、对于中等学生,有些用处,可以熟能生巧,多些解题思路;

3、对于一般的学生,用得着吗你,书本基础知识都没掌护好,解题思路岂不是无本之木?

通常来说,选什么样的教辅书应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程度相匹配。这和学校分各种班是一样的道理。

高考前谁都要刷题,一等生刷难题准备拿135以上,二等生刷综合题准备拿120以上,三等生刷基础题准备拿100分以上,四等生做好学校老师布置的题考到及格分就行了。

千万别信成绩靠刷题能提高多少多少的话。

学习主要是靠天赋的技术活,否则你一次高考哪有机会考上大学,都让复读生拿走了,是不是?

说完教辅书,索性再说说补课机构吧。

现在外面的补课机构多如牛毛,口号都一样:一线名校老师,收费死贵。

据我观察,可分两类,一类无差别收学生,只要交钱;一类选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第一类基本是骗钱的骗子,名校老师会去教那些成债差的学生,不怕被气死?再说真是名师他们也没经验教差生。不信你去看那些机构的所谓的名师,都是些初出茅庐的年青人,很多是学教都不招聘的才毕业不久的一般大学的毕业的学生。为什么机构敢这样呢?因为你成绩差好糊弄啊!

第二类靠谱些,但他们也不过是做些锦上添花的事,老师的安排上不会那么随意(你们分辨能力要强一些),但你得到的肯定比你付出的少。

你肯定会问:那我想提高成绩该怎么办呀?

有个建议:如果你真心想学,去上网学习吧,

理由如下:

1、可自主选自己想学的,不懂时还能反复学习直到懂为止。

2、网上教师还真的是名校名师,如假包换(如李永乐听说过吗?),这就能保证教的质量。

3、收费相对来说便宜太多了。

4、随时都能学,节约不少花在路上的时间和金钱。


江山狂想曲


全刷完211绝对没问题,刷完全弄懂顶级985吧,能有毅力刷完整套5.3的人本身就应该是天之骄子吧,哈哈。

题主在这问还没进入行动,估计题主的层次还没进入学霸级别。在这要说基础不好的话,5.3后期根本刷不下去,毕竟刷的过程对智力时间心态都是极大的挑战。刷到一半的时候会挺奔溃的,得咬牙挺过去。刷5.3没题主说的那么容易。

最后说个实例给题主吧,高考坐标浙江。我当时刷完差不多半套上了个211,高出一本线75分。闺蜜刷完3/4套考上了浙大,高出一本线近100分。还有个基本做完了自主招生进了北大。我们学校理科一本线上线率75%左右大家都刷5.3。

考试爆款你值得拥有


调大调


有人评价这本书为"创世之奇书"由此可见这本书对于高考考生的重要性!

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拍电影了,好像是去年拍的!

看到这本书对高考考生的影响了吧!这本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在08年共同出版高考书籍,一直是高三学生的最爱,陪伴了多少人的高考岁月!


王同学简谈

这本书是众多命题专家们的心血,能深刻的反映出高考大纲!所以如果你能对这本书上面的题目深刻理解,那么恭喜你,双一流大学、C9高校在向你招手,还在等什么,赶紧买本书去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