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THIS WONDERFUL LIFE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兩極化的社會里,

一方面想要追求儘可能輕便小巧的商品和輕鬆愉快的生活,

另一方面卻將自己置於前所未有的重壓之中。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每天,城市裡都會上演著關於奮鬥的勵志故事,不論故事的腳本如何變化,壓力總是繞不開的衝突。

身背養家重擔,在人到中年時突然因為行業鉅變、公司併購而失去工作;

工作佔去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留給感情的時間太少,家裡一直在催找對象。

之前,覺得應該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現實啪啪打臉。只能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接送、陪讀和輔導,對我們家長的經濟、精力和學習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因為學習的事情,和孩子的關係也經常劍拔弩張。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不僅生活喜歡給我們出難題,編劇們也鍾愛給角色製造壓力。沒人會喜歡壓力,但壓力卻能揭示最真實的自己。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羅伯特·麥基:

“他們不得不作出越來越艱難的冒險的抉擇和行動,逐漸揭示出其真實的本性,甚至直逼其無意識的自我。”

就像電影《教父》中的麥克,在重壓下的一次次抉擇。有著遠離黑幫理想的他卻在一次次復仇中,成為了冷酷的新一代教父。

每次選擇都是在重大壓力下,他必須從中間選擇一個,但選擇的依據,還是自己內心的願望。

這個時候人性就流露出來的,他跟各種壓力抗衡,與各種慾望糾纏。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各種壓力與內心衝突形成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可能與壓力狹路相逢,尤其是在我們深陷自我困惑之時,壓力更是變得異常強大。

對職業生涯和人生道路迷茫,

對自己獲得愛和親密關係的能力感到迷茫。

可能追溯到與父母的關係,

早期學業的競爭,

曾經的理想和挫敗......

這些經歷都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埋下了衝突的伏筆,它們就如同潛伏在休眠火山下的岩漿,隨時準備著爆發。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壓力會殺死人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Kelly McGonigal做過一個關於壓力的研究,歷時8年,追蹤了近3萬美國成年人。

研究表明:

那些會經常失眠、內分泌失調的參與者,更容易誘發癌症或心臟病,最終使得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3%,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研究人員表示:

在追蹤參與研究的死亡案例中,那些過早離世的人是認同壓力有害健康的,但還是沒有逃過壓力的重壓。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壓力會讓我們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而這也是慢性壓力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原因之一。

但為什麼有一部分人,每天在高壓力環境中工作,卻仍然可以保持健康?

我們知道,當面對壓力事件時,我們的腎上腺素會飆升,身體會進入應激狀態。心率加快、血管收縮、呼吸急促,身體開啟防禦模式,做逃跑或戰鬥的準備。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同時,在驚恐、焦慮等情況下,腦垂體還會釋放一種激素——催產素。催產素的分泌主要受神經反射性的調節,男女皆可分泌。

催產素是天然的抗炎物,還能幫助血管在應對壓力時保持放鬆。作為一種神經性激素,催產素還可以很好地調節大腦的社交本能,促使我們與別人交往。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從另一個側面看,壓力能點燃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可以更快地分析、感知到事物,讓我們的注意力更集中。並且,在催產素的作用下,我們會去積極建立和強化社交紐帶。

某種程度上說,壓力更像是我們追逐更好生活路上的一罐紅牛,但如果喝太多,身心都會招架不住。

生活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就如同空氣不能沒有氣壓。

如果我們能把壓力調整到一個自己身心可以適應的範圍,壓力就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強大驅動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光是活著,就已是竭盡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