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接一個都死了,你怎麼還好意思叫《活著》

再一次讀餘華的《活著》,依然是痛是疼是淚,是無力抗爭。這本書帶著一個時代的烙印,沒有經歷過的人或許沒有資格去評判,而且這部神級之作,已經被太多人解讀,吾等小輩實在不敢造次。但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閱歷,讀完此書還是有一些個人的見解,實在不吐不快。

一個接一個都死了,你怎麼還好意思叫《活著》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年輕時候的福貴,吃喝嫖賭,十足的紈絝子弟,敗光了家財,落魄成租田的佃戶,卻正因為如此,福貴保住了一命,接收他家產的龍二被砍了頭。以至於臨死前龍二還在咒罵福貴,我是替你死的.

一個接一個都死了,你怎麼還好意思叫《活著》

春生和福貴一樣被抓了壯丁而躲避了死神,後來居然機緣巧合當上了縣長。正因為縣長的身份,女兒難產失血,有人排隊獻血,從而保全了姓名。也同樣是因為先生的身份,他被批鬥被責罵,最後不得已選擇了吊在大樹上結束生命。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一個詞----貪官。福兮禍兮,如何評判?

  • 大難不死,不一定有後福

福貴輸光了家產,所以沒有被當成地主處死;福貴被抓了壯丁,打了兩年多仗,沒有被打死。福貴回到家鄉以後,看到一雙兒女和自己的女人,以為大難不死,後福就要來了。然而,並沒有,什麼都沒有。他依然家徒四壁,依然背朝黃土面朝天,不僅沒有盼來福,反而盼來了加人接連的死去。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其實這是佛家的一句話,後多被運用於文學作品中。說的是因果,你有大難,在佛學上說就是你化了一定業力,所以以後報應就少了,就有福緣了。可是很多人即便大難不死,依然沒有“福”。此時“福”在哪,可能只在心裡,經歷過生死的人,才能看淡外物看淡錢財,內心的珍惜與平靜,才是最大的福。

一個接一個都死了,你怎麼還好意思叫《活著》

  • 小人物的無力感

有慶的死是整部小說的高潮,也是福貴家悲劇的開端,賺足了讀者的眼淚。我甚至可以看到抽血的醫生面無表情的白眼,完全不顧這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已經臉色蒼白手腳發軟,還諷刺的說著,誰抽血都會暈。即便有慶最後變成了一具小小的冷冰冰的屍體,他們也只是會慶幸救活了縣長的女兒吧!

聯繫鴻茅藥酒事件的醫生,小人物的無力感更加明顯,沒有錢沒有地位沒有關係,我們拿什麼對抗?

一個接一個都死了,你怎麼還好意思叫《活著》

  • 無論如何要活著

最後終於說到這本書的精神內核,即便父母妻兒接連死去,福貴依然堅強的活著,活的自然活的灑脫。他只是一個拉著老牛的農民,或許談不上對社會有多大的貢獻,但是作為一個人,活著,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一個小故事講:海水退潮後,大量的魚被擱淺在海灘上。一個小男孩見狀,開始拾起魚一條一條地往海里扔。一個路過的人不理解:“這麼多魚,你救得過來嗎?”小男孩一邊救魚一邊回答說:“這條魚在乎!”隨即又將一條魚仍回了大海。

“這條魚在乎”,我們就是那條魚,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自己都在乎,所以無論如何,都請好好活著!

一個接一個都死了,你怎麼還好意思叫《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