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南充市大北街小學 文麗

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看過餘華老師的《許三觀賣血記》,記得當時是哭著笑著笑著哭著看完的,如今再讀《活著》幾乎就是哭著讀完,好幾次忍受不住心中的悲傷而放聲痛哭,作者用最樸實無華幾乎平鋪直敘的語言塑造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讀著讀著,他們已經不是餘華老師小說中虛擬的人物了,感覺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個個非常熟悉的朋友甚至親人,那麼牽動我的情懷,為他們幸福而幸福,為他們無助而傷痛,為他們在一次次沉痛的打擊後最終緩過神來繼續生活而鬆一口氣。這是寫作的高妙之處,也是作者用心用情去創作的原因。餘華老師在寫麥田新版自序的時候也說過,他在寫福貴,後來回想福貴時,時常覺得福貴不是小說中的人物,而是生活中曾經出現的一個朋友。想起作為老師的自己常常乾癟的教導學生:“我筆寫我心,我筆寫我情”。現在對這句話才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鳴。

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一樣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去敘述了大躍進和文革時代對於中國許多老百姓的傷害。主要講述的是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福貴年少好賭,賭光家產,氣死老爹,他在極度的困境中痛改前非,可是命運、時代都沒有善待他,他一次次親手埋葬了他的親人,被抓壯丁後母親去世,從死人堆裡爬出來,歷經艱辛回到家想要好好活,兒子有慶又給縣長夫人獻血,直接被抽死,因為一場高燒而聾啞的女兒鳳霞在好不容易獲得幸福時,卻在生孩子時大出血離開人世,接著深愛的妻子家珍過度勞累加上失去兒女的沉重打擊而去世,女婿二喜工地被壓死,唯一的孫子苦根太餓暴食而死,留下了福貴和一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

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雖然作者塑造的這個人物、這個家庭太過沉重,但是一定濃縮了那段歷史的真實,它給我、給我們留下的痛也一定是真實存在甚至更甚的。合上書傷痛還難以平復,緩過神來又慶幸不已,慶幸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不用像大躍進人民公社倒塌後,人們挖野菜吃樹皮,不用像許三觀一家天天喝清湯寡水的玉米粥,賣血賣到差點亡命,不用像福貴一家餓得走路腿打顫,我們的孩子不用像有慶一樣餓得靠喝一肚子池水來增加飽脹感,不用窮到把自己的心愛的孩子送給別人來換取養活另一個孩子,不用為了一個地瓜而大打出手而差點鬧出人命……作品中,我能看到餘華老師平靜的諷刺,卻不覺得辛辣,他讓我們明白了在那個時代,似乎誰都是有錯的,誰又都是無辜可憐的,包括那段歷史,我們也應當去正視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時代也一樣,不要再犯同樣的錯,不要再現同樣的歷史悲劇,同時珍惜眼前的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享樂的生活,好好活著!

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活著》也讓我看到了,即使生逢黑暗卻依舊不失去活著的希望。餘華老師說:“我們是活在這個世界上迷路者,我們都照自己認定的道路尋找方向,也許我們是對的,也許我們是錯的,也許有時候對了有時候錯了。”古羅馬人說:人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時間裡等待我們的是什麼。也就是我們活著的未來,可能鮮花盛開也可能荊棘叢生,我們能在鮮花盛開時好好地活,我們能否在荊棘叢生時活得好好的,福貴及他的家人給了我們最好的示範。

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福貴的活,在我們看來簡直就是無數次的活不下去,可是福貴和他的家人對苦難有著極強的承受力,對世界有極樂觀的態度,在親人一個個離去時,他,他們沒有放棄,哪怕孤獨,哪怕心痛,最後剩下福貴一個人也能堅韌地活著,豁達地活著,有愛的活著,而不是像一灘軟泥死皮賴活。兒子有慶被抽血抽死了,才十二歲,福貴悲痛不已,衝出去要殺了抽血的醫生,福貴抱著兒子的屍體往家走,再累也不願意揹著,必須抱在懷裡好一直看著兒子,捨不得埋了兒子,一遍遍把兒子已經冰冷的臉貼在自己的脖子上不肯鬆手,這是作為一個父親多麼強烈的悲痛啊!可是福貴仍然選擇獨自埋了兒子,在外面痛哭夠了才回家,每天照常勞作,照常去醫院“看”兒子,就是為了不讓生病的妻子受到打擊,這是一個男人的堅韌和擔當。唯一的女兒鳳霞生孩子大出血死了,福貴想哭都沒有眼淚了,他仍然仔細地照料妻子,觀察著妻子的一言一行,生怕妻子受不了這個打擊。妻子死了,女婿死了,甚至唯一的孫子也死了,哪一次不是致命的打擊?哪一次他都是在悲痛後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還能在給“我”講述時面帶微笑,說“有慶是個好孩子”“鳳霞是個好孩子”“二喜是個好孩子”“苦根是個好孩子”“家珍是個好女人”,好像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遇上了最好的妻子,最孝順的兒女,最能幹的女婿,最乖巧的孫子。苦難並沒有把福貴變得面目猙獰或者軟泥一攤,在他臉上,在他嘴裡,在他心裡,留下的都是美好,他在苦難中卻開出了豔麗的花兒,他開出的“花兒”詮釋了:再苦再難“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活著》讀後感


餘華說,好的作品有時候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度,是的,《活著》確實影響了我的態度,以前我總思索我為什麼活著,畢淑敏曾經說過:“人活著沒有意義,但我們要給他定義一個意義。”我們很多人也在心裡為自己的“活”定義了一個意義,為權活,為錢活,為名活,為利活,為情活,為義活……,可是今天我記住了“人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錢權名利能給我們生命帶來滿足,卻也容易給我們戴上無形的枷鎖,情意綿長能讓我們的生命豐滿美好,但人生本無常,誰說有朝一日不會飛灰湮滅。所以,“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可以給我們的“活”添姿添彩,當這些“任何事物”到來時,我們要知足的活著,清醒的活著,但是當這些“任何事物”離我們而去,也得堅韌地活著,樂觀的活著。活著本沒有意義,只要我們能為活著而好好的活著,我們可以隨時給他重新定義一個意義,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供稿:文 麗

審稿:郭林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