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现代战争中对于武器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在射击的精度和射速上有所要求更是要求枪械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然而有一种武器在发明之初中国人就曾经近距离的观看过他骇人的威力,然而这位观看者并没有将这种武器引入中国,反而对这种拥有极高射速的武器连连摇头,指责其耗费过大不能使用,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李鸿章同外国友人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洋务运动喜爱组成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导致了中国的技术革新之路夭折,中国社会从此也彻底掉入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由于装备陈旧和国力衰弱导致中国在此后面临战争时一败再败,假如当时出洋考察的清政府的官员们在观看了之前提到的高射速武器的表演后能够果断引进中国或许战争的结局又是不同的局面。这种武器就是最早的高射速机枪——马克沁。

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马克沁在战场上

1883年在美国遭到爱迪生排挤而被迫卖掉自己公司的马克沁来到了当时还处在纷争中的欧洲大陆,以此想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在朋友的劝说下马克沁发明了高射速的杀人武器——马克沁机枪。在这种武器发明完成准备进行试验的消息被泄露了出去,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到场观看,其中就有在英国考察的李鸿章,实验中马克沁发明的机枪以平均每分钟高达600发的射速从枪膛中射出,竟然把一颗大树拦腰打断,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诧,纷纷感慨此种武器的厉害之处,观看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非常欣喜说道:“这才是真正的武器!”当即决定自掏腰包购买了此种武器用于装备自己的军队,然而同样在场的李鸿章听闻没分钟要花费30英镑后却摇头感叹道:“太贵了!不能使用!”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导致了李鸿章没有考虑引进马克沁到中国,从而使得清军的军事实力有所减少,有人假说如果李鸿章引进马克沁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有所不同,那么李鸿章当时为什么不引进马克沁呢?

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马克沁

首先主要的原因还是李鸿章所惊叹的那样太过于昂贵。马克沁机枪每分钟高达600发子弹的射速,要花费将近30英镑的金钱,这对于李鸿章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因为在当时一挺马克沁可以装备近二十名清军,同时清政府由于承受了历次的战争赔款,国库空虚已经无力也无暇承担这样一个花费巨大的消耗品。

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消耗巨大的子弹

其次,马克沁的发明属于新产品,不具有稳定性。李鸿章观看的马克沁的表演是马克沁第一次的实验表演,本来想秘密进行,结果走漏了消息,才引来的众多社会名流的观看,对于初次实验的产品谁也不敢保证其稳定性,尤其用于装备事关国家安危的军队之中。

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现代马克沁

最后,在马克沁发明机枪之前,美国的医生已经发明了加特林机枪,并且具备了成熟了技术,同时当时的清军在马克沁发明之前就已经装备了加特林机枪,清军与日军在平壤战役中就已经使用加特林机枪让日军吃尽了苦头,因此有了成熟的加特林的使用,军队中就没有必要在购买马克沁这种刚刚研制还未经测试的新产品。

李鸿章为何对这种武器连连摇头,并拒绝装备清军士兵!

平壤战役被俘的清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