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黑色星期五,絕對的黑色!

全球股市再度迎來一波大跌!

美國暴跌: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歐洲大跌: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亞洲,尤其我們以上證50為代表的指數來說,可能用血洗真的不為過: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在暴哥撰文時的下跌幅度

如果在暴哥第一次(2月4日《1987!全球性股災會重演嗎?》)提醒說這會是股災的時候,我們暴財經的朋友聽進去了,那真的是萬幸,可以躲過這波股市災難。

此後暴哥也多次提醒,恐慌仍在,不知道各位聽進去沒有。希望對我們避險有些用處。

對於這波股災,美國的維基百科已經是把它和1929年、1987年、2008年的美國股災擺在了一起,可想而知其影響力!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應該說,股災面前,全球的投資者都是如夢魘一般度過這些天,甚至無法面對這麼慘烈的下跌!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美聯儲不在乎?

不過似乎美聯儲卻不是很擔心股市的大幅下挫。

就在昨天,美聯儲第三號人物,擁有永久投票權紐約聯儲局主席杜德利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卻表示,So far I'd say this is small potatoes!

譯成中文就是小事情,不要緊!

而且他還進一步說,債券收益率上升以及股市下跌,是其實是對全球經濟增長強勁的一種調整,美聯儲將會繼續加息!

顯然市場正在面對現實。什麼現實呢?全球經濟增長過於迅速,其結果將是全球貨幣政策的決策者要麼做出改變,要麼考慮做出改變,這和七八年前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最後,杜德利說對美國經濟擴張的持久性更有信心了,也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調整更有信心!

顯然,從美聯儲的反饋態度來看,似乎是真的沒有把這一輪次的股災當做多大的事,甚至相反,認為這種調整恰恰是對經濟前景的一種回應!

其實,對於美聯儲而言,他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我們投資者當然是絕對不一樣的。對美聯儲來說,經濟的持續擴張,就業的前景,通脹的表現是他最在乎的,當然資產價格也在其考慮之中,但只要資產價格的起伏不會對經濟的前景有顛覆性的影響,不會引發系統性的風險,那麼說實話作為貨幣政策的決策者其實不會扭轉性的舉措。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怎麼樣的股市下跌才能夠讓美聯儲有所行動,或者說什麼樣的股市下跌有可能在美聯儲看來是有所十足破壞力應該行動起來呢?

從1987年至今幾次比較大的美國股災裡我們發現,其實每一次重要級別的股災美聯儲都行動了,只不過有的時候反應“遲鈍”,但這個遲鈍很難說是美聯儲故意的,因為沒人清楚股市下跌會到什麼幅度,也沒人清楚這種恐慌性的情緒會蔓延到什麼地步,因此,根本就無法用任何的量化模型之類的東西來判斷,下跌的風險。只有很明確的信號出現的時候,才可能讓美聯儲起身動手。

下面這一個系列的圖表是1987年至今,幾個比較大的股災和美國GDP的比較,以及美聯儲的行動表現。

可以看到1987、2000都是美國經濟週期階段性頂峰的時候,股市出現跳水。從最高2700下跌到1800左右,下跌了大概30%。

而在1987年的那次股災中,由於GDP下滑相對滯後,所以美聯儲在1989年才開始正式確立降息週期;

而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破裂,道瓊斯其實下跌的並不多,納斯達克則是腰斬再腰斬。從GDP的角度來說,其實影響遠沒有1987和2008股災大,但是美聯儲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下手降息應對。

2008年的股災是則從房地產,次貸危機傳導而來,這波下跌,是腰斬級別!

美聯儲早早的在2006年就動手降息。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1987年至今影響力比較大的股災!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1987年至今,美聯儲的升降息變化

因而我們看,美聯儲一般是出現相對確定性的信號之後,才會著手採取動作,在此之前一般不會改變自己的既定方針!

那麼股市究竟下跌會對美國的經濟尤甚負面影響呢?

暴哥曾經看過一篇論文描述美國股市和GDP之間的量化關係。

簡單來說有一個相關性公式: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從上面這個表格可以看到,相較於美國的股市和GDP的相關性還是很強的,在主要經濟體裡面名列前茅;但是這個相關性係數的數量級並不是那麼大。

不過說實話,股市下跌的負面影響真的很難通過量化數據來解釋,這是因為股市下跌除了直接影響企業融資,消費者的資產以外,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人們的信念。

就像任何銀行最懼怕集中擠兌一樣,如果這種恐慌性的情緒蔓延,那麼空前的拋售壓力下,資產價格下跌的幅度就會出現廣域的非理性,而以此為基礎的金融體系也會因為這種總非理性的拋售而崩潰;更重要的是,對金融體系的基石,實體經濟來說,信心的打擊讓消費者和企業迅速不再進行消費和擴張,最極端的情況下,即使央行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經濟刺激,其實也是無用的。

就像2008年的時候,為什麼最後用到了量化寬鬆才解決問題,因為最為關鍵的是,市場上沒有人借錢,即使央行印再多的票子。也沒用,也就是說人心到了極致性的恐慌階段,央行採取常規的手段依然失效。

歸根到底,人性的恐慌無法度量!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股災的影響也無法度量!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中國怎麼樣?

對中國來說,股災繼續會怎麼樣呢?會對金融體系產生影響嗎?

暴哥認為絕對不會,因為對中國而言,股市目前的體量和權重其實不大,而且我們剛剛經歷過2015年股災之後,已經針對股市的影響有過一次期末大考了,該注意的都有過注意了,該杜絕的也都杜絕了。(比如高槓杆配資,保險,理財產品等等)

且如今的經濟表現,遠遠比2015年和2016年要好得多。

所以,股市整體無論是規模和影響力都遠遠達不到能夠對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程度還不夠深,以銀行為核心的金融體系核心其資產或者說抵押品是房地產。房地產和股市之間沒有很強的金融關聯性。(當然未來不排除會有)

換言之,對目前而言,只要房地產沒有問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什麼金融風險。

而另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地方債務問題,歸根到底有中央政府做隱性背書,從道理上講也不會出現問題。

另外,大家其實也可以從防範金融風險的主要任務上看出來,哪些點才是重點。

在《央行連夜發文!釋放重要信號!》等文章中,暴哥說過,決策層心目中的所謂金融風險位置最高的就是房地產,之後可能是影子銀行的擴張。

為什麼房地產排第一,最直接的在體量上,中國目前的房地產總規模是40萬億美元(股市大概是9萬億美元),而GDP呢是11萬億美元,房地產價值4倍於GDP;在經濟軌道上,我們多年來是以房地產為核心的發展軌道;在民生的影響上,房子對於國人的權重可能是最大的。

最後,中國和美國不一樣,股市大跌,股民儘管會抱怨,會不滿,但是因為股市從來也不是主要的投資渠道,對一般家庭的影響著實有限,更多的是屬於錦上添花的作用,對消費的負面作用其實也沒有美國大。

所以,所實話,股市下跌對中國的影響遠遠弱於美國。2015年股災的發生,以及我們提早全球對金融系統採取防範措施也都更有助於我們抵禦全球性股災帶來的潛在風險。

不過,此前暴哥在文章說過,經濟全球化主要經濟體無法獨善其身,何況美國作為全球經濟鏈的最頂層,如果他不行了,那麼作為經濟鏈條中間環節的中國一樣會受到影響。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最後,暴哥想說幾點。

第一,總有人覺得中國的股市能夠受到國家某種程度的控制,一個小眼神就能讓你跌,能讓你漲。但結果呢?事實勝於雄辯,任何一個國家,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根本無法扭轉市場的影響。恐慌面前,都一樣。

股市如此,其實樓市也有一樣,只要是市場,只要由不計其數的個體組成的市場,政府的力量其實只會越來越弱。

第二,暴哥此前也說過,現在依然這麼認為,漂亮50或者所謂白馬們,今年的風險遠大於機會。即使以後市場回暖,和中小盤的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

第三,儘管央行今天發微博說了目前流動性很充裕(這是既定事實,暴哥也早寫過了),但是暴哥一直說過,錢根本就不是問題,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流動性寬裕面對市場恐慌作用了了。

股市慘遭血洗,美聯儲不在乎,中國怎麼辦?

第四,今天恰逢暴哥的生日,沒想到市場用一波血洗來做出回應。希望之前在暴哥不斷的提醒大家股災的時候,大家聽進去了!

希望大家能夠避免股災的影響,這是暴哥生日的一份小小祝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