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璽:臨危受命,成就臨沂商城傳奇

趙玉璽,一個臨危受命的社區書記,利用十五年時間,把連地圖上都找不到、負債1450萬元的“小李莊”打造成了固定資產12億元、年產值數億元的集體經濟“標杆”,物流園區建設叫響全國,擦亮了臨沂“物流之都”招牌。

趙玉璽:臨危受命,成就臨沂商城傳奇

趙玉璽

趙玉璽所在的小李莊總面積61萬平方米、近4千名居民。稍有閱歷的臨沂人知道這裡。在人們的記憶裡,這裡原是一片低矮破陋的草房瓦舍、混亂無序的的農貿集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小李莊獨獨缺少這個關鍵的“車頭”。1999年至2001年的李莊社區,班子渙散,經濟薄弱。三年換了5個村支部書記。村居半年沒有人打掃,滿地是垃圾;居委的設備就是破桌子、破椅子,連一臺飲水機都沒有,就連居委唯一一部電話,也因為電話費欠了5000多元停機;社區工作人員上班也就是點點名,三年沒正兒八經的發工資,用錢就是打“借條”。與小李莊的困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邊村居專業批發市場雨後春筍般興起並飛速發展起來。小李莊居民彷彿落在井底,低人一等。群眾盼發展、盼富裕的慾望特別強烈,黨員幹部也都心急如焚,寢食難安。

社區居委困頓之時,趙玉璽事業上正風生水起,蒸蒸日上。街道和居民把發展重任移交到他身上。離開了自己打拼多年並且已經大見成果的企業,舍下了享有的優厚工資待遇,趙玉璽毅然決然地回到小李莊。2002年4月12日,趙玉璽以高票當選李莊居委村支部書記。但趙玉璽心知肚明:如果幹半年沒有起色,也就意味著要下臺。

趙玉璽開始整理思路,尋求突破重點,爭取最短時間穩定局面。他帶領居委一班人,先後拜訪了周圍多個知名的居委和企、事業單位。在對李莊社區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做了深入研究分析,積極吸取兄弟社區、單位的成功經驗,確定了“以穩定求發展,以發展促穩定”的大方針。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及時向黨員彙報社區發展的情況,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當年對各個市場挨門逐戶重新登記,共清理滯納資金50多萬元,扭轉了市場人情氾濫、管理無序的局面,2003年,收入實現翻番,達到300萬元。隨後,社區兩委又集中力量,處理了宅基亂搶、亂佔、亂建的問題。多年一貫的不良風氣就此剎住,贏得了全體黨員和廣大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上任第一年,趙玉璽就在村居實行“三免”,居民每人每月發放 10 公斤糧, 0.5 斤油,每人每年供應兩罐煤氣,55 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領取養老補助金,每年的重陽節,趙玉璽和村委成員們都要陪老人們一起過節;村裡考上大學的、研究生的等不同學位的都有相應的獎勵。慢慢地,社區居民看到:新的兩委班子辦事公正,想著村民,他們有決心、有能力,也有可行的辦法來主導社區不斷前進。

一個自行車、電動車市場,一個散車配件市場、一個農貿市場,一個物流配載市場,四個市場佔地100多畝,規模都是“小打小鬧”。為了開闊視野,趙玉璽積極組織村委幹部走出去,取能做玉的他山之石。在南方開放的大城市、大市場找門路,結合臨沂快速發展的批發市場需要,決定錯位發展物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趙玉璽最終成功收購臨西十路一個地塊。高起點規劃,建一個15年到20年不落後的一個市場。

趙玉璽:臨危受命,成就臨沂商城傳奇

趙玉璽:臨危受命,成就臨沂商城傳奇

建設起點高,地理位置優越。物流園迎來了大踏步發展。2010年10月19日,社區隆重舉辦“2010中國(臨沂)商貿物流園區發展高峰論壇暨天源國際物流園開業慶典”。這是李莊社區空前的盛舉,終於揚眉吐氣了,更向全國展示了臨沂物流業的絢麗風采。到2012年第三期建設完成時,小李莊的“物流帝國”已經接近一千畝地。2013年,天源物流向社會公開承諾,凡是在該物流園區平臺用戶,攜款、攜物逃跑的,由園區來負責賠償。“你丟貨,我來賠!”這個承諾開創了全國物流行業的先河,成為全國物流行業的領軍。

“中國優秀物流園區”、“二零零五年中國物流年度上榜功勳企業”;“2006年中國物流誠信企業”;2006年至2008年連續三年榮獲山東省物流與採購協會“綜合實力五十強企業”,多次榮獲省、市、區“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文明服務先進單位”…… 物流園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作為公司董事長,趙玉璽獲得了“中國物流誠信企業家”、“振興沂蒙功勳人物”等榮譽稱號。

趙玉璽:臨危受命,成就臨沂商城傳奇

在趙玉璽意識裡,創新和發展一刻都不能停。響應“一帶一路”戰略,多次選派精英骨幹外出考察,先後到日本、韓國和歐洲各國考察。雄關漫道,趙玉璽創業路上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